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蜂友们都知道,定地蜂场由于不进行蜂场的转场工作,因而在育王交尾时近亲雄蜂多,造成近亲交尾的机会也多.由于多年的近亲交配,蜂种退化严重,蜜蜂抗病力低,特别是容易发生"死蛹病"使幼蜂成活率低,因而造成蜂场效益低,甚至整个蜂场的垮场.因此,注重蜂场的杂交换种,利用杂交优势来摆脱蜂场困境是定地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放蜂场地的选择除了蜜粉源充足外,有干净的水源供蜂饮用非常重要.一旦放蜂场地选择不当,周围有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和臭坑死水,蜜蜂饮用后易患"爬蜂病".  相似文献   

3.
尚东兴 《蜜蜂杂志》2008,28(10):22-22
每年秋天,来自江、浙、鲁、豫诸省的许多蜂场在皖南采秋蜜、越冬、春繁,直至翌年春才转场北上.这些外地蜂场的蜂友绝大多数有较长的养蜂经历,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待人接物大度、热诚,但也有极个别蜂友看似热情,实则夸夸其谈,介绍的一些"先进经验"让一些迷信他人的蜂友当成"真经",结果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注:全文分以下10部分介绍台湾养蜂业。1.自购办公大楼的台湾养蜂协会;2.8框电动摇蜜机:最值得大陆借鉴的设备;3.洪丰盛的蜂场;4.4位50岁级的养蜂人;5.2位40岁级的养蜂人;6.观光蜂场一:埔里宏基蜜蜂生态农场;7.观光蜂场二:花莲"蜂之乡"公司;8.观光蜂场三:宜兰"蜂采馆";9.超市里的蜂蜜;10.观后感。为更深入了解台湾养蜂业的生产细节,笔者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定地养蜂的蜂友在春繁前对整个蜂场进行1次灭菌消毒,这样做会减少第二年蜜蜂的疾病和虫害。定地养蜂,蜂场总在原地方,平时尽管常清扫,但很难扫净。故春繁前对蜂场进行1次灭菌消毒很有必要。我对蜂场进行灭菌消毒的方法是:首先清扫完蜂场空闲地死蜂、蜡屑和残渣,然后根据蜂场的大小,用"新洁尔灭"按比例对水把整个蜂场空闲地喷雾1次,再请人帮忙逐一移动蜂箱给地面喷雾。特别提醒:不可用喷过农药,特别是"敌敌畏"的喷雾器,  相似文献   

6.
2010年对我国养蜂业来说是多灾多难而又多事的一年,将近80%的蜂场亏损,许多蜂场希望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收获,进入2011年1月,不祥的阴影,依然笼罩我国中东部各省的蜂场.笔者采访了部分蜂场,普遍反映越冬蜂下降严重,冬繁受挫,将近10%的蜂场垮场已成定局;20%的蜂场能留下半数蜂群,还要看立春后是否出现倒春寒天气;30%的蜂场勉强能度过严寒,但如果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将是"强弩之末势难穿鲁缟",春天收成只能"望花兴叹".笔者采访到几家在野桂花期采足越冬饲料,不急于冬繁的蜂场,他们虽然群数不多,但蜂群安定.  相似文献   

7.
每年秋天,来自江、浙、鲁、豫诸省的许多蜂场在皖南采秋蜜、越冬、春繁,直至翌年春才转场北上.这些外地蜂场的蜂友绝大多数有较长的养蜂经历,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待人接物大度、热诚,但也有极个别蜂友看似热情,实则夸夸其谈,介绍的一些"先进经验"让一些迷信他人的蜂友当成"真经",结果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8.
中蜂场蜂蜜的销售以直销、点对点销售为主,蜂场环境的好坏,对中蜂蜜的销售量及销售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中蜂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建设"美丽蜂场"的倡议,结合打造美丽乡村,补充种植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打造"美丽蜂场",努力发展新型销售、生产模式。文中同时还提出了补充种植蜜源植物的种类及种植原则。  相似文献   

9.
蜜蜂过着群体生活,以群(箱)为家养群体,群与群之问有着严格的群体界限.正常情况下,蜜蜂都不互相"串门",即使蜂王试飞交尾误入巢门也会出现一场严重的围杀.可是,在蜂场转地放蜂落场时工蜂会出现飞游串场的现象,一些弱小蜂场的工蜂游入他场,严重削弱弱小蜂场的群势,影响花期的各项生产.每年花开季节,绝大多数蜂场都要追花夺蜜,他们一般都是三五家或十几家蜂场结伙到外地放蜂,存一些主要蜜源地一般都习惯放在公路两旁或离公路不远的空地上,场与场之间距离很近.因蜜蜂有向上追胜求旺的特性,加上刚落场地初次飞翔,方位还没有确定,一些弱小蜂场的工蜂会游入他场;如果刮风,上风头的蜂场会得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正养中蜂50~80群以上的蜂场,就应该算是规模较大的蜂场。养好中蜂,必须强调换新王。对大规模蜂场来说,由于换王数量大,蜂王交尾又存在一定风险,换王时蜂群会有一段时间繁殖停顿,所以换王对于大规模蜂场是一项十分重要、影响全局的工作,应重视。大规模蜂场育王应有三个"量",这三个量分别指的是:"批量"育王换王,育王前要精确计算好育王的时间和所需育王"数量",育王时一定要注重育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08,28(4):26-26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蜜蜂极易感染,小群大群都会感染,一经感染很难根治.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给健康蜂群构成严重威胁.据笔者所知.近4年来,与本地相邻近的三县市的12家蜂场,其中有10家蜂场的蜜蜂都先后不同程度患过白垩病,患病蜂群一般占该场蜂群的10%~20%.经过养蜂人员的积极治疗.到现在还有4家蜂场白垩病尚未治愈.白垩病成为本地养蜂人员的"头痛病".  相似文献   

12.
信阳自古就有"蜜库"之称,曾是全国紫云英蜜源基地。三月有油菜,四月有草籽,五月有洋槐,蜜源衔接两月有余。几十年来一直有各地蜂场来此追花夺蜜。绝大多数蜂场都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上的"经验与教训"栏目中,蜂友们经常提醒同行应注意放蜂场地的选择,特别是在夏天多雨季节的放蜂场地要特别注意.但是在2004年7月5日,悲剧还是重演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72年养蜂至今,几十年间,耳闻目睹,四处盗窃蜂的事件不断发生,令人防不胜防.对待盗窃蜂群者有着种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现总结一下. 1 以慈善、厚道的态度对待盗窃蜂群者 我蜂场和浙江双扬蜂场、同心蜂场并车到吉林额穆珠尔多河山岭放蜂,距一个村屯约3 km.一次,赵师傅、徐师傅和我到村屯中蜂友老王家探访,他盛情请我们吃饭.席间,他说起打"黑瞎子" (狗熊)的故事.他说"黑瞎子"最爱袭击蜂群吃蜜糖:有一回,猎人用枪击中"黑瞎子"的肚皮,肠子外流,它用前爪把肠子往里塞了塞,就扑向猎人,只一拨,就把枪杆子刮歪了……我们听来有点恐怖和害怕.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平和县蜂农吴江明,2009年2月2日早上将蜂场运到罗平县机场主跑道西南边辅道放蜂采油菜蜜.当天,机场管理人员以"不交费就得搬走蜂场"为由,收取吴江明占地费500元.作为义务维权者,我得知此事后,收集有关收费证据,到中共罗平县纪委反映问题,受到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6.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08,28(9):14-15
我国目前商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主要靠转地蜂场生产.转地蜂场追花夺蜜的过程,运输费用成为主要开支.近年随着运输费用不断增加,转地蜂农苦不堪言.国家为了扶持农业,2005年以来开辟"绿色通道",但是蜂群运输在多数省市并没有被列入"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7.
转地放蜂的蜂场是我国养蜂业的主力军,其中有近3万户蜂场主饲养有近400万群蜜蜂,占全国饲养蜂群总数的50%,转地蜂场每年所产蜂蜜占全国总产量的85%,王浆占75%,花粉占90%,所以转地蜂场的丰歉对全国蜂产品市场举足轻重,尤其是养蜂促农社会效益更加显著,如每年为上亿公顷油菜授粉增产所产生的价值至少就有100亿元.可是转地蜂场在追花夺蜜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风险,对此蜂场主应有清醒认识,以便尽最大努力采取防范措施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夏继远先生是山东省邹平县樊家庄人,是该县新法养蜂的发轫者。他的蜂场起名"南山蜂场",有优良的纯种意蜂55群。蜂场每年除少量的分蜂外(其中多数是收捕自然分蜂群)。夏先生又与县乡村"养蜂研究院"养蜂200多群,每年采收蜂蜜1.5万t。夏先生生产的蜂蜜除少量用于当地制作蜜制糖果及  相似文献   

19.
<正>唐沛生先生是安徽省蚌埠"集英蜂场"的经理。1936年特聘美国农科博士孙星东氏经营管理蜂场事务。除本场外,在怀远县马头城开设第一场;凤阳县八里冈唐家庄开设第二分场。在第二分场,该处有地四百余亩,除设蜂场还可种植水果蔬菜。于是孙博士便向美国购买种苗,计划以科学的方法在场  相似文献   

20.
陈华山 《蜜蜂杂志》2009,29(8):18-18
我地四季分明,蜂群对季节的变化敏感性特别强.抓不住季节,得不到蜂群,或蜂群没有收入,就很难保住蜂场,更谈不上蜂场的发展.主要原因就是群势不强所致,蜂群的基础,关键是"一年之季在于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