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目前,在配电网检修方式安排、热倒负荷和故障处理时,主要通过EMS和GIS系统查询并简单估算来选择合适的负荷转供路径。而EMS系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仅能提供简单的负荷查询功能,没有联络拓扑数据,无法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因此,有必要开发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配电网负荷数据,能够快捷方便地查询线路联络方式的系统,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应用该系统,可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方式专职和调度员安排检修方式、热倒负荷的工作效率,大幅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2.
区域负荷预测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提升负荷预测精度,本文以西宁市区配电网为例,提出网格化负荷预测方法。针对每个网格供电单元的负荷结构采用典型负荷预测模型,得到每个网格负荷,进而得到整个城市负荷预测结果,指导下一步网架规划。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表密集分布于配电网络中,能够实时反映配电网运行状况,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智能电表采集负荷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得学习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的负荷预测方法对日负荷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应用于实际负荷预测与负荷实际值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配电网规划业务、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业务工作成果要求开展数据流及图形要素分析,明确"图-数-表"对应关系,并渗透入配电网规划的各主要环节,研究基于"图-数-表"对应关系的配电网精准规划关键技术,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配网现状分析、分层网格负荷预测方法、以成本-效益分析为轴线的配网规划方案比选。最后给出图数表一体化应用规范成果及应用,制定软件设计框架并提出主要功能设想,这将是减轻规划人员工作量、辅助实现精准配网规划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大连地区配电网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利用城网改造的契机,对配电网自动化进行了设计和实施。配电终端的程序设计解决了电网接地故障的速断、故障隔离和故障后的快速送电,缩短了停电的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在后台的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可视化的编程,SQL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配电网数据的实时监控、配电网数据的共享及后台管理的可视化,达到了电网开关的远方遥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配电网中的10 kV联络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往单辐射线路配电网停电时无法实现负荷转移的被动局面,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水平也得以提高。笔者下面简要分析如何利用联络线路实现配电网负荷转移,并提出针对联络线路运行的几点建议,供参考。1通过合环操作实现联络线路间的负荷转移当前配网多采用"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供电方  相似文献   

7.
整县光伏试点工作涉及农村众多配电网台区,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台区选择及安装容量将影响配电网台区的电源与负荷供应结构,对配变运行特点、线路损耗、光伏发电收益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有效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工作,在解决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达到分布式光伏安装运行收益最高的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水平、负荷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优选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目标台区及配变。根据目标台区配变在光伏有效发电时间内的下网电量、负载率数据,按最大负荷月的数据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地消纳收益与安装后折合到每日的综合运营成本,提出对比预期收益后确定台区分布式光伏最佳安装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1当前配电网资源配置不足1.1配电网规划相对滞后一是与上级电网资源未能实现最优配置。配电网规划发展过程中,配电网建设、配套、业扩、迁改等各类工程交替实施,但全过程缺乏建设方案的总体平衡和衔接,容易导致配电网实际运行与目标网架发生偏离。二是与客户需求未能实现最优配置。当前配电网规划缺乏对用电负荷的精准预测和历史用电数据的深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改电"负荷的大量接入,对配电网的负载率、网损、电压等带来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尖峰负荷,影响用电安全,有可能造成电压越限等问题。因此必须认真分析"煤改电"大量电采暖设备接入对配电网负荷预测、运行、规划的影响,分析农村"煤改电"实施后配电网规划设计的优化及农村电力需求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与量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混合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G-P算法和C-C算法分别确定超短期负荷数据关联维数和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获取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接着采用量子粒子群(QPSO)对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优化,构建了QPSO-SVM预测模型。最后利用相空间重构获得的模型输入输出数据对QPSO-SVM进行训练获得负荷预测模型。对某电网模拟负荷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有效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及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居民用电负荷短期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卷积网络(TCN)对具有时序性特点的历史负荷序列进行建模,学习用电特征参数之间高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兼顾了数据的时序特征及变量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且支持大规模数据并行化处理,运行效率高。在UCI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实现电网智能调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片区电力专项规划对于满足城市负荷发展和电网自身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与电力建设的矛盾意义重大。文章对城市片区电力专项规划的规划原则及思路进行分析探讨,结合西宁南川片区电力专项规划案例,从配电网现状评估、负荷预测、规划思路与原则、规划方案编制、规划成效分析等方面探讨规划的流程及思路,为类似规划(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规划多为以现状问题为导向,缺乏循序渐进、有序过渡的建设改造思路。本文主要采用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的方法,以漳浦县城区为例,完成网格划分、饱和负荷预测及目标网架制定工作,达到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并重、促进配网主干网架建设"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珠海香洲配电网现状出发,提出了适合于珠海配电网发展的“配电网分块规划”研究思路,介绍了分块划分方式、分块负荷预测、供电分块优化,并对分块规划中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说明。“配电网分块规划”的研究对珠海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番茄是我国各地菜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其病害发生与温度、湿度较高且时间较长有关系。基于对生长番茄日光温室多年环境数据的综合,建立了周年连续的温湿度数据库(称为温室环境通用数据库),将其用于温室番茄专家系统,可以依此数据库中的温湿度数据对番茄病害发生进行预测预警,并可借助新数据的采集对原有环境数据库进行改进、补充和完善,为温室蔬菜生产中采收期预测和生产技术的制定及病害预防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温室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1 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配电网无功规划是在该网的网架结构已知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水平年负荷预测结果,考虑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的影响,确定出该配电网内所有变电站的无功配置,确保未来负荷发展对各个电能质量指标的影响在规定范围内,同时使整体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  相似文献   

17.
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养殖水产品健康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池塘溶解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差异,现有的溶解氧预测方法大多是针对单监测点的时间序列预测,无法描述池塘溶解氧的空间分布,因此,对池塘溶解氧进行时间和空间预测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循环神经网络(Autoregressiv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DeepAR)和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gular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RELM)的池塘溶解氧时空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衡量各个监测点溶解氧序列的波动程度,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衡量监测点溶解氧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综合选取出溶解氧序列波动程度较小且与各个监测点相关性较大的监测点作为中心监测点,并以中心监测点为原点,建立池塘空间坐标系;其次采用DeepAR算法构建中心监测点的溶解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实现中心监测点溶解氧时间序列预测;最后采用RELM算法构建中心监测点与池塘各位置溶解氧之间的空间映射关系模型,结合中心监测点溶解氧时间序列预测值和池塘空间坐标,实现对未来时刻池塘溶解氧的空间预测。该方法在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对未来时刻池塘溶解氧空间状态的预测。在真实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预测未来24h的池塘空间溶解氧值,均方根误差(RMSE)为1.2633mg/L、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9755mg/L、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4.8732%。并与标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GBR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4种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各评价指标的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能够较准确地实现池塘溶解氧时空预测。  相似文献   

18.
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从电量预测入手 ,然后转化为负荷 ;一种是从计算分区现有负荷密度入手 ,然后再推算出总负荷。前一种方法即电量预测法 ,在高压配电网的负荷预测中比较常用 ,电量预测法就是先预测年用电量 ,再除以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从而得到最大负荷值的方法 ,具体采用的预测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单耗法、弹性系数法、综合用电水平法、外推法 ;而后一种方法具体采用的是负荷密度法。(1 ) 单耗法 :根据计划产品数量 (或产值 )和用电单耗来推算年用电量 ,比较适用于有单耗指标的工业和部分农业负荷 ,是预测有单耗指标的工业…  相似文献   

19.
现有需求响应等相关技术方案并不能较好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并网所造成的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负荷的特性,对基于源荷之间匹配特性的配电网组网的形态进行改进。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分布式电源互补特性、多元化负荷互补特性和电源-负荷匹配特性的自洽型配电单元的概念,对自洽型配电单元的分类及构建的方法原则等开展了理论研究,仿真验证了自洽型配电单元的效果,为智能配电网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在夏玉米生长季干旱预测中的适用性,以河北中部平原为研究区,应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及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对该地区VTC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建模预测。首先基于49个气象站点所在像素的VTCI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不同长度时间序列建立ARIMA模型,并分析时间序列长度与预测精度间关系,以期为时间序列长度选择提供依据;然后选择理想长度的VTCI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SARIMA模型,用于研究区域2017年夏玉米生长季VTCI预测,并分析评价两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采用性能较好的ARIMA模型逐像素建模预测,得到2016-2018年9月上旬至下旬VTCI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基于ARIMA模型的VTCI预测精度与时间序列长度未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随时间序列长度增加,模型预测精度逐渐趋于稳定;ARIMA模型对干旱的预测精度高于基于SARIMA模型,其1步、2步、3步VTCI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较SARIMA模型分别降低0. 06、0. 07、0. 09;ARIMA模型在不同年份夏玉米生长季VTCI1~3步的预测精度稳定性较好,2016-2018年1步、2步和3步VTCI预测结果绝对误差绝对值大于0. 20的像素平均百分比分别为5. 84%、6. 38%、8. 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