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我国苹果产区花叶、锈果等显性病毒病均有发生,症状不明显的潜隐性病毒病发生更为普遍。据调查,现有苹果栽培品种均带毒,带毒株率达100%,且多为复合侵染。特别是茎沟病毒病,因其热钝化温度高(60~63℃)、脱毒难度大,带毒株尤为普遍。病毒侵染苹果树后导致树势衰退、产量锐减、品质变劣、经济寿命缩短,严重影响优质果品基地建设质量和果业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2.
苹果病毒病害到目前为止已报导的约有20余种。其中在栽培品种上表现出病征的约有17种,其余为潜在病毒病害。这些病害中病原病毒已经清楚的是少数的,病毒已经纯化的在栽培品种上表现病征的只有花叶病一种,苹果潜在病毒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sootvirus)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grooving virus)二种,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害只不过是部分的明确而已。其余均是从症状上作为病毒病害看待,因此多以病名作为病原病毒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正>1苹果病毒病的发生类型与特征苹果病毒病在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类型有花叶病毒、锈果病毒和缩果病毒病3种,其中以花叶病毒发生最为普遍。1.1苹果花叶病毒病症状为绿叶上发生淡黄或黄白斑点。苹果树感染花叶病毒后,树体全身都带有病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河州泸西县为云南重要的苹果新产区,调查鉴定泸西县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泸西县的苹果病虫害防控,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调查和鉴定了云南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习峨村、三塘乡、向阳乡沙马村等3个苹果产区的病虫害。通过室内病原显微观察,对真菌病原进行形态鉴定,应用RT-PCR检测技术与测序鉴定病毒,害虫形态鉴定。最终结果表明:云南泸西苹果病虫害共8种,其中真菌病害3种,有斑点落叶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病毒病害2种,有苹果茎沟病毒病、苹果花叶病毒病;虫害3种,蚜虫、蓟马和金纹细蛾3种虫害。其中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为主要病害,病毒病害其次,虫害发生率较小。其次通过调查与鉴定,否定了危险性病害苹果炭疽叶枯病在云南泸西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苹果病毒病1什么是苹果病毒病 苹果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苹果树所产生的一类病害的总称。苹果病毒病与由昆虫产生的虫害及由真菌、细菌所引起的病害相比.有以下特点。(1).苹果树是多年生植物,一旦被病毒侵染,将终生带毒且持久危害;(2)果树病毒主要经嫁接途径人为传播,通过使用带病毒的接穗,插条或苗木等传播扩散,(3)苹果病毒病使用任何药剂防治均无效;(4)病毒侵染苹果树后,树体全身带毒,病毒破坏果树的生理机能,使其生长势减弱,产量及品质均下降,严重时整株死亡。2苹果病毒病的种类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报道的苹果病毒病有30多种,我国仅…  相似文献   

6.
2009年苹果采收时节,陕西铜川、咸阳、渭南等地的一些果农纷纷来电来人,称苹果因病毒病的危害,果实品质下降,经济收入减少.其中,铜川市耀州区中西村果农田阳宝整园的玉华早富因感染锈果病毒病,果实外观黄绿相间呈花脸状,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几乎绝收.经初步调查,全省苹果产区感染病毒的苹果树非常普遍,特别是有明显症状的花叶、锈果、绿皱果等显性病毒病,病株率分别高达70%、30%和20%以上.  相似文献   

7.
苹果病毒病是危害苹果树体生长的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世界上几乎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病毒的危害.截止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已报告的苹果病毒已达有39种之多.根据病毒对苹果的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两大类:①潜隐性病毒.  相似文献   

8.
1 病毒病的种类 苹果锈果、花叶、衰退 (退绿叶斑、茎沟、茎痘 )、绿皱果病等 ;梨坏死斑点、枝梢粗皮病等 ;葡萄扇叶、卷叶、无味果、黄色花叶、叶脉失绿病等 ;桃斑病 ,李矮化病等。2 病毒侵染途径 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 ,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 ,其传播方式受到很大限制。多数病毒在果园中的传播 ,主要是以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为媒介 ,如蚜虫可传播多种病毒 ,一种叶蝉可传播一种黄化病毒 ;偶尔也可通过病、健株的接触摩擦而传播 ;另外 ,虫伤、冻伤、修剪、嫁接等机械伤口也是传播和接种病毒的重要途径。3 病毒病症状特点 病毒病绝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9.
苹果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目前已报道的苹果病毒有39种,中国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有17种。根据病毒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其中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C LSV)、苹果茎痘病毒(A SPV)、苹果茎沟病毒(A SG V),非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锈果病毒(A SSV)、苹果花叶病毒(A PM V)。苹果病毒侵染果树,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畸形、生长量减少、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严重时树体死亡。1苹果主要病毒的特性1.1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pple chlorotic leaf spotTrichovirus)曾被归为长线形病毒…  相似文献   

10.
果树病毒病与脱毒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和类病毒对果树危害严重 ,已引起重视。据报道 ,世界上几乎所有栽培苹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病毒的危害。截止 1 993年 ,世界各地已报告的苹果病毒有 3 9种 ,梨病毒有 2 3种 ,桃病毒 3 9种 ,杏病毒 1 9种 ,李病毒 2 8种 ,樱桃病毒 5 7种 ,葡萄病毒 43种 ,草莓病毒 2 5种 ,扁桃病毒 9种 ,共 2 82种之多。1 果树病毒类病害的种类1 .1 苹果的病毒病不同病毒对苹果的危害性不同 ,按其症状反应和危害特点 ,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两大类 :①潜隐性病毒。这类病毒一般在苹果的栽培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我国分布最广的…  相似文献   

11.
苹果病毒病是危害苹果的一类重要病害,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树体感染病毒后很难根除。目前,防治苹果病毒病最根本的途径是培育无病毒繁殖材料,栽培无病毒苗木。本文对我国主要苹果病毒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苹果病毒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果树病毒病的危害及无病毒栽培的意义 病毒病害是果树生产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害,其严重危害性已广为人知。概括而言,病毒病会造成生长势衰弱,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生长衰退、枯死。苹果、葡萄、草莓等果树在生产栽培中易感染病毒病。其中,苹果病毒(类  相似文献   

13.
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苹果产区主栽品种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叶部病毒病与果实锈果病在云南省3个产区都有发生,不同产区与品种发生有明显差异。应用ELISA与RT-PCR方法检测来自以上3个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的主要病毒与类病毒带毒率,结果显示:苹果花叶病毒(ApM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与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分布普遍,在昭通、马龙与丽江3个产区均检出,检出率最高的是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沟病毒(ASGV)只在昭通、丽江产区检出;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与类病毒具有不同的检出率,苹果锈果类病毒检出品种最多,检出率也最高,苹果花叶病毒次之,苹果茎沟病毒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别只在少数品种检出,检出率不高。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建立无病毒种苗检测体系、指导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苹果病毒病是影响苹果生长结果、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世界性病害。采用脱毒技术培育和栽植无病毒苗木是当今世界各国消除或减轻病毒危害的唯一有效途径。宁夏是苹果病毒病危害严重地区,为加快苹果无毒化栽培进程,探索适于西北地区条件的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和配套的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苹果树根部施用新型抑病毒生物制剂产品“BSPV制剂”控制病毒的试验,探讨并测定了对苹果病毒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SPV制剂”对苹果花叶病毒病和对缩果病毒病的综合控制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续前)5苹果脱病毒技术据调查,我国栽培苹果中3种主要潜隐型病毒的感染株率达60%~100%。树体本身没有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到目前又没有特效药剂或其他有效方法治愈苹果病毒病,实现苹果无病毒栽培的有效途径只有栽培无病毒苗木。而繁育无病毒苹果苗首先必需有无病毒砧木和品种的原种母树。当前,获得无病毒原种母树的有效方法是应用脱病毒技术脱除树体中的病毒。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几年来的工作体会,结合病毒病的防治问题,参考有关资料,对苹果病毒,尤其是潜隐病毒的危害性,谈几点认识,以供参考.一、苹果病毒的为害特点世界各地已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对苹果病毒,特别是对潜隐病毒研究较少,在育苗时不自觉地从带毒树上采取接穗,致使病毒不断扩散蔓延。据调查鉴定,我国目前的苹果主栽品种普通带有病毒,主要有显性的苹果锈果病毒、花叶病毒、绿皱果病毒;潜隐性的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茎痘病毒、茎沟槽病毒共六种。带毒树与无病毒树一般生长量减少16~36%,产量降低16.9~40%,氮肥需用量增加 30~40%,且果实品质下降。为尽快发展苹果无毒化栽培,保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纯正无病毒苹果苗木,1991年农业部与山东省联合建立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从脱毒检测、组培以及大田育…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已报道侵染苹果的病毒有30余种,其中大部分可在苹果的叶、果实和枝条上引起明显症状。另外,有些病毒在栽培品种上呈潜伏性感染,又称潜隐病毒。已经鉴定出我国苹果潜隐病毒有3种: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潜隐病毒由于其潜隐性,在栽培中不易被发现清除,我国苹果主要栽培区上述3种苹果潜隐病毒的感染株率达90%以上,每年使苹果减产约40%~73%。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危害较大的果树病毒病已在栽培区普遍发生和蔓延,给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潜在危害。2012—2014年通过田间调查,天水市苹果主产区苹果花叶病、苹果花脸病等病毒病普遍发生;对36个果园的36份采集样品通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2个样品含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检出率高达61.1%,21个样品含有苹果茎沟病毒,检出率为58.3%;17个样品为单纯侵染,13个样品为复合侵染,样品整体带毒率达到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