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品种合丰50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掐尖处理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在掐尖处理中,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有效荚数百粒重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在不掐尖的情况下,关联度顺序为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有效荚数主茎节数分枝数。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比较试验的20个品种的产量与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探索河南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豆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夏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其次是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和主茎节数,底荚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这一结果可为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筛选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大粒小豆品种,本研究以180份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为材料,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解析主要农艺性状对小豆单株粒重影响的主次关系,明确控制小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所有主要农艺性状均明显影响小豆产量,但贡献值具有一定差异,其关联度排序为:主茎粗﹥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单荚粒数﹥株高﹥叶面积﹥荚长﹥粒长﹥荚宽﹥花期﹥粒宽﹥百粒重。小豆单株粒重与主茎粗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一级分枝数与小豆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主茎粗对小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主茎节数和一级分枝数对小豆产量的影响次之。在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可以选择种植主茎粗和主茎节数较高、一级分枝数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46份不同来源的春大豆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自然条件下节水胁迫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百粒重株粒重株粒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百粒重、株粒重和株粒数,影响较小的是底荚高、主茎节数和株高。研究结果为宁夏春大豆节水抗旱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春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春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单株粒重,其后依次是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主茎节数、株高、底荚高度、有效分枝.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单株粒重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单株粒数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荚数关系密切.因此,对春大豆的高产育种而言,应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重视选育单株粒重高、单株粒数多、主茎节数多、单株荚数多和百粒重高的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秋大豆区试品种(系)为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生育期,其后依次为每荚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生育期、每荚粒数和百粒重为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应优先考虑选择生育期较长、三四粒荚多、百粒重较重的单株.  相似文献   

8.
黄淮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黄淮地区53个夏大豆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表型值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和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育成的9个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9份夏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生育期。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和茎粗。在有限生长型品种中,产量与生育期、茎粗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百粒重间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生育期、茎粗、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底荚高度。以亚有限和有限生长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19份毛豆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底荚高、单株粒数、株高、单株产量、主茎节数、茎粗、生育期.2)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呈极度正相关,与底荚高、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负相关.因此要增加单株产量,首先要考虑选择百粒重大的品种,其次是选择茎杆粗壮,主茎分枝数及单株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跃主茎节数>百粒重跃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跃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陕西省关中地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陕西夏播大豆的16个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应用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次关系的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荚粒数结荚高度。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结荚高度单荚粒数。通过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株高被认定为影响大豆高产最为重要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冀西北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百粒重株高主茎节数单荚粒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长。因此,选育或引进绿豆品种时,应重点考虑优质大粒,其次为株型结构及单荚粒数,兼顾单株荚数、荚长等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16.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大豆区试品种为试验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豆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豆产量影响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粒重、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底荚高度、有效分枝数。因此,在品种选育中,对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进行选择时,要优先考虑选择植株高大、主茎节数多、籽粒大、结荚相对较多的单株。  相似文献   

17.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相关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百粒重粒数有效荚数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说明百粒重、粒数、有效荚数和生育日数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而株高和主茎节数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贵州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服务于适宜间作的耐阴性大豆品种的选育,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相关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说明,株高、主茎节数是影响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并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贵州省耐阴大豆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豆产量与生育期、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关系密切。我们对黑龙江省11个大豆品种(系)的产量进行的关联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得出大豆产量性状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8、0.6913、0.6056,达到了显著水平;生育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分枝数、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对高产大豆品种进行选择时,应突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黄淮海大豆区104份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产量各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因品种的结荚习性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材料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无论是什么结荚习性型的大豆品种(系),生物产量对产量影响排在第一位;每荚粒数排在最后。在有限生长型大豆品种中,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等因素对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品种中,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株高等因素对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在无限生长型大豆品种中,生物产量、株高、主茎节数、生育期、单株荚数对产量的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