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在室温26±1℃,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分别以3种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空心菜叶)对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进行饲养比较。结果表明,除1龄幼虫成活率偏低外,3种人工饲料对甜菜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状况与天然饲料基本相似。以黄豆粉为主成分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喂甜菜夜蛾,其化蛹率、蛹重、产卵量和雌雄性比等均优于天然饲料,而且具有配制简便、成本低、不易霉变的特点。通过3代的继代繁殖表明,无论是人工饲料,还是天然饲料,其继代的幼虫成活率和产卵量等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人工半合成饲料营养成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人工半合成饲料饲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经过不断改良(蒲蛰龙等,1982;庞义等,1986),目前所采用的配方(庞义等,1986)饲养幼虫,其存活率、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等指标与天然饲料蓖麻叶饲养的幼虫相近,其饲养效果和成本,明显优于同类人工半合成饲料(蒲天胜、黄连江,1980;卢文华等,1986;Moore,I.and Navon,A.,1964;Okada,M.,1977)。试验表明,其适用于饲养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使用(庞义等,1986)。  相似文献   

3.
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蜡壳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幼虫可以完成发育,但与用米蛾卵饲养的处理比较,幼虫历期延长,茧重减轻;对蛹历期、成茧率、羽化率、性比、产卵前期均无显著影响。将饲料制成人工卵的饲养结果比用泡沫塑料吸附法显著为好。部分龄期喂人工卵的比全幼虫期喂人工卵的影响为轻,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的处理,虽然对蛹重仍有影响,但在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获得率上与全幼虫期喂米蛾卵的差异不显著。全幼虫期或部分龄期喂人工卵和全幼虫期喂米蛾卵饲养出来的草蛉成虫用啤酒酵母干粉作成虫饲料,30天内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据生防室以前的试验,三龄幼虫取食的米蛾卵量占全幼虫期总取食量的76%,因此一、二龄喂米蛾卵,三龄喂人工卵既不影响草蛉的繁殖力,又可节省大量米蛾卵,在生产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工卵赤眼蜂蛹饲养中华草蛉幼虫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不同食物(人工卵赤眼蜂蛹、来蛾卵和萝卜蚜)饲养对中华草蛉幼虫、蛹发育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饲养时,幼虫食物对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人工卵赤眼蜂蛹使草蛉幼虫和蛹发育历期延长,人工卵赤眼蜂蛹与来蛾卵的馈养效果相似。因此,从发育、繁殖力和群养效果来看,人工卵赤眼蜂蛹可作为中华草蛉大量饲养的替代食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玉米穗和水稻茎粉并改变其他饲料组分的比例,我们在前期研发的半合成人工饲料的基础上优化并发展了一种新的大螟人工饲料。大螟能在该饲料上成功完成世代发育,与取食天然寄主茭白相比,取食该人工饲料的大螟呈现较快的发育速率、高的幼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可见,该饲料的饲养效果显著优于茭白,可适用于大螟的大规模饲养。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甜菜夜蛾的室内人工饲养及不同感染因素对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人工半合成饲料在室内可以大量饲养甜菜夜蛾,其生长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雄性比和产卵均表现正常。感染时间、幼虫日龄和感染温度对生物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随着感染时间(3、5、7天)的延长,生物测定中致死中浓度LC50显著降低,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增强;而随着感染幼虫日龄(1、2、3天)的升高,LC50有显著升高,且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降低,依次为32.1、64.9、171.1μg/ml;随着感染温度(22、25、28℃)的升高,LC50有较显著降低;饲料的存放时间(4~8天)对生物测定的结果只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8.
椰心叶甲人工饲料的研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的人工饲料,在分析其天然寄主叶片水分和营养成分基础上,借鉴其它鞘翅目昆虫人工饲料配方,进行椰心叶甲人工饲料的配制和筛选,并评价人工饲料饲养的椰心叶甲对其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和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的适合性。人工饲料配方的成分:蔗糖4%、椰子粉2%、大豆粉2%、椰树叶粉10%、酵母2%、维生素E 0.3%、抗坏血酸0.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2%、琼脂4%、链霉素0.03%和水75%。用所配制的人工饲料饲养椰心叶甲初孵幼虫,其蛹成活率可达36%,蛹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均在90%以上;雌成虫占52.4%,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所得的椰心叶甲可用于其幼虫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和蛹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的扩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不同人工饲养方法对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纸和白纸对成虫日落卵量和卵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环境相对湿度为60%和80%时,卵的孵化率较高,分别为94.41%和98.25%,显著高于湿度为40%时的孵化率。以7日龄幼虫重、幼虫历期、幼虫成活率、感病率、化蛹率和蛹重为指标,比较了四种幼虫饲养方法的优劣,以二十四孔板饲养幼虫至3龄,然后转移入平底玻璃管或十二孔板饲养至化蛹的方法较好。甜菜夜蛾经室内人工饲养7代后,各项生物学指标稳定,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Xenorhabdus nematophila HB310)菌液中主要的杀虫活性物质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复合蛋白—毒素Ⅱ。以该菌液和毒素Ⅱ分别饲喂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检测其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通过生化分析研究了该毒素对幼虫中肠内几种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液和毒素Ⅱ对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量和生长发育均有显著的影响,取食拌有菌液和毒素Ⅱ的人工饲料的棉铃虫食量明显减少,发育速度延缓,发育历期比对照明显推迟;尽管一直取食混合原菌液(6.5×108 cells/mL)人工饲料的棉铃虫2龄幼虫前期死亡率很低,但是其生长发育几乎完全被抑制,该处理组所有幼虫均不能化蛹;原菌液对4龄幼虫的食量、发育历期、蛹重及化蛹率均有显著影响。菌液对棉铃虫幼虫的影响与菌液的浓度和幼虫的龄期成反比,稀释50倍的菌液对2龄和4龄幼虫的生长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毒素Ⅱ(51.9 μg/mL)对4龄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短时间(2 d)饲喂原菌液后更换正常饲料,仅延缓了棉铃虫幼虫的发育历期,而对其化蛹率、蛹重及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饲喂毒素Ⅱ的棉铃虫幼虫中肠主要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蝇蛆匀浆液、全脂蝇蛆粉、脱脂蝇蛆粉、酵母粉、猪肝分别作为主成分,添加生鸡蛋黄、蔗糖等配成大草蛉幼虫的人工饲料,从二龄开始饲养,以幼虫存活率、羽化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得出,含蝇蛆蛋白饲料饲养效果优于酵母粉和猪肝。3种蝇蛆蛋白饲料中,含脱脂蝇蛆粉的配方实用效果最佳,幼虫存活率达96%,羽化率达58.3%。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饲料配方,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饲料中4个主要成分的最佳配比:猪肝2.0g、脱脂蝇蛆粉2.3g、蔗糖0.3g、鸡蛋黄1.7g。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一种半固体人工饲料饲养的日本通草蛉幼虫的捕食潜力,在室内研究了1~3龄幼虫对荻草谷网蚜的捕食作用和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1~3龄幼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不同龄期幼虫对荻草谷网蚜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42、179、204头。2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 &Varley的模式(E=QP-m)进行模拟,模拟模型为E=0.5074P-0.6627,结果说明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为开展红彩瑞猎蝽的人工规模化繁育, 研制了一种以自然猎物血淋巴为主, 烟草汁液为辅的微胶囊人工饲料, 并对其性状和饲养效果进行了评价, 以面包虫饲养的猎蝽作对照。结果表明, 人工饲料微胶囊成品率73.17%, 含水率92.35%, 综合感官评定86.8分。取食微胶囊的红彩瑞猎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 若虫的存活率、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随龄期的增长与对照差异的显著性逐渐减小;处理组成虫获得率16.7%, 对照68.9%;成虫产卵前期显著长于对照, 但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无显著差异。猎物斜纹夜蛾幼虫密度为8头/皿时, 微胶囊饲养的红彩瑞猎蝽的捕食量显著低于对照, 但在较低猎物密度时无显著差异。此种人工饲料能基本满足红彩瑞猎蝽的生长发育, 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面包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用人工饲料和盆栽水稻交替饲养三化螟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每个世代仅需少量水稻就能获得数千头发育整齐的三龄幼虫及数百头可知发育进度的蛹或活力正常的成虫,从而解决了三化螟各项试验中的虫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玉米螟不同龄期幼虫对苏云金杆菌(CS3ab—1986)制剂毒力测定的结果。以1、2龄幼虫作为生测标准试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raw or heat-denatured soybean flour in an artificial diet on the detection of Cry1Ac resistance in Helicoverpa armigera were examined. Resistant neonate larvae reared on denatured soybean flour diet showed resistance factors of 7980 and 16,901 at the LC50 and LC99.9 levels, respectively. By comparison, resistance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neonate larvae reared on raw flour diet. Third instar larvae reared on denatured flour diet showed resistance factors of 322 and 21,190 at the LC50 and LC99.9 levels. Resistance was not detected in third instar larvae reared on raw flour diet. There was 68% survival of resistant neonate larvae on Bollgard II cotton leaf feeding assays, compared to 100% mortality in a susceptible strain. We conclude that detection of CRY1Ac resistance in H. armigera from Australia can be masked, if an artificial diet gives chronic exposure to potent, protease inhibitors present in raw soy flour.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卵和1~3龄幼虫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拟环纹狼蛛能有效捕食玉米螟幼虫,但不捕食玉米螟卵。拟环纹豹蛛对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其中雌蛛对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上限1/死分别为116头和85头,雄蛛分别为69头和26头。拟合HollingⅢ新模型得拟环纹豹蛛捕食玉米螟2龄和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b)分别为15和9头。在相同猎物密度下,拟环纹豹蛛自身密度增加,捕食作用率(E)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方程为E=0.5965 P^-0.65。研究表明,拟环纹豹蛛对亚洲玉米螟1~3龄幼虫均具有强烈的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人工饲料及繁殖技术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啤酒酵母干粉等4种饲料对大草蛉各虫态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饲料对大草蛉的各发育阶段的影响存在差异。啤酒酵母干粉和柞蚕蛹冻干粉2种人工饲料饲喂时,幼虫在一龄期间便死亡;人工卵赤眼蜂蛹和米蛾卵2种代饲料可以使大草蛉完成整个世代,两者之间在幼虫、蛹发育历期上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长于用蚜虫饲养的草蛉;用米蛾卵饲养的草蛉成虫没有产卵能力。供试饲料饲喂的大草蛉,各虫态的主要生命特征及生殖能力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采用红、黄、绿、紫红、白、粉红6种颜色的衬纸,以蚜虫或啤酒酵母干粉为饲料。研究大草蛉产卵与基质颜色的关系,并采用纸条、钢丝、铝条作隔离物,对大草蛉自残阻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质颜色对大草蛉产卵前期、总产卵量无明显影响,但大草蛉在紫红色、红色衬纸上产卵量比例比其它颜色基质高。纸条、钢丝、铝条3种隔离物中,纸条的隔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derogatae Watanabe是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内寄生蜂,对棉大卷叶螟种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运用人工接虫观察法研究卷叶螟绒茧蜂对棉大卷叶螟幼虫的寄生行为。结果表明,该蜂搜寻寄主的时间平均为2.38 min,处理寄主的时间仅需0.86 min;寄生寄主的最适龄期为寄主2龄幼虫;对1龄幼虫的致死率达32%,但其寄生率仅为16%,其余16%的个体为穿刺致死。饲喂蜂蜜水能显著增加该蜂的产卵量,延长其产卵历期和增强其穿刺能力。寄生蜂的寄生能力与寄主密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型:在寄生蜂均为16头/m~3雌蜂条件下,当寄主密度从80头/m~3增加到320头/m~3时,寄主的被寄生个体数随之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超过320头/m~3后,寄主的被寄生个体数反而随寄主密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饲养日本通草蛉Chrysoperla nippoensis(Okamoto)作为对照,用一种半固体人工饲料连续饲养10代日本通草蛉,对日本通草蛉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观测。结果显示,用人工饲料饲养的日本通草蛉的幼虫历期为13~15d,蛹期为8d,较对照组的7d和6d分别延长6~8d和2d;用棉蚜饲养的对照组日本通草蛉幼虫累计存活率为94%,成虫获得率为87%,而人工饲料饲养连续10代的幼虫累计存活率为81%~89%,成虫获得率69%~79%。取食人工饲料的日本通草蛉成虫,在产卵前期、产卵量、产卵期及寿命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人工饲料组草蛉的产卵前期为5.07~5.22d,而对照组草蛉的产卵前期为4.12d,人工饲料组草蛉的产卵量为190~390粒,对照组的单雌产卵量为667.2粒,人工饲料组草蛉的寿命为36~38d,对照组成虫寿命52d。以上结果表明,这种半固体人工饲料可以满足日本通草蛉幼虫生长发育基本需要,可用于日本通草蛉的室内继代饲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