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种猪包括后备种猪和种母猪、种公猪,养好种猪是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前提,种猪好则仔猪壮,仔猪壮则生病少、育肥快、出栏率和肉料比高,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种猪饲养管理呢?一、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后备种猪是4月龄至首次配种阶段的猪,包括后备种母猪和后备种公猪,后备阶段饲养管理好,可使后备种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合格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1.后备种猪选拔。后备种母猪应从高产母猪第3~4窝中分阶段选拔。断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8,(8):45-45
1.妊娠母猪:配种后怀孕的母猪 2.后备母猪:从出生到产出第1胎仔猪前的母猪 3.种公猪:被选入繁殖猪群的、为配种用的公猪 4.分娩率:在配种的母猪中分娩母猪所占的比例 5.受胎率:配种的母猪中已受胎母猪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一个种猪场,母猪是生产的基础,然而对一群体来说,种公猪的影响远远大于母猪,从遗传学角度来讲,第一个后代都是继承了父母代双方各半的基因,所以公猪的后代比母猪多。因此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是养猪生产效益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我场生产中种公猪常发的繁殖障碍进行分析,结合实践中的体会与同行交流经验。1种公猪不能交配引起种公猪不能交配的原因有:(1)与母猪体格悬殊,交配困难,弓惯体型小的公猪交配后跳落时脱臼,或体格过大的公猪把母猪腰椎骨压断;(2)采用后备公猪配后备母猪时,因双方都是初次配种,后备母猪不配合…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母猪好一窝、公猪好一坡”。故只有保证种公猪有健康的体格,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配种能力,提高精液品质,确保精子密度高,活力强,才能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增加经济收入。因此,笔者对此进行多年实践与研究,下面就其研究结果浅述如下: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日粮营养要求要保持公猪有良好的种用体况和最佳配种能力,必须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优质饲料。日粮营养需要为配种前公猪(个体重50kg~90kg):粗蛋白(CP)14%、消化能(DE)12.38MJ/kg、赖氨酸(LYS)0.75%;实施配种公猪:粗蛋白(C…  相似文献   

5.
1岗位责任配种妊娠车间的岗位责任是饲养好种猪(含生产公猪和后备母猪),使其膘情良好,正常发情、配种、妊娠;提供足够数目的临产母猪,  相似文献   

6.
后备母猪配种是否成功是能否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标准的配种管理,才能避免后备母猪高淘汰率和二胎综合征,提高后备母猪的使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配种年龄和配种体重、后备母猪配种与催情药物关系、后备母猪配种时机与公猪诱情关系、后备母猪输精、配种后妊娠前期的饲喂量与胚胎死亡率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配种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检查后备猪是否发情的重要手段就是公猪诱情,因此,后备母猪同公猪接触区域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配种效果是否成功。引言后备母猪驯化诱情舍(GDU)是现代配种猪舍中明确区隔出的区域。这一区域用来饲养正在诱情,等待第1次配种的后备母猪。公猪接触  相似文献   

8.
1交配地点配种地点应保持干燥、卫生、不光滑。配种的公母猪最好大小相近,可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配种,若公猪比母猪体小,配种时应选择斜坡地势,让公猪站在高处;若公猪比母猪个体大,可让公猪站在低处。若公猪体格很大,要防止母猪因公猪爬跨,而导致骨  相似文献   

9.
1种猪 种公猪。公猪生活环境要求能防寒、防热和防潮,猪舍坚圃,并有适当的活动场地。高温对受胎率影响最不利。每栏可养4~6头公猪,但要求从幼猪开始合群,每栏公猪群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配种时应将所有的公猪安排配种,以防互相斗架或彼此爬跨。工厂化养猪多施行人工授精,要加强对后备公猪的采精训练。繁殖母猪。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母猪发情后用公猪自由爬跨交配的方式称为本交,这种传统的配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交配耗时较多,公母猪的体力消耗较大;“走千家、串万户”的公猪极易传带各种病菌,致使饲养母猪的农户遭受经济损失;倘若公母猪体格悬殊大,还会产生交配困难。同时受体力支配,一头公猪的配种数量也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东  张伟力 《猪业科学》2019,36(12):48-50
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可见种公猪在现代养猪育种与生产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提高母猪繁殖力、提升养猪效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集约化猪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公猪母猪配种比例可达到1:100~200,远远高于本交1:25左右的配种比例,优秀种公猪的基因通过精液进行传递,传播范围更广,受益的母猪数量更多。当今养猪界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瘦肉型公猪占据主导地位,生产者应充分了解瘦肉型公猪的特性,重点做好性能测定、后备猪选留与调教、配种计划制定等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瘦肉型公猪对育种群、繁殖群及商品群的遗传贡献。此外,对于我国地方品种公猪的培育,要充分考虑品种特有的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理清血统来源和家系分布,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防止出现优秀基因丢失和近交衰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中常遇到外观健康、膘情适中、食欲也正常的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不发情和母猪带仔断奶后长期乏情现象。长期以来,对这类乏情母猪多采取加强锻练,利用种公猪诱情和注射促性腺激素等方法治疗,不是所需时间较长,就是所需药费较高,给养母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临诊中也经常遇到种公猪因饲养管理不善,配种频繁,导致性机能衰退,配种能力差而被淘汰的现象,这同样给种公猪饲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1生产流程待配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星期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星期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1星期转入产房。  相似文献   

14.
<正>1种猪种公猪。公猪生活环境要求能防寒、防热和防潮,猪舍坚圃,并有适当的活动场地。高温对受胎率影响最不利。每栏可养4~6头公猪,但要求从幼猪开始合群,每栏公猪群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配种时应将所有的公猪安排配种,以防互相斗架或彼此爬跨。工厂化养猪多施行人工授精,要加强对后备公猪的采精训练。繁殖母猪。养猪工厂要求全年保持均衡的配种和产仔,以保证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并按计划常年成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二、种公猪种公猪饲养,总的要求是使其保持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性欲旺盛,产出量多、质好的精液。后备种公猪可参照后备母猪进行饲养。总的要求是生长正常,发育健壮,体况良好,按时达到配种要求。采取定时、定量饲喂。后备种公猪可在8月龄,体重达100千克左右时开始配种,不宜早于6月龄。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保持能量水平适当。若种公猪饲粮中蛋白质缺乏,则公猪的射精量少,精液的品质差。因此,种公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5%以上,能量浓度为12-97兆焦/千克。日喂量取决于公猪的体…  相似文献   

16.
1后备母猪适时配,合理使用种公猪 母猪一般初配年龄不应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kg,为保证产仔数,至第三次自然发情时,即可参加配种,否则母猪在第一情期未达到体成熟,生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配种月龄和体重多数达不到品种要求,不仅导致母猪头胎产仔数量少,还影响其终生的生产性能,因此要求后备母猪要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17.
陈铁元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8-18,19
工厂化猪场是以周为单位的流水生产,按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全场可分为种猪、分娩、保育、生长、育肥5个车间。猪场生产成绩与种猪车间的配种妊娠舍的设计和管理有很大关系。本文将种猪配种妊娠舍分为配种、返情检查、妊娠、后备等4个区,并讨论各区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1 配种区 1.1 配种区设计 该区每个公猪栏前设有4个母猪栏。通常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上次发情未配母猪、适宜配种的后备母猪,一组已配种的母猪及后备公猪,通过公猪诱情、查情、提高配种率。1.2 猪群周转 1.2.1 进入配种区的母猪有:断奶母猪、适配的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18.
后备种公猪经8.5~10个月的精心饲养与管理,体重达90~100kg经试配调教后,就可进入正常的配种期。但笔者发现1头已达到初配期的后备大约克公猪,具有明显的爬跨和配种动作,阴茎却不能正常伸出。特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我场1998年3月从某种猪场购进大...  相似文献   

19.
1公猪的调教 (1)清洗公猪的腹部及包皮部,挤出包皮积尿,按摩公猪的包皮部。(2)诱发爬跨:用发情母猪的尿液、阴道分泌物或其他公猪的精液涂在假母台上,也可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台上,目的是刺激诱发公猪爬跨假母台。(3)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把发情母猪赶到假母台旁边,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诱发其爬假母台。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产仔数,是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方法,供养猪场户参考。 1选好种猪 种公猪的好坏,对猪群的影响很大,生产中应选择体格健壮、精液质量好、数量多、性欲旺盛的公猪进行配种。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 2~ 4胎的春季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 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 6~ 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 2加强管理 种公猪在营养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