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名季庇,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县)。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在“上元初(公元760年)在苕溪隐居,自称桑苧翁,闭门著书”。陆羽对我国古代茶叶方面资料和茶叶生产实践颇为重视。他在晚年隐居浙江,总结了有关茶叶的起源、茶树栽培、茶叶制造和品饮等丰富的技术验经,撰写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科学著作《茶经》。  相似文献   

2.
陆羽泉记     
《新唐书·隐逸传》记曰:“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不知两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苧翁,阖门著书,贞元末卒。羽嗜茶,著《茶经》三篇。”苕溪有东西两支,流经浙西临安余杭等地,但遍访两溪三十年,未获陆羽遗迹。在十年动乱除四旧时,《双溪十景诗》亦未能幸免。弟子沈君偶见其中记有苧翁泉,知余正  相似文献   

3.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东岗子、东园子、东园先生、茶山御使、广宵翁,世称陆文学(因曾诏拜太子文学)。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出身于贫苦人家,传说为弃婴,三  相似文献   

4.
名号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季疵,自号桑苧翁。此外,晚年隐居江西信城时,又号东岗子。居处唐,上元初,陆羽来浙江之住处,据查证在东苕溪上游,余杭县双溪之苕霅(音 zha)。嘉庆《馀杭县志》记载:“唐·陆鸿渐,隐居苕霅著茶经”,明确了陆羽居苕溪之实际住址。  相似文献   

5.
一、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概述《茶经》(Tea Classics)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茶叶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业的专门著作。陆羽(733—304),一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萱翁,是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茶叶》1982/2,王、沈二同志撰篇“苧翁泉”,认为此泉是《双溪十景》之一,实际只写出“狮子山”“将军磨剑石”等五景,还有其他五景未曾写出。据陆文学自传载,陆羽于上元(公元760年)到苕溪隐居,自称桑苧翁,闭门对(有的写成著字)书,是说读书不是著书。  相似文献   

7.
《陆羽遗迹循踪》续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苧庐陆羽幼时,育于积公之禅院。尝自称桑苧翁,于是后人将他在竟陵(天门)西塔寺住过的草庐加以修缮,故称桑苧庐。道光元年《天门县志》载,明万历癸已年(1593)邑参议周芸在西塔寺主持修建陆羽祠时,同时修复了桑苧庐。桑苧庐位于西塔寺东侧,据明代杨一隽《西塔寺记》载,“过斋僧堂,再度重门,为桑  相似文献   

8.
西山最早的产茶文献记载,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卷八)。陆羽(733~804),唐代学者。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茶  相似文献   

9.
陆羽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学者,博闻强识,著述甚多,尤以研究茶叶而闻名中外,所撰《茶经》为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  相似文献   

10.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0,32(5):62-62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版茶叶的专著《茶经》。作者是唐代的陆羽。但是陆羽的原来姓名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其中的谜团要从唐·开元年间说起。那时候在复州竟陵郡(今湖北天门)有座龙盖寺,寺中有位智积禅师。有一天早晨,寺里的和尚听到外面有阵阵的大雁声,智积就立即走出寺门,顺著雁声来到河堤边,见有3只大雁将羽毛覆  相似文献   

11.
陆羽与湖洲     
朱乃良 《茶叶》2003,29(3):128-129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据<陆文学自传>记载:"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  相似文献   

12.
徐冶敏 《中国茶叶》2004,26(5):32-33
陆羽(733~804),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奉为"茶圣",祀为"茶神".  相似文献   

13.
王郁风 《中国茶叶》2003,25(2):28-31
②《四之器·风炉》条内有“置(土带)(土泉)于其内”句。(土泉)字是(土臬)字之误,应订正。陆羽所说的“(土带)(土臬)”[音迭聂(dié、niè)]指何物?《广韵》、《集韵》释“(土带)”为“贮也、止也”,释“(土臬)”为“小山也”,二字合释有“贮置高处”之意。“(土带)(土臬)”二字如作炉栅解,不甚合。陆羽说风炉“古鼎形”,未说鼎中置炉栅(今参见日本茶道仿陆羽《茶经》的三足风炉,亦无炉栅结构)。“(土带)(土臬)”二字如作风炉上口放置煮茶锅的凸起支撑物解(如城墙上的雉即齿形矮墙状),则此句应是“于其上”,不是“于其内”!如若是,则这句文字应校为“置(土带)(土臬)于其上”。  相似文献   

14.
林金木 《中国茶叶》2002,24(2):27-29
陆羽在何处著《茶经》?多数认为 ,陆羽在上元元年(760年)抵达浙江 ,在湖州苕溪隐居 ,史称“更隐苕溪”、“阖门著书” ,完成《茶经》。但有少数学者根据有关史料记载 ,认为浙江余杭苕溪是陆羽著《茶经》之地 ,并有“陆羽泉”为证。发表此文 ,旨在对这一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能进一步考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3,35(2):51-52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论煮茶方法时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注,挹彼清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煮茶用的水,以山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最差。(《荈赋》所说的水,就要饮用像岷地流注下来的那样的清流。)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接着又说:"其  相似文献   

16.
陆羽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研究茶叶的专家,他的伟大著作《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一部茶书,在世界茶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今存留的他的传记,仅有五百多字的《陆羽传》和另一篇一千二百字的《陆文学自传》。他的《茶经》专著,也由于用词简练,总共不过七千字。然而古今中外注家蜂起,研究其生平者亦著述浩繁。现在我们将搜集到的几十篇有关论著,分几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探讨。 一、对陆羽生平的探讨 (一)陆羽的行踪 近些年来,人们从《全唐诗》中找寻出陆羽的诗篇和他友人的咏陆羽诗,由此可以确认  相似文献   

17.
湖州,是一个古老闻名的茶区。据文字记载,早在2100多年前的汉朝,已盛产茶叶。南北朝时就有温山御荈(贡茶)闻世,唐代有顾渚紫笋名天下。茶圣陆羽隐居湖州、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历代文人以湖州茶事为题留下了许多珍贵诗篇。建国以来,湖州茶业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市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比解放初扩  相似文献   

18.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生活在我国唐代中期,大约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至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在世。他是我国历史上凭自己的劳动实践、智慧和创造,给后世以不可磨灭的影响的伟大人物之一。他是世界上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茶的采、造、煮、饮方法,写出了世  相似文献   

19.
《茶叶》1990,(4)
湖州,是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公元759年,陆羽离别出生地湖北天门,南渡长江,来到湖州,隐居于苕淡之畔,到处“赏春苕”,“弄春草”,从事茶事活动,广泛收集资料,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经》,为  相似文献   

20.
被后世尊称为“茶神”的陆羽,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他怎样呱呱降生?为何不婚不娶?何年何日辞世?……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一)怎样呱呱降生?《陆文学自传》云:“始三岁,茕露,育于竞陵大师积公之禅。”茕露;茕,原指无兄弟。茕露,即被孤孤单单遗弃在露天之下,说是个孤儿。《新唐书·隐逸·陆羽传》却说:“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之水滨,畜之”说是龙盖寺(后改称西塔寺)智积和尚早晨起来在当地的西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