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旅游景区不仅要弘扬红色人文景观,还要重视绿色自然景观的营造。对植物景观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营造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功能的重要前提。从园林植物美学特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理论及方法、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研究、园林植物五感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力求为红色旅游景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提供可行性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市公园植物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实地调查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植物,具体分析其植物配置形式,包括植物与植物、植物与景石、植物与水体、植物与建筑、植物与园路、植物与景观小品之间的配置研究,并分析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完善景区的植物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分区植物景观营造、核心景区景物安排、步移景异、景观间的过渡4方面探讨了植物种植的设计与造园。  相似文献   

4.
以桂林"两江四湖"6个旅游景区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研究区域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同时划分出植物景观等级。结果表明:"两江四湖"6个旅游景区的植物景观差异较明显,其中杉湖、榕湖隶属于Ⅰ级,桂湖、木龙湖、漓江(市区段)隶属于Ⅱ级,桃花江(市区段)隶属于Ⅲ级。无Ⅳ、Ⅴ级,表明"两江四湖"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以上结果,对隶属于Ⅰ、Ⅱ、Ⅲ级旅游景区的植物景观提出相应提升与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对桂林"两江四湖"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科学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红色旅游景区腊子口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理论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藏文化元素对景区进行了详细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恢复的红色旅游景区的景观规划理念、思路和方法,完成了腊子口风景区朱立沟综合服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弘扬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龙潭景区是一个自然山水景观公园,造园遵循"自然"二字,保持景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从未轻易留下人工改造痕迹,景区的植被十分茂盛,但颜色比较单一。自柳州市政府提出创建"五彩画廊的花园城市"之后,在原有植物和景观的基础上,公园利用彩色植物打造四季季相分明的景观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重点阐述其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王葆华  杨一龙 《中国园艺文摘》2013,(4):127-128,F0004
以药王山风景区为例,分析景观绿化设计在风景区中的应用,探讨多种植物如何有机配置,从而提升风景区的景观效应,提出应将风景区地域文化与绿化设计相结合,以体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型园林绿地。  相似文献   

8.
于莘莘 《花卉》2021,(2):139-140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且幸福的居住环境,我国城市建设的脚步也开始越来越快。风景园林景区建设一直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风景园林景区的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还可以净化城市空气,保护环境。风景园林景区主要是由植物景观组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风景园林景区,园林植物养护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保证植物能够更好地成长,才能保证植物景观的美观性和功能性。但是,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景区的植物养护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讨论、改善和解决。本文将讨论风景园林景区内植物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从多个方面分析,将植物养护做到更好,为风景园林景区内植物景观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风景园林景区的美观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国内外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的理论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潮州市厦寺公园、凤城公园开发建设现状,从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入手,分析了2个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规律;并在此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学、生态学、造林学、植物景观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发现并找出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厦寺公园、凤城公园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公园用地情况、不同景点的不同要求、公园园林植物构成、林相状况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情况等,对2处公园重点景区的植物群落提出了林分景斑特色规划,最后在景区设计、植物品种选择、有害昆虫防治方面提出了适合这2处公园现阶段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极具政治意义、社会意义、教育意义的旅游活动。广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地点,是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沉浸式体验作为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能让游客获得更加深入、直观、丰富的红色旅游体验,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因此,以桂林、百色等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广西红色旅游景区进行调研分析,从红色旅游景区沉浸式体验发展现状出发,探讨沉浸式体验在广西红色旅游景区中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央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本文基于居民的视角,对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对两江四湖景区植物景观的感知均值4.243,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居民满意度主要受植物色彩、空间层次、植物与周围小品搭配、景观层次和遮荫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孙俊丽 《花卉》2019,(2):25-25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营造情景的对象。花海景观是花卉美学提炼的精华,为园林或者景区构建优美画卷,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花海造景成为园林突出的观光项目,受到人们追捧。本文将利用百合作为花海造景植物,探讨花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大连金石滩风景区植物景观规划原则,着重介绍该景区道路两侧、车行道路行道树选择、局部植被景观、山林植物景观及林地、园地和草地的植物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宜春禅宗文化历史悠久,禅都文化博览园设计以禅文化为主线,结合景区规划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进行具体分析,围绕禅宗文化的思想与理念展开,营造出一个宜春特有的禅境景观,为现代园林的设计融入禅宗思想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广州市儿童公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深入分析植物造景方式,归纳出儿童公园植物景观的4个特点:以植物品种配置为核心,突出岭南园林文化;结合绿化场地功能设置,改善儿童活动空间的遮荫效果;围绕景区花景建设,打造儿童公园特有景观;以花林草浪为平台,创造儿童自由活动空间。通过分析广州市儿童公园植物景观,有助于明确定位,科学地提出景观特色更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植物景观资源调查与营造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百里杜鹃林地是人为破坏与自然演进结果下的具有特殊杜鹃花群貌景观的风景区.通过文献调查与野外考察,收集了林区主要的野生杜鹃花种类及常见的其他景观植物,并分析了景区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并保护好这里的野生杜鹃花群落资源,丰富植物景观,延长旅游时期,针对林区地形地貌及现有植物资源,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和实例分析,从3个层面研究地域性的表达,探讨如何尊重场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场地的植物,深化场地的意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符合时代审美和兼具使用功能的植物景观,为今后在景区地域性植物景观设计的探索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花境是模拟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自然生长的规律,运用艺术提炼的造景手法,选择草本、木本花卉与灌木的合理搭配,以一种自然的形式种植于广场、景区林缘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旅游景观也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理念,为满足游客的欣赏需求,旅游景区的景观设计在不断提升中成长。以万平口景区为例,重点介绍花镜设计在景观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最大限度保护景区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运用花境前及运用花境后的观赏效果,从而总结出花镜在景观提升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9.
加强景区的公路路域景观的改造和系统设计,是景区公路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道路景观应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内涵丰富,自然通视效果好,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兼容相协调,使景区公路的设计与改造真正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准层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概述进行研究分析,阐明了植物景观的基本内涵与植物景观的设计现状。从掌握植物景观特点、转变设计思维、结合实际设计环境、规划景观设计方案等角度,论述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而提升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水平,推动了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