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化养猪场在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由南向北相继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降低养猪风险、稳定控制猪场疫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11年9—10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蓝耳病、蓝舌病、西尼罗河热等。印尼禽流感疫情继续流行,又有3名儿童感染死亡,伊朗复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南非继续发生鸵鸟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随着候鸟迁徙、天气变凉等因素的出现,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复发风险逐渐加大;缅甸中部地区突发口蹄疫,造成大量牛群死亡,博茨瓦纳再次发生口蹄疫,巴拉圭发生2003年以来首次口蹄疫疫情。此外,俄罗斯、亚美尼亚继续发生非洲猪瘟,越南复发蓝耳病疫情,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以色列继续发生蓝舌病,希腊、意大利继续发生西尼罗河热。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ELISA抗体检测对蓝耳病疫情预警以及相应防控方案的可行性,对疑似存在蓝耳病疫情风险的某规模化猪场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场猪蓝耳病抗体离散度大,S/P值≥2.6的比例占检测数的30.4%,表明该场存在蓝耳病感染风险,并通过RT-PCR检测病原得到证实。对该场母猪群及其仔猪采取活苗紧急免疫防控后,该场疫情得到有效缓解,仔猪存活率由原来的48%提高到88%。结论:蓝耳病抗体ELISA检测具有监测预警作用,采用活疫苗免疫防控蓝耳病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两种主要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国家调整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和强制免疫策略。为科学研判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后疫情发生风险,结合青海省养殖户养殖实际和防控特点,通过调查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分析近年来监测情况,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等形式,对青海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进行了风险评估。1 青海省生猪  相似文献   

5.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6.
2011年6—7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古典猪瘟、蓝耳病、新城疫和裂谷热等。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暴发趋势减缓,但多数国家仍没有宣布疫情解除,其复发风险依然存在;德国、荷兰、美国继续在家禽中发现H7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非地区口蹄疫暴发依然频繁,越南口蹄疫疫情全国蔓延,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和莫桑比克继续发生口蹄疫。此外,俄罗斯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7.
吴建峰 《中国猪业》2007,(10):52-52
据悉,北京市日前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全球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蓝耳病和新发的施马伦堡病等。越南、印度、不丹、尼泊尔、中国香港和南非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斯里兰卡、澳大利亚首次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此外,中国台湾、纳米比亚、南非和利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发生口蹄疫,俄罗斯继续发生非洲猪瘟,越南、秘鲁发生蓝耳病,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发生施马伦堡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8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蓝耳病、马流感、裂谷热和亨德拉病等。越南、柬埔寨、南非继续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人间感染病例继续增加;中国台湾和厄瓜多尔发生口蹄疫。此外,俄罗斯又有1个州发生非洲猪瘟,泰国北部发生猪蓝耳病,蒙古国再次暴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07,(5):49-49
5月8日,针对广东近期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农业部召开防控工作研讨会。农业部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保持高度警惕.正确分析疫情形势,加强猪蓝耳病监测。一是即将进入该病高发季节。该病夏秋季多发,高温高湿季节是该病发生的诱因之一。二是猪蓝耳病病毒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2.
《动物检疫》2008,(8):57-57
2008年6—7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洲猪瘟、新城疫、羊痘、布鲁氏菌病、蓝耳病和马流感等。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趋于缓和.主要局限于地方流行和局部散发;亚、非和南美等传统疫区继续发生口蹄疫;加拿大再次发现疯牛病;俄罗斯非洲猪瘟出现扩散;芬兰继续发生新城疫;台湾首次发生羊痘疫情;克罗地亚再次发现羊布鲁氏菌病;越南蓝耳病和日本的马流感疫情持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猪业》2011,(6):67-67
本刊辑:据艾格农业网2011年5月17日报道,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人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其他     
当前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稳定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猪蓝耳病疫情卷土重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广东惠州等地发生疫情,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四川省因生猪疫情须从周边省份调入生猪等。就报道中有关情况,农业部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作了澄清:截止12月9日,今年共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26万头,死亡8.21万头。发病和死亡数比2006年减少90%以上。通过采取免疫、监测、扑杀、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7月份以来,疫情数量逐月大幅下降。12月以来,仅贵州、新疆有2个疫点发生疫情,发病猪466头。中国研制生产的高…  相似文献   

15.
猪病动态     
山西发生一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已控制;埃及口蹄疫疫情扩散全国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9月10日称.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情在今年秋冬季出现大规模爆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地区散发的风险依旧存在,特别是境外动物疫情传入以及人畜共患病疫情引发动物卫生事件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3-4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羊痘、蓝耳病、裂谷热、狂犬病、Q热和布氏杆菌病等。越南禽流感疫情持续扩散,保加利亚发现野禽感染禽流感病毒,越南、埃及人禽流感病例继续增加,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越南复发蓝耳病疫情并逐步蔓延;荷兰Q热疫情持续,上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猪的一种繁殖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该病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中西部发现,随后在美、欧、亚洲部分国家相继发生. 2006年我国南方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地大规模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随之2007年青海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多次疫情,经诊断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5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洲猪瘟、蓝耳病、新城疫、裂谷热等。孟加拉国、越南、南非继续发生禽流感疫情,日本、蒙古国在野禽中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印尼、柬埔寨、埃及人禽流感病例继续增加,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韩国、以色列、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南非发生口蹄疫,亚、非地区口蹄疫疫情依然活跃。此外,瑞士再次发现疯牛病病例,俄罗斯继续发生非洲猪瘟,越南、蒙古国蓝耳病复发,以色列和南非分别继续发生新城疫和裂谷热。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5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羊痘、蓝耳病、裂谷热、新城疫和兔出血病等。越南、孟加拉国禽流感疫情持续,柬埔寨、以色列、老挝、巴勒斯坦禽流感疫情复发,蒙古国发现野禽禽流感疫情,印尼人禽流感病例继续增加,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严峻;韩国、日本和蒙古相继发生O型口蹄疫,其中韩、日疫情持续扩散,已有数万头牛猪被扑杀,引起FAO高度关注;越南的猪蓝耳病疫情持续蔓延,已有数万头猪染病和销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