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桃是我国重要的果树树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备受国人喜爱。蚜虫是春季危害桃树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部位为幼嫩新梢、花和幼果。蚜虫从桃树发芽展叶开始,在新梢嫩叶背面进行危害,严重时导致叶片向后卷曲并被蚜虫分泌的蜜露污染,易诱发叶片烟霉病,抑制新梢和幼果生长,影响树体生长及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桃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正桃色泽鲜艳,口味鲜美,老少皆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目前在新乡市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是当地面积最大的水果树种,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桃树几种常见的虫害发生及防治进行阐述,以期帮助桃农减轻危害,提高经济收益。1蚜虫蚜虫主要危害桃树的新梢和叶片,造成新梢叶片卷曲,不能正常生长,降低光和效率,如防治不及时则造成落叶,新梢枯死,影响花芽分化和产量。春季蚜虫幼虫  相似文献   

3.
张娜 《现代园艺》2014,(12):45-46
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其枝叶、树干、果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危害,桃根癌病使桃树的根茎部形成瘤体并木质化,影响果实口感,危害桃树;桃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新梢、叶片、果实上,造成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桃褐腐病危害果实使其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桃红颈天牛和山楂红蜘蛛是桃树的主要虫害,分别危害桃树的枝干和树叶,严重影响桃树产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绿盲蝽象对苹果、桃、葡萄、枣等树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果树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1危害状主要危害果树幼嫩组织如新梢、幼果等。在果树新梢生长时,绿盲蝽象刺吸新梢顶端的嫩叶,造成坏死斑点,随着叶片的生长坏死点形成空洞,如果多处危害,造成叶片多个空洞,危害严重的造成叶片脱落、新梢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桃树等果树黄化病的防治,要针对其发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才能见效。学会找原因,比盲目采取措施要好。1桃树黄化的表现桃树黄化最直接的表现是缺铁、缺氮失绿症状,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  相似文献   

6.
<正>1蚜虫1.1危害状蚜虫以成虫、若虫群集在桃树的新梢、嫩芽、幼叶背面刺吸汁液。被害部分呈现小的黑色、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向背面扭曲卷成螺旋状,引起落叶、新梢不能生长,影响产量及花芽形成,削弱树势。蚜虫危害刚刚开放的花朵,刺吸子房,  相似文献   

7.
库车县黄斑长翅卷叶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斑长翅卷叶蛾(Acleris fimbirana Thunbeng)是我国北方果园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在新疆库车县杏园、桃园普遍发生,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冬型成虫越冬.幼虫危害杏树、桃树嫩叶及新梢,致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严重影响杏树、桃树树势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沈瑞 《果农之友》2013,(2):43-43
蚜虫的种类较多,危害桃树的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这3种蚜虫均在桃树发芽展叶时,以成、若蚜群集在桃叶背面及嫩梢上吸食汁液,危害叶片。被害的叶片呈现出黑色、红色或黄色小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卷缩,严重时引起落叶,削弱树势,影响桃树的产量和花芽形成。因此必须注意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9.
1设施栽培桃树采果后为什么要夏季修剪设施栽培桃树果实采摘后,夏季修剪工作尤为重要。因为设施栽培桃树的新梢生长、果实发育及花芽分化主要是在冬春季节棚室内进行的,设施内光照时间短、强度弱,桃叶片光合产物满足不了桃树新梢生长、果实发育及花芽分化的需要,使棚内桃树花芽分化质量差。采后夏季修剪能促发新梢,在露天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健壮枝条形成的花芽质量好;同时夏剪又使树体紧凑,光照好、结果部位不外移。所以果农每年都要进行桃树夏季修剪。但是,许多果农朋友夏季修剪较重,剪去了98%以上的枝叶,往往出现桃树叶片黄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桃树的健壮生长(图1)。如何预防桃树夏季修剪后叶片黄化现象的发生,是果农朋友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1桃树营养诊断1.1形态诊断叶片大而多,叶厚而浓绿,枝条粗壮,芽眼饱满,未结果树新梢长度50 cm以上,结果树新梢长30~40 cm,短枝具6~8片健叶,结果均匀,产量高。1.2桃树缺素症的诊断1.2.1桃树缺氮症状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起初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新梢生长受阻,叶面积减少,枝条和叶片相对变硬。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春、夏季危害嫩梢,秋后危害果实。不仅影响树冠的扩大和成形,而且严重降低了果品质量和产量。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新梢时.多从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人新梢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叶片逐渐凋萎,嫩梢下垂至枯死,果农称之为折梢虫,一头幼虫可蛀害3~4个新梢。幼虫危害果实时,从果面蛀人果肉纵横蛀食,使果肉变质腐败、不堪食用。早期危害的人果孔较大,有虫粪排出,孔口周围变黑腐烂、凹陷,故又称“黑膏药”。后期危害的人果孔很小,孔口周围仍呈绿色,幼虫直向果心蛀食果肉和种子,果面不凹陷变形。  相似文献   

12.
桃缩叶病是桃树发生最普遍的病害,近年来我省新发展的桃树,常遭受其害,严重时造成叶片早落和嫩梢枯死,影响当年和次年结果。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当嫩叶刚从芽苞中抽出时即能感染,被害叶片内的细胞,由于受到病菌刺激而大量分裂,细胞壁也加厚,致使病叶肥厚、质脆,在病叶肿大过程中由于受叶脉的限制,引起局部或全叶皱缩扭曲,病叶颜色由淡黄变为红褐,最后在病部表面产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不久病叶焦枯脱落。严重时新梢也遭为害,病梢变粗,节间短,且稍带弯曲,其上病叶簇生。幼果、花瓣也能受害,但较少见。本病是由真菌中的子囊菌…  相似文献   

13.
1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呈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叶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似霜物),后期霉层变为褐色,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不规则大斑,叶片早落。新梢、卷须、叶柄、穗轴发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潮湿时也产生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14.
选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大田农作物用量较大的3种除草剂乙草胺、莠去津、2,4-D丁酯及其混配剂对桃树和核桃树新梢进行喷药,对比试验树新梢受害状与大面积桃树和核桃树新梢受害状,分析大面积桃树和核桃树新梢萎蔫成因。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及其混配剂造成桃树、核桃树大量新梢萎蔫褐枯、果实脱落或发育滞缓,其受害状与大面积桃树和核桃树新梢的受害状相似,推测大面积桃树和核桃树新梢受害由除草剂造成。宣传普及科学使用除草剂知识,是减免相关危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桃树褐腐病主要危害桃树的花、叶、果和一年生幼嫩新梢.近年来,在枣阳市已逐渐成为危害桃树的主要病害,以危害幼树新梢为主.一次梢、二次梢和三次梢均能受害,一般在枝条基部受害后,发生溃疡,病斑环绕枝条一圈后,枝条枯死并从基部折断,同时伴随流胶发生.危害严重的当年就能导致整个大枝甚至整棵树枯死.给果园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根据几年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此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杏疔病1.1.1发病症状杏疔病又称杏黄病、红肿病,主要危害新梢、叶片,也可危害花和果实。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其上叶片变黄变厚,从叶柄开始向叶脉扩展,之后叶脉变为红褐色,叶肉呈暗绿色,变厚,并在叶片正反两面散生许多小红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后期从小红点中涌出淡黄色孢子角,卷曲成短毛状或在叶面上混合成黄色胶层。叶片染病后叶  相似文献   

17.
正斑衣蜡蝉又称椿皮蜡蝉,斑蜡蝉。属于同翅目蜡蝉科。分布范围广泛,在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均有分布。寄主范围广泛,除了危害葡萄外还危害四季海棠、桃树、梨树、石榴等树种。近几年来,随着生态园的兴起,斑衣蜡蝉在葡萄上的危害越来越重。1危害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片的背面和嫩梢上危害(图1),吸食嫩梢、叶片内汁液,被害叶片  相似文献   

18.
<正>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分布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危害性大。我省各果区均有发生,春、夏季节主要危害果树嫩梢,秋后主要危害果实。它不仅影响树冠的扩大和成形,而且严重降低果品质量和产量。1危害状梨小危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嫩梢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1头幼虫一般可蛀害3~4个新梢,严重时大量新梢凋萎下  相似文献   

19.
八、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是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国葡萄产区分布也很普遍。某些年份在某些地区严重发生时,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生时,也危害果穗和新梢等绿色部分。染病的叶片,叶面出现半透明油渍状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斑点,叶背产生灰白色霉层,以后病叶枯死而脱落。新梢染病时出现水渍状有光泽病斑,后变褐色,表面也产生灰白色霉状物,病梢逐渐枯死。花序及幼果染病后产生深褐色病斑,后期发生灰白色霜霉,不久干缩  相似文献   

20.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树缩叶病是严重为害桃树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产中 ,对这 2种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1 细菌性穿孔病1 1 症状与发病规律 桃穿孔病是桃树上的常见病害 ,在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 ,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 ,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直径 2~ 5mm ,褐色 ,边缘有黄绿色晕环 ,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 ,故名穿孔病。严重时整个病斑相连 ,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 ,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 ,稍凹陷 ,以后病斑稍扩大 ,天气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