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智能配电网自愈需要在大范围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操纵下实现优化,在这种基础下,形式化校验技术能够在目前智能配电网系统中实现逻辑控制以及验证的双重作用力,通过介绍形式化校验技术的工作原理,解析智能配电网自愈技术的发展,了解形式化校验技术在智能配电网自愈中的故障警示、故障具体诊断、解决算法与模型认证中的应用作用。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形式化校验主要以智能分布式自动化算法为例。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全球节能减排、能源安全的巨大挑战下,配用电各种设备和系统的智能集成,实现综合能量管理成为推动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同时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多样性负荷出现,迫切需要研究新边界条件下的配电网能量调度技术,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配电网实现电源–网络–负荷的能量管理的成熟技术。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求侧管理系统和分布式电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就地快速定位隔离故障、快速恢复供电作为保障配电网可靠性的关键功能,可在无人或少人干预情况下,通过先进的就地区域内联合研判技术,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不间断的在线自我评估,采取预防性的控制策略,对故障提前预判、快速诊断、快速定位隔离,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实现故障自愈。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10kV线路故障的影响,供电企业对10kV配电网从网架结构、设备选型、自动化改造和日常运维等方面采取不同措施来缩短停电时间。在这些措施中,自动化断路器改造可以较好地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目前各地配电网中已安装大量的自动化断路器。而且随着主站自愈技术的发展,10kV配电网已能自主隔离故障区间,自主恢复非故障区间供电,故障停电时间和现场处置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配网架空线路因没有配置保护引起跳闸或接地引起的故障无法有效实现自愈的问题,研究具有5G通信功能的配网智能开关保护配置及合理布局,可以达到配网故障快速自愈。在配网分线和主干线安装基于5G通信技术智能开关,配备电流和重合闸保护,并合理整定保护定值,与变电站出线保护有效配合,通过各智能开关终端的逻辑研判技术,实现快速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从而减少停电用户数量,提升用户的用电满意度。某地区实际投入使用中,配网自动化自愈成功率明显提高,成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我国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有效途径。本文给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算等与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配电系统,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能,以及提供择时用电、分时计费的互动型服务。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和应具备的功能,对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技术、通信、高级传感和计量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化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电网的实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能源、环境、气候、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挑战,美国和欧洲率先进行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我国也提出要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解决我国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与处理、通信、微网技术、配电网EMS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化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有资料研究,针对高故障率配电网线路跳闸原因进行大数据分析,细究故障成因,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和管控方案,辅以智能运维手段和新技术,综合配网运维、检修、大修、改造等全过程管控,建立配网故障管控体系,实现以故障管控为核心,提高配电网智能运维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陈笑梅 《农村电工》2022,(12):36-37
<正>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基石,是实现配电网实时监测、数据采集、负荷转供、故障自愈等功能的技术保障。然而,由于配置不正确、维护不完善、通信规约不匹配等原因,终端无法上线、频繁投退、批量掉线等现象经常出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现介绍运用镜像抓包技术,通过实时监听主站与终端的交互报文,挖掘出终端TCP连接异常、终端规约配置错误、终端MAC地址冲突、主站安全网关配置错误等缺陷,针对每类缺陷提出解决方案,并结合典型案例介绍改进措施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要求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影响,重点从电力平衡调整、配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两方面进行阐述。结合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与"源网荷储泛在调度控制"研究,提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智能感知特性的应对策略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丽 《农村电工》2022,(2):38-39
1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1.1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弊端配电网线路具有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负荷分布广、类型多样、线路故障定位难等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存在如下弊端。(1)故障定位慢。查找故障靠人工巡线和试拉线路,故障定位效率低下,故障定位耗时长。(2)故障隔离慢。故障定位后,需要人工到现场拉开故障区域开关设备,隔离故障区域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农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是在发生故障时将故障区段隔离 ,减少停电事故和故障时间 ,提高供电可靠性。而目前农村配电系统有的只装设柱上油断路器和跌落式熔断器 ,尚无其他保护设备。当配电网上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大多依靠变电所出口重合器跳闸 ,造成整条线路断电 ,重合器仅起到具有重合功能的断路器作用 ,智能设备技术性能的优势远未发挥出来 ,只有在农村小型化户外变电所运用机电一体化功能的重合器和分段器相配合 ,形成有层次、有逻辑的递进保护 ,才能实现农村配电网的自动化。2 试运行情况东明变电所是一座农村小型化户外…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网络末端,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其故障定位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针对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局限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问题,并根据配电网的故障特点,总结了故障定位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并在改进后的IEEE-34仿真平台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配电网系统中,报警信息的数据量是十分巨大的,且报警系统含有较大的噪音信息,使得难以正确的读取真正的报警信息,进而延误故障处理时间。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数据处理算法,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配电网报警信息处理之中,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着噪音过滤工程。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常见的算法、方法,然后列举了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中的配电自动化项目验收会在北京召开。至此,为期两年的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圆满结束。该工程紧密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立足农村配电网现状及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解决农村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相应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软硬件,为农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理论、技术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电力界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问题都十分关注,近些年随着智能配电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文章从不同的方位对故障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智能配电网下,面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的大量发展,提出通过优化配置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配置、合理规划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位置以及同步适度的配置储能电站等措施开展城市配电网规划,增强电网接纳力和适应力,提升规划引领力。  相似文献   

18.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正在演变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对我国能源供给与消费的低碳化转型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如何突破网架拓扑与系统运行的紧耦合实现灵活组网运行,以适应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系统柔性可控需求是现阶段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首先从网络拓扑、系统负荷、分布式电源、优化目标、约束条件、重构算法等6个方向出发,对配电网重构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其面临的交直流配电网重构算法、双高下交直流配电网时空解耦和灵活性量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系统是未来实现智能电网的必要支撑技术.近年来,地方电力企业十分关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并在农村配电网开始尝试.结合农村配电网的特点,对目前城市电网已实施的配电自动化6种典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归纳不同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因网制宜的适用范围,旨在使农村配电网科学合理地向智能电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1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项目紧密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目标,立足农村配电网现状及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解决农村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相应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软硬件,依托技术研究成果,建设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为农村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理论、技术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