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因子对芒果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芒果的重要害虫之一。试验利用性引诱剂对芒果园桔小实蝇的全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分析气象因子与其种群数量变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芒果园桔小实蝇雄虫种群数量一年有2个明显高峰,2月为短时高峰,3月种群活动有所下降;5月开始数量逐渐升高,至8月达到高峰,9月开始逐渐下降,到12月至1月为发生低谷。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气象因子显著影响桔小实蝇雄虫的数量,主要受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9-2010年调查广西贺州市桔小实蝇雄虫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贺州市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始见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始盛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1月上旬,盛末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南部县(昭平)要比中部县(八步区)和北部县(富川)早发生。12月至次年5月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最低时期,8-11月是其发生与危害主要时期,也是进行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指导云霄县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的防治工作,2017—2018年对该地区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了气温、降雨量和寄主等因素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霄县周年温度条件总体上适宜桔小实蝇生存繁殖,枇杷果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种群数量消长曲线为双峰型,即在一年中有2个种群高峰期(5月和9月),在月平均低温在15℃以下的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早春(3月)和月平均高温在33℃以上的夏季(7—8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减少;云霄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较多的降雨导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寄主水果成熟期的交替出现保证了桔小实蝇的食物供应,4—5月和8—9月集中成熟的多种寄主为桔小实蝇的大量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使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形成种群高峰;混栽果园(枇杷+柑橘)与单一种植果园(枇杷)监测到的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年消长情况基本一致,但混栽果园的桔小实蝇发生量更大。  相似文献   

4.
气候因子和寄主植物对苏州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苏州桔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以及影响其变动的主要成因。[方法]通过对苏州梨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监测,分析气候因子和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在苏州地区,梨园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增长为单峰型,成虫种群高峰期为9、10月,11月份至翌年5月份,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最低。影响梨园桔小实蝇的气候因子有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降雨量、月降雨天数及寄主等,其中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降雨天数以及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枣是当地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结论]该研究为全面认识江苏省桔小实蝇发生规律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2013年,在贵州兴义混合果园采用桔小实蝇专用雄性外激素进行全年诱捕,对当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就寄主植物、主要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桔小实蝇在兴义常年发生,年度间无差异(F=0.013,P=0.911);1~4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5月开始迅速上升,于7~9月形成种群高峰,最高的2013年9月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到1861头,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至年底仍能稳定诱捕到桔小实蝇.结合生物统计软件综合分析表明,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和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结论]桔小实蝇种群在兴义的年度变动受寄主植物和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强度、影响方面和主要时间不同,各因素间也相互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形成综合效应,共同塑造、形成了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模式.每年7~9月是兴义桔小实蝇自然种群数量最大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此时的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州桔小实蝇、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种群动态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龙和打洛,用Steiner诱捕器和Mcphail诱捕器内加各种引诱剂和诱饵诱集各种实蝇,严密监测实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实蝇在西双版纳常年发生。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属于绝对优势种,瓜实蝇(B.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B.tau)次之。3个诱集点实蝇种群动态基本一致,种群数量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月底至7月初,从5月初至6月中旬,田间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9月以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析表明,3个诱集点诱集的实蝇种群数量差异不大,年度间的种群数量变化较小。芒果和龙眼是当地实蝇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实蝇种群变动的又一主要因素。此外,气温、降雨等也影响西双版纳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石榴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兵  杨仕生  孙文  张容胜  李正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34-2035,2071
通过20032、004年的系统调查,对云南省建水县不同管理水平下的石榴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水石榴园,7月始见桔小实蝇成虫,危害高峰出现在9、10月,不同石榴园中桔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年与年之间有所差异,特别是种群数量方面。不同石榴园之间桔小实蝇的发生时间和数量不同,这也许是管理水平不同导致石榴园抗虫性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8.
潞江坝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7年连续2年在云南潞江坝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对气温及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于7月形成1次种群增长高峰。潞江坝全年气温变化处于桔小实蝇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的主要原因。芒果、龙眼、番石榴、柑橘等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的主要适宜寄主,其挂果期和产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另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于2007-2008年连续2 a采用性诱剂诱捕法,对云南柯街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象因子及寄主植物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柯街地区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且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7月或8月。相关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月降雨量等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揭示,温度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当地寄主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挂果时间长,为桔小实蝇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桔小实蝇在云南镇康的种群动态特征,制定其防治对策,于2007-2008年在该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象因子及寄主植物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在镇康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且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6月或7月.相关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降雨量和日照数等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当地寄主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挂果时间长,为桔小实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采集落果等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成虫种群发生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8月的中旬,诱捕到的数量为43.24±19.93头/瓶和33.82±5.19头/瓶,日间温度与其种群动态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4年3月—2015年3月,对云南省蒙自市石榴、枣、枇杷和桃子果园内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及对不同水果的为害习性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枇杷、枣、石榴和桃四种果园内,7—9月为桔小实蝇的发生高峰期,10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下降,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4—6月间各果园内种群动态各有不同。其中,石榴园内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大,其次依次为枣园、枇杷园和桃园。桔小实蝇在不同寄主果实、相同寄主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单果产卵孔数、单果产卵量及产卵孔部位均有差异:青涩枇杷果实上桔小实蝇的单果产卵孔数、单果产卵量均明显低于黄熟枇杷果实,产卵孔的分布也较黄熟果更集中于果蒂部;在石榴上产卵孔则大多分布于果梗部;在桃、枣和黄熟枇杷果实上的果蒂部和果梗部的产卵孔分布差异不大;不同果实上桔小实蝇的单果产卵孔数及单果产卵量与果实大小有一定关系,果实大的水果,如石榴和桃的产卵孔和产卵量较多于果实小的枇杷和枣。  相似文献   

13.
慈溪桔小实蝇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连续2年对浙江慈溪柑桔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结合气温、寄主及不同试验点等因素对诱捕虫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发生数量与气温密切相关,其虫口高峰期因寄主不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桔小实蝇发生与为害,可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云南省河口县桔小实蝇变化动态,进一步揭示云南全境范围内桔小实蝇发生规律及为当地制定桔小实蝇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甲基丁香酚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开展了监测,并对数量变化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河口地区除2月未见到外,其它月份均有发生,其中12月—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较低,3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上升,6—7月份达到最高峰,8月以后逐渐下降。这一数量变化与气温、降雨量和月雨日数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温是影响种群变动的主要限制因素,且月平均最高温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月雨日数能直接影响到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月日照时长对月平均最高温的变动影响极大,进而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主要成分分析表明,温度指标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258%;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影响河口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月雨日数和月日照时长。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和降雨,多种气象因素及寄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综合因子。  相似文献   

15.
桔小实蝇及其寄生蜂消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漳州地区桔小实蝇及其主要寄生蜂的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漳州天宝地区发生期为3~11月,种群高峰为6~9月;寄生桔小实蝇的寄生蜂有4种,各自种群消长与桔小实蝇种群的消长呈跟随效应,其中切割潜蝇茧蜂占已知寄生蜂总量的77.6%,在田间寄生率达11.42%,发生期为5~11月,在已知寄生蜂种类中为优势寄生种群,是控制桔小实蝇的主要蜂种;桔小实蝇和切割潜蝇茧蜂对寄主水果都有明显的选择性,其种群数量关系为:番石榴≈杨桃>莲雾,表明该蜂更趋向在番石榴和杨桃上的桔小实蝇幼虫上产卵.  相似文献   

16.
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变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2006年采用诱蝇谜对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进行诱捕监测,并就气候因子及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表现出全年性发生,并明显分为种群高位(5~11月)和低位(12~4月)2个时期,成虫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8月.芒果、龙眼、柑桔、番木瓜、荔枝、番石榴是桔小实蝇在该地区的主要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揭示,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降雨量、月雨日数、月日照时间和月相对湿度综合影响5~11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雨日数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间和空气相对湿度综合影响12~4月潞江坝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丽莲  杨林楠  杨仕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1-6252,6268
[目的]研究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显著影响因子。[方法]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云南建水县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及影响其发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云南建水县2004~2006年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回检。[结果]影响桔小实蝇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月最低气温和降雨量。[结论]该研究为桔小实蝇发生时期、发生量以及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桔小实蝇冬季饲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在南方地区一年可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据报道在大多发生区无明显越冬现象,但其种群数量在冬季明显减少。实验室饲养种群也是如此,几乎所有冬季室内饲养种群仅能解决保种问题,这给开展桔小实蝇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根据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控制养虫室环境和调整饲养方法来实现桔小实蝇的冬季实验种群建立和维持,解决冬季种群仅能保种而不能开展其他实验的问题等。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文章中饲养方法冬季饲养桔小实蝇,每头雌虫平均产卵量为878~946粒,卵的平均孵化率为83.85%,幼虫的平均化蛹率为89.09%,蛹的平均羽化率为88.85%;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分别为卵期2~3 d,幼虫期8~14 d,预蛹期+蛹期11~14 d,产卵前期8~11 d。本研究为桔小实蝇冬季饲养提供了新的方法,保障了冬季实验种群的数量及冬季实验材料的供给。  相似文献   

19.
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桔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青枣、杨桃、枇杷、柑桔、番石榴和芒果上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91.5、103.5、120.8、127.3、172.2和183.8。表明在这些果园中,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是上一代的91.5~183.8倍。在果园中,“捕食及其它”因子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幼虫期在青枣、杨桃、番石榴、芒果、枇杷、柑桔上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2.907、2.618、2.591、2.415、2.193和1.866。  相似文献   

20.
峨山县温带水果生产过程中实蝇发生危害较重,给温带水果生产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峨山县植保植检站设立10个监测点,使用引诱剂监测技术对温带水果实蝇发生种群及发生数量开展监测。结果表明,实蝇在峨山县常年均有发生,主要种群为桔小实蝇、番石榴实蝇,其中桔小实蝇全县均有分布,番石榴实蝇主要分布于低热河谷地区且发生量大,其它实蝇发生分布广,发生量低。通过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出峨山县温带水果实蝇发生高峰期为6-10月,实蝇寄主挂果期与降雨、气温等一系列环境因子是影响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