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偏远地区是电力系统供电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供电方式,提高其供电可靠性。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长足进步,可以有效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已经成了僻远地区可靠供电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博弱供电地区微电网供电方案的仿真研究不足,文章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搭建了含柴油发电机的交流微电网,仿真计算了并网运行、配电网测故障和孤网运行3种运行模式,分析了其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特性。结果表明,含柴油发电机的交流微电网可以避免供电薄弱地区停电,有效提高其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中建设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系统,使得配电系统由原来的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分布有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复杂程度。分布式发电的影响主要包括彻底改变配电网络规划、运行(如无功补偿、电压控制等);需要重新考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协调各个分布式电源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定合理的与分布式电源有关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微电网的几种典型供电模式,研究分析了农村偏远地区独立微源类微电网、多能互补类微电网供电模式,根据交直流供电形式、离并网类型、微电源接入形式、微电源类型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使用微网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和DlgSILENT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农村偏远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配置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鉴于分布式电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对我国配电系统的影响,本文将对其展开研究,主要对分布式电源的研究现状、基本的认识以及对配电系统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分布式电源运用过程中问题解决、运用思路等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更好的运用分布式电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分布式电源使用率的逐步提高,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用户的供电质量和持续供电,提出了基于功率树搜索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孤岛划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负荷等效的网络化简方法,然后建立优先考虑负荷恢复量及负荷重要等级的孤岛划分模型,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较多负荷供电,并针对含单个或多个分布式电源的含非可靠性DG配电系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恢复策略。最后采用69节点典型配电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孤岛划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分布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给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而微电网能够对分布式发电实现有效的整合及灵活、智能的控制,是解决分布式发电并网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得到了普遍的关注[1]。微电网是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利用储能和控制装置进行实时调节,实现网络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供电网络,可并  相似文献   

7.
直流微电网中不存在无功功率流动,系统稳定与功率平衡主要由母线电压衡量。在直流微电网孤立运行中,受到分布式电源间歇性波动于负载变化的影响,直流母线电压会出现波动和小范围突变的情况,对挂接在母线上的设备与负载稳定供电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文章探讨了直流微电网孤立运行的优化措施,主要利用蓄电池充放电解决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问题,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抑制外界环境变化造成的可再生能源功率输出波动,确保了供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用户接入电网对典型供电模式下的线损计算产生了影响,如0.4 kV台区线损率、10 kV配电线路线损率、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均产生了异常,本文阐述如何对模型的重新设计和改进,从而实现全网各电压等级线损模型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国外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情况,并从电能质量,网络损耗,铁磁谐振,并网变压器,电网效益,短期负荷预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控制和调度,可靠性,配电网自动重合闸,继电保护这十个方面,分析大量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电网会对电网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是一种分散配置在配电系统中的小规模发电系统,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户用风光互补系统建设的独立系统结构、并网系统结构、光伏发电并网的实现方式和并网控制系统、分布式电源运行监测系统、分布式光伏最大输出功率跟踪系统、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电源互补储热系统、分布式电源在农网应用实例等问题,指出发展分布式电源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当今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兴的分布式电源技术、网格化管理方式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对现代配电网规划评价的基本要素。1研究要素1.1分布式电源相较于传统供电模式,采用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电能具有如下优点:分布式发电多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或微型燃气轮机,不需要建设大规模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站,建设工期短且投资规模小;分布式电源靠近电力用户,一般可以直接就近向负荷供电,输配电损耗较小且建设简单;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率,综  相似文献   

12.
微电网可协调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之间的关系,并以其运行的经济性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推广。综合考虑蓄电池的相关约束及微电网与电网交换功率约束,建立了以调度周期内供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微电网日前经济调度模型,由于模型中存在离散变量,故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微电网为例进行建模与求解,得到微电网日前经济调度方案,有效实现了微网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3.
近日住建部公开了,国家标准《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获批的相关信息,据了解该标准编号为GB/T51341—2018,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将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之前,业内一直热议微电网的标准体系急需统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涉及发电、电网、用户等多个领域,系统复杂性突出。需要将微电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对相关技术领域开展系统分析。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功能进行定位和系统边界区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以投资小、清洁环保、供电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赢得了快速发展。但分布式电源种类繁多、且运行特性不尽相同,在电网中的大量渗透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也各异。文章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典型分布式电源的仿真模型,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和蓄电池储能装置。  相似文献   

15.
城乡电网改造后,各供电企业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得到改善,供电可靠性电有所提高.但多数县供电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情况为:35 kV变电站布点较少,多数仅一回进线,没有形成双电源环网供电;10 kV线路,特别是农网线路基本上都是单电源树状结构,线路断路器数量少,还有部分油断路器在继续运行;0.4 kV系统,配电设备技术标准低,线路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对配电系统的光伏接纳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与城市配电系统相比,农村配电系统网架弱、供电线路长、负荷多但小而分散,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显著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光伏消纳能力有限,严重阻碍农村光伏的进一步开发,提升新型农村配电系统的光伏消纳能力迫在眉睫。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配电系统中空调、采暖与电动汽车等灵活负荷不断涌现,给利用负荷消纳光伏提供了可能。在对柔性负荷可调度特性建模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配电系统光伏电站、电池储能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研究现状,对提高农村配电系统光伏消纳能力的光-储-充规划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系统和运行,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使分布式能源与传统电网系统协同运行,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现对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系统中的接入和运行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分布式能源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正在演变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对我国能源供给与消费的低碳化转型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如何突破网架拓扑与系统运行的紧耦合实现灵活组网运行,以适应规模化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配电系统柔性可控需求是现阶段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首先从网络拓扑、系统负荷、分布式电源、优化目标、约束条件、重构算法等6个方向出发,对配电网重构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其面临的交直流配电网重构算法、双高下交直流配电网时空解耦和灵活性量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在10kV高压配电系统中,通常都会采用直流电源来作为真空断路器操作、微机继保、故障指示与系统运营状态等工作电源.而如何合理的选用、运行和维护10kV高压配电系统中的直流电源,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所需要的供电负荷需求,也成为了现阶段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着重对有关10kV高压配电系统直流电源的选用、运行以及维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微电网分层分布式能量优化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目的就是保证分层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电网企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