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团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黄萎病 ,尤其是黄萎病。从调查结果来看 ,黄萎病发生已经呈现逐年加重趋势 ,给棉花稳产、高产发展带来严重影响。1 目前棉花枯、黄萎病实际发生情况全团棉花种植面积 2 1 73.33hm2。枯萎病、黄萎病发生面积 30 0 hm2 ,占棉花播种面积的 1 3.8%,其中黄萎病发生面积 2 86.66hm2 ,零星病田占67.3%,重病田占 31 .1 %,轻病田占 1 .6%,枯萎病发生面积 1 3.33hm2 。2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和消长与品种的抗性、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及生育期等因素密切相关。2 .1 棉花枯萎病发生与气候条件的…  相似文献   

2.
奎屯垦区是我国优质商品棉基地之一,出产的"锦"牌棉花在国内、国际棉花市场赢得了很高声誉和市场.近年来,棉花面积大幅度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棉花害虫猖獗危害的势头,尤以2001年和2003年棉蚜的猖獗危害使垦区棉花减产达30%以上.因此,在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为确保奎屯垦区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科学防治棉花病虫害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抗草甘膦棉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草甘膦棉花最早于1997在美国释放,它是通过将编码抗草甘膦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导入珂字棉312而获得的抗性株.抗草甘膦棉花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3.2%到增加到2005年的60%左右.在这近十年内,抗草甘膦棉花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草甘膦的施用方法和时期的不正确操作对抗草甘膦棉花的根系生长、育性和产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1、外界因素,包括草甘膦施用方法在内的其他栽培措施和不利的环境条件,如高温,对抗草甘膦棉花的产量及生长的影响;2、内部因素,抗草甘膦棉花不同器官对草甘膦的吸收量及抗草甘膦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关.因此,本文从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吸收分配、草甘膦的施用量和时期对抗草甘膦棉花根系生长、花药开裂及产量等方面综述了这些年来抗草甘膦棉花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对今后抗草甘膦棉花育种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区域棉花生产系统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省棉花生产系统为例,以1985、1999年两个年份各县市棉花生产系统数据为基础,分析区域棉花生产系统中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的空间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棉花的发展要稳定徐连、沿海区,发展两淮区。根据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变化对棉花生产系统进行分类,仅7.81%的县市属于总产增产型,太湖经济区以"总产减、单产减、面积减"类型为主,其它经济区以"总产减、单产增、面积减"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全球转基因棉花商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种植进程,结果显示:1996年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3国率先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棉花以来,此后迅速发展,至2010年已有13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达2100万hm2,占全球棉花总面积的64%;2011年转基因棉花的普及率更是高达82%,并首次超过大豆成为转基因品种普及率最高的作物,揭示了转基因棉花的普及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于1998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转基因棉花,到2011年普及率仅71.5%。普及速度比任何一个种植转基因品种的主要植棉国都慢,而且我国的转基因棉花研究与美国也有很大的差距,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尚未面世,双抗(既抗虫又抗除草剂)和转其他基因的棉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来。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棉花生产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生命周期评价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定量研究河北省棉花生产碳足迹,分析其构成因素,解析河北省棉花生产肥料和灌溉投入与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花生产单位面积、单位产量、单位生物量、单位产值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分别为3272.71 kg·hm~(-2),1.04 kg·kg~(-1),0.40 kg·kg~(-1)和0.34 kg·$-1,低于前人研究结果中华北平原作物生产平均碳足迹和冬小麦碳足迹;2)化肥、灌溉、地膜为河北省棉花生产碳排放主要来源,分别占棉花生产碳足迹的34.53%、25.98%和18.44%;3)在调研的棉田中,25.63%的地块肥料投入过量,21.11%的地块灌溉投入过量,且产量较低,存在着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逐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发展棉花节肥、节水、免覆膜技术,必将成为未来河北省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棉花品种区试研究进展、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195 6年由农业部组建 ,除 196 8年至 1972年中断外 ,至今已 40年。它在全国棉花品种更换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自 1990年以来的 10年国家审定的棉花品种共 42个 ,其中 40个是经国家棉花区试推荐审定的。据农业部 1990~1998年年推广面积 0 .6 7万 hm2以上的品种统计 ,国家级棉花品种区试推荐的品种占推广品种数 2 5 %,但种植面积却占 80 %以上 ,其中中棉所 12连续 6年年推广面积超过10 0万 hm2 ,累计推广达 10 0 0万 hm2 以上。年推广面积超过 10 0万 hm2 的品种还包括中棉所 16、中棉所 19、泗棉 3号等品种。1 …  相似文献   

8.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与20年生扁桃树下间作棉花的产量、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扁棉间作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间作减少了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铃数和单株成铃数,进而影响到了子棉和皮棉的单位面积产量,扁桃树树冠内侧、树冠外侧2 m处的子棉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较对照递减了66.92%和42.78%.②扁棉间作改变了棉花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对照棉花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都呈双峰曲线,而间作棉花的变化规律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早晚与树影变化长度和方向有关.③扁棉间作降低了距离树干5 m处(垂直树冠外围附近)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而对其他各处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说明扁棉间作系统中光合作用是决定棉花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003年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棉花种子的成熟度较差,发芽率比常年低20%左右,引起了各级农业部门及棉农的高度重视.去年棉花行情较好,籽棉价格在7元/kg左右,高出往年同期价格的75%.为此今年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很高,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因此,在生产上尤其要注意棉花种子发芽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苗期病害偏重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棉花苗床面积的50%左右。枯萎病中等发生,部分偏重发生,重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棉田面积的35%左右。棉铃虫中等发生,相似于去年,预计发生面积占棉田面积的25%左右。  相似文献   

11.
1产量问题:周年波动现象延续,面积减、单产降,总产减少 1.1面积减少从1999年我国棉花市场放开以来,棉花生产的"周年波动"现象十分突出.棉花价格、植棉面积两者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是"上年棉价高,下年面积增"或"上年棉价低,下年面积减",由此也往往造成"植棉面积增,棉花价格低"或"植棉面积减,棉花价格高".  相似文献   

12.
1 辽棉12引进推广情况 棉花是我区广大农民和农工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棉花面积的逐年扩大和重茬连作年限的延长,棉花病害、虫害也在不断加重,加上新疆本地很多棉花品种不太抗病,严重制约棉花的产量、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农五师八十六团就已经历了这种严酷的现实,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1991~1993年3年间,全团2 533.4hm2(旧制3 .8万亩)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面积1 200hm2(旧制1.8万亩),发病率达45%以上,绝收面积达400hm2(旧制0.6万余亩).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目前我国棉花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步扩大,占据新疆农作物耕地面积的60%以上,成为了新疆的重要农作物。棉花在种植过程中十分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对棉花病虫实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入手,介绍了棉花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也是兵团的支柱产业。全疆棉花种植面积约 1 0 0万 m2 ,占耕地面积的 2 7.1 %,其中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约 43.3万hm2 ,占兵团耕地面积的 47.3%。近几年来 ,由于兵团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 ,使兵团棉花单产由 1 999年的 1 0 7.0 kg/667m2 (旧制 1亩 ,  相似文献   

15.
湖北棉花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棉花市场的逐步放开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湖北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植棉的面积、效益等在年度间差异较大.出现了种植面积一年多一年少、棉花价格一年低一年高的情况。棉花生产周年波动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棉农收入,而且给纺织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新形势下认真分析湖北棉花产业的现状,制定可行的发展对策,对于稳定棉花生产能力、促进棉花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治国  曹卫星 《棉花学报》2003,15(6):333-338
利用棉花生产系统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江苏省区域棉花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等生产指标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除苏南外,棉花单产呈增加趋势,苏中棉花单产减少的可能性大于苏北;种植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总产变化区域间差异较大,全省棉花总产呈现减少趋势,苏南、苏中为明显减少趋势,苏北表现为增长趋势。利用综合增长率或减少率法,分别建立悲观、一般、乐观条件下的棉花生产系统预测方案,并以实际生产指标值为基数,预测未来棉花的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  相似文献   

17.
增氧对水培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增氧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3种增氧方式,分别为持续性增氧(Physical continuous oxygen,PCO)、间歇性增氧(Physical oxygen,PO),化学增氧(Chemical oxygen,CO),种棉花不增氧CK,不种棉花不增氧CK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方式对营养液中溶解氧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PCOPOCOCK;PCO处理对根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活性面积、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生物量、氮和钾的吸收量的促进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比CK增加了194.62%、261.89%、301.73%、57.15%、22.76%、38.03%、35.27%、84.78%;间歇性增氧PO处理对根系生物量、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分别比CK高30.83%、15.65%、21.19%。通过以上结果表明,棉花对氧的需求敏感,不同增氧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棉花生长,其中持续性增氧效果尤为突出,特别是对棉花生物量的积累,说明增氧可以提升棉花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城市以盛产麦棉著称,植棉面积广泛。但是,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却连年下降。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制约运城市棉花生产的原因,并根据当地的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棉花生产的对策,供广大农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与育种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新疆棉花“十五”生产状况1.1植棉面积、单产、总产稳定增长“十五”期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01万hm2发展到2004年的111.3万hm2,占全国棉花面积的19.6%;总产由2000年的150万t到发展2004年的17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7.7%;单产由2000年的1485kg/hm2提高到2004年的1572.3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农六师引进棉花品种710,并于2009年对该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2008年种植面积为100hm2,2009年种植面积为7000hm2(接近主栽品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1.2%。通过两年的种植,该品种在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等都表现良好,很受广大棉农的喜爱,现将该品种在我垦区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