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92-3994,3998
对四川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现状与贫困发生率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并呈现出贫困面广、贫困卒高、贫困程度深等特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已经成为该省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详细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环境,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采取社会发展优先思路.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三兼顾;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建立农村扶贫与生态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从制度扶贫和赋权入手,让扶贫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不同,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甘肃省地域跨度广、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探究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意义重大。研究了甘肃省生态现状,并提出甘肃省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环境破坏最典型、最强烈的区域,也是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区域。然而,实践中试图摆脱"贫困陷阱"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鲜有协同生态保护与扶贫的研究,尤其是忽视了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生态脆弱区不同利益主体的两组核心博弈,即政府与民众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博弈。研究发现,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作用过程事实上就是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与利益的博弈过程,博弈结果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扶贫的效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效应。研究为深入理解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为中国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67-169
"PPE怪圈"是生态脆弱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生态资本运营理论、反贫困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等,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与农村贫困的耦合性以及传统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弊端,阐明了新常态下生态式扶贫基本要素与运行路径,构建了"生态投资-生态产业-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四种协调发展的生态式扶贫模式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生态脆弱区生态式扶贫的政策导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因"贫困—破坏式资源开发—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而呈现出生态脆弱与区域贫困高度耦合的特征,是我国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定西市安定区兼具生态脆弱与极度贫困特征,经过近四十年的生态治理与产业扶贫,历史性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走出一条生态和产业协调推进、双赢双促...  相似文献   

6.
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地区生态或为了使生态脆弱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工程。滇桂黔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面临政府对生态移民区搬迁后期关注度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移民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府对移民地的早期规划与现实实施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生态移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生态移民保障体制,提升生态移民重建程度、保护民族文化,增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等措施提高生态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边疆重要的生态大省,2014年被列为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区,建立合理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保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生态足迹效率指标,结合2007—2015年云南生态足迹账户,对云南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研究,是对西部生态脆弱地区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并开展实践的一种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8.
张冰  高照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86-11391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与生态功能区呈显著的耦合关系,被划入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时常陷入"贫困-生态破坏-限制开发-贫困"的恶性循环。突破"生态致贫"的窘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探索一种统筹兼顾的生态扶贫路径。基于2015年福建省24个欠发达乡镇486位林农林业经营行为和决策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有助于提高林农脱贫概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林种植面积、林下经济收入和其他收入可显著提高林农脱贫概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生产特色林产品;完善林地流转制度,明晰产权,发展集约化林下经济;创新林业生态发展体制,推广新型林业经营模式等路径是未来实现林业生态扶贫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探索创新的林业发展路径,对生态建设和扶贫事业实现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本文以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连片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与减贫特征两方面,分析区域贫困特征——集中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深化共生共存。指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转换传统减贫思路,将生态扶贫纳入大扶贫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减贫相结合的道路。具体思路:在剥蚀构造中山区采取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在河谷阶地采取生态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在连片特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交叉重叠的区域,贫困问题与生态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生态问题往往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该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因此要将减贫脱贫与生态保护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政府在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区域内的政府应组建扶贫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机制,整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两种资源,搭建两者协同推进的平台,通过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利用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带动减贫脱贫,充分发挥资源的集合优势和政策的协同效益,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扶贫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创新扶贫形式,是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2016年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和限制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的贫困内生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的民族社会构成及单一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战略选择之一,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主导和社区参与作用均不显著,建议从提高参与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专业人才培养三方面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增强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本文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结合仁怀市实际情况,以该市21个乡镇、街道办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GIS技术对仁怀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仁怀市主体功能区空间格局进行科学划定,并划出生态保护红线。最后结合仁怀市“十三五”规划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对仁怀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发展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脆弱是农民贫困的主要成因,因此,移民成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村脱贫的主要途径,而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改变其贫困现状的根本问题和最终目标。通过对扎拉村扶贫搬迁后农户生计问题进行调研发现,搬迁后,移民的生计模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开始向多样化发展,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生态移民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西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广西要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就要立足生态优势,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切实走出一条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实施生态扶贫,发展生态经济,是广西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扶贫开发的思路创新。广西是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民族地区和我国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方法】基于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探析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障碍与困境,探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结果】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障碍和主要困境为思想观念尚滞后,生态文明理念薄弱;生活方式尚陈旧,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存在;工业污染尚犹存,生态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受损较为严重四个方面。【结论】从加强思想引导、突破理念壁垒;推动绿色转型、改革发展模式;严查污染发源地、完善生态法治建设;进行生态修复、强化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提出有效路径,确保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湖北大别山区作为全国14个片区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决定了生态式扶贫是扶贫路径的首选。从湖北大别山区的概况出发,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走生态扶贫之路的必然性,同时结合区内各重点贫困县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生态扶贫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将湖北大别山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变片区内的贫困现状,实现绿色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主战场之一,片区生态脆弱使一部分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本文分析了片区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环境约束、生产行为固化以及封闭的山区文化等因素分析了该地区贫困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以生态补偿为基础的直接和间接减贫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