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村蚝养殖     
《海洋与渔业》2008,(3):35-36
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的养殖户谢家贵从事牡蛎养殖已有10个年头,养殖的品种是近江牡蛎(俗名:蚝),从广西进苗,在广东吊养。广西的近江牡蛎生长速度快,蚝肉厚,肉质好,爽口清甜,这几年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蚝,学名牡蛎。全世界已发现有100多种,我国约有20种,主要养殖品种是近江牡蛎、褶牡蛎和长牡蛎3种。因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受到各国重视并大力发展。我国养蚝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已有关于养蚝的记载,明朝郑鸿图著《业蚝考》中,对蚝的撬竹养殖法作过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沙井蚝”     
蚝,也叫牡蛎,为人们所喜爱的海味品之一.它含有维他命和铁、锰、磷、钙、碘等多种营养物质,不但可供食用,且可供药用,经济价值很高.蚝,在我国沿海大多数地方都有出产,品种甚多.广东的蚝,以宝安县沙井公社出产的最为著名,人们称之为"沙井蚝"."沙井蚝"的养殖,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据清同治三年出版的《广东通志》记载:"宝安、东莞有蚝田,与龙穴洲相近(注:龙穴洲岛今属番禺县,位于沙井对面),以石……散投之,蚝生其上,取石得蚝,……谓之种蚝."究竟沙井蚝有异于一般蚝的优点在哪里呢?就是在于它个体肥大,肉嫩,无砂,"蚝肚"极薄,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阳西县“程村蚝”享誉海内外,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养殖历史,养殖的主要品种为近江牡蛎。程村蚝场位于阳西洋边海海域内咸淡水交汇区,面积广阔,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水质优良,是理想的天然蚝场,被定为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化示范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桩架吊养牡蛎基地。  相似文献   

5.
梁成满 《水产科技》1996,(2):7-8,20
牡蛎(欲称蚝,我市养殖品种主要是近江牡蛎)养殖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沿海群众历来以投石养殖和滩涂插养为主,产量低,周期长,效益不高,且养殖场地有严格的选择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生产徘徊不前。从1991年以来,由于改革了养殖技术,试验推广浅海桩架吊养牡蛎模式,产量、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江牡蛎深水桩式吊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江牡蛎(广东、广西称大蚝,以下称大蚝)是一种浅海滩涂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其味美肉细,营养丰富。鲜蚝汤素有海中牛奶之称,浓缩后称“蚝油”,肉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或罐头。大蚝不仅广销国内市场,而且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大蚝的常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滩涂插植、筏式垂下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类型。而广西合浦县廉州镇近两年来兴起了一种大蚝深水桩式吊养方法,1999年全镇引进资金600万元,大蚝深水桩式吊养面积620亩,养殖户46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廉州镇马安村养殖户林芝坚吊养6500支木桩,盈利10多万元。为了适应…  相似文献   

7.
正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西程村蚝——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牡蛎在广东俗称为"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中国是牡蛎养殖大国,牡蛎养殖产量占全球的80%。程村位于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是广东著名的牡蛎养殖产区,程村养蚝的历史已有五百多年,2005年11月程村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是广东省阳西县程村、织篢、溪头三镇之间的"布袋"形海湾——洋边海,那里水咸淡适中,且港湾多,水底有丰富微生物,极适宜牡蛎长。程村蚝具有体大、味道鲜甜、色泽光洁的特点。程村蚝场不但制作蚝豉,还制作蚝油、蚝  相似文献   

8.
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6):72-75
近江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华南沿海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根据肉的颜色,近江牡蛎通常被珠江三角洲蚝民称为“赤蚝”和“白蚝”,但它们的贝壳形态极其相似。近江牡蛎分类鉴定研究已被探讨多年,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已不能完全解决近江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江牡蛎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近江牡蛎分类研究进展,综合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华南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可能是3个物种的混合体:“赤蚝”可能是一个新种,而“白蚝”含有香港巨牡蛎和有明巨牡蛎2个物种。  相似文献   

9.
正赤岸蚝学名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俗称"大蚝",已有150多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因其养殖所在地为惠东县铁涌镇考洲洋海边一个叫"赤岸村"的渔村,故名"赤岸蚝"。赤岸蚝蚝肉个体肥满鲜美、爽脆无渣,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已注册"赤岸"商标,是惠州市"名优产品"。2014年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仅考洲洋养蚝区就有6000多亩。本文从标准化角度详述赤岸蚝育肥养成技术。一、养殖方式的选择牡蛎养殖方式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走访的同时还发现.生蚝在养殖过程中也并不太平。 近江牡蛎以有淡水入海的河口生长最繁盛而得名.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浮游生物多。为近江牡蛎提供了充分的天然饵料。但是,由于气候变化、水体污染等原因.天然蚝场也逐渐变得不再天然,蚝农深感养蚝越来越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1.
劳赞 《水产科技》2005,(1):15-18
近江牡蛎在阳西县俗称为“蠔”、“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据分析,牡蛎干肉含蛋白质45%~57%、脂肪5%~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奶或蛋黄高200倍。蚝是阳西的主要养殖的经济贝类,养殖方式以桩架式吊养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蚝三村、蚝四村、蚝家菜馆、蚝沙幼儿园、蚝业小学……走在深圳市沙井路,目之所见均与"蚝"相关。在"蚝乡"深圳市沙井,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蚝"古迹,蚝墙、蚝壳屋、"蚝仙"传说、打蚝歌、"好事"(蚝豉)见证了沙井人世代养蚝的历史,沙井蚝也是深圳最早的国家级名牌出口产品之一。为进一步擦亮沙井蚝品牌,12月20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南方日报社主办,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协办的深圳沙井蚝品牌建设推广会在此间举行,近百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开始,南海水产研究所和沙井蚝业大队科研组共同协作,对牡蛎筏式养殖技术的研究,多年来摸索出一套筏式养殖方法.养殖周期比地播缩短了一年半的时间,一台84平方米的浮筏可产鲜肉936斤,相当于一亩地播养殖的产量.吊养的蚝肉质肥满雪白,无泥沙味,在香港市场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蚝(学名:牡蛎)是我国广东深圳地区特产之一,有300年的历史。其蚝制品如蚝豉、蚝油等都曾经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这里,把广东省深圳市水产公司对加工蚝制品的工艺、设备革新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又称钦州大蚝,2017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为25.5万亩,仅钦州市养殖面积就达到14.8万亩,产量21.66万吨,产值11.29亿元。钦州大蚝养殖已成为广西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贝类养殖产业。一、国内现状目前钦州大蚝海上养殖技术成熟,主要采用笼式吊养、延绳吊养与海上筏架式养殖等。其中筏架式养殖具有易于控制和转移、养殖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16.
一、广西近江牡蛎养殖资源和发展历史 (一)养殖资源 近江牡蛎,地方名大蚝、白蚝、海蛎子、蛎黄、蚵,以有淡水入海的河口生长最繁盛而得名.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总长1595公里,沿岸适宜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100多万亩,20米等深线以内宜渔浅海水面1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广东宝安县沙井蠔业乡蠔科组协作完成的“筏式养殖近江牡蛎”4月23日在深圳蛇口通过了技术鉴定。采用“筏式养殖”工艺,能使养殖周期由原先“地播式养殖”的3~4年缩短为2年5个月,并且具有产量高、产品质量好、操作简便、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据估  相似文献   

18.
牡蛎镀膜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9,23(2):213-215
牡蛎(Oyster),亦称蚝、蚵等,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牡蛎科(Ostreidae),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自黄海、渤海至南海均产,以福建、广东、台湾为多。牡蛎是优良的海产养殖贝类,种类甚多,共约百余种。在我国牡蛎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O.plicatul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eragigasThumberg)、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及密鳞牡蛎(OstreadenselamosaLischke)等[刘家福等1995]。牡蛎肉称蛎…  相似文献   

19.
<正> 牡蛎,又名蚝、海蛎子,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近江牡蛎两种.养殖业集中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浙江也有养殖,数量不多.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量约80万担.1973年发展贻贝养殖之前,其面积与产量在我国海水养殖贝类中始终占第一位,目前产量虽已低于贻贝(约500万担),但其养殖面积仍占首位.  相似文献   

20.
<正>"威马逊"在海南海口、文昌和琼海三市登陆,接着横扫广东雷州半岛,之后又从广西钦州湾西岸的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正面袭击钦州港口、茅尾海及大风江牡蛎主养区,给海南、广东和广西三省区的贝类养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损失贝类养殖损失最严重的是广西省。牡蛎养殖业是广西特色渔业的支柱产业,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茅尾海(防城港、钦州)及钦州港口、大风江(钦州、合浦)和廉州湾(合浦、北海)。据统计,2013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1.9万公顷,年产量47.3万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