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芳  周望平  邱美珍  杨俊 《养猪》2015,(3):108-109
从湖南某猪场病猪组织中分离出6株细菌,通过培养形态、菌落特征、细菌染色特性、镜检、16S 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BLAST分析等系统鉴定,确定为猪链球菌,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收录菌株同源性为99%以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细菌对头孢喹肟、先锋霉素、青霉素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水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辽宁某貂场发病水貂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命名为PMSD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等常规鉴定发现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特性,进一步经VITEK 2Compact 3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该株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PMSD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等敏感,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磺胺类药物等不敏感。以细菌16SrRNA基因为模板应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MSD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约1 504bp,提交到GenBank中,登录号:KM229530。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rRNA序列,均高达99%以上。选取其中前20株作为参考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分离菌PMSD株与2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为98.9%~99.7%,其中与BB2000株、HI4320株、B1株和FCC141株同源性最高,为99.7%。本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水貂疾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某猪场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并从肺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与链球菌的生化试验结果大致相符;细菌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经Blast同源性比较,与猪链球菌(Gen Bank CP007497.1)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多种药物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猪场发生该病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粤北某梅花猪养殖基地存在的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和无症状梅花猪,采取鼻腔拭子进行细菌性疾病调查,通过对优势菌的观察、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2株优势菌为猪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CPS)基因分型确定1株为猪链球菌9型,另1株为28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猪链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对17种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某獭兔养殖场獭兔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青岛市某獭兔养殖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理剖检,并从肺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该株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博检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生化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多种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9):62-66
从广东省佛山市2个水产养殖场患病罗非鱼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编号为T4SH和G6C,经形态学、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证实为无乳链球菌。2株分离菌株均为革兰阳性菌,呈β溶血;16S rDNA基因序列与无乳链球菌同源性达99%以上。2株菌均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敏感,对氨基糖苷类不敏感;而对磺胺类、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系对自安徽某猪场发病育肥猪脓肿脾脏中分离的一株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检查,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16SrR NA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状菌,在兔血琼脂平板和牛血清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可致小鼠死亡,对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16SrRNA基因序列与猪真杆菌属细菌的同源性最高,在91.2%~99.4%之间,遗传进化关系密切,与猪真杆菌属细菌属于同一分类群。结果表明,分离菌为猪真杆菌。  相似文献   

8.
从河北某养鸡场80日龄左右鸡群所发生的禽霍乱病死鸡中,分离到了相应病原菌多杀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对分离获得的16株菌(HPs-1至HPs-16)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等方面的鉴定,同时选取代表菌株(HPs-1)进行了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rRNA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6株细菌均为多杀巴斯德氏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所测代表菌株的16SrRNA基因长度142bp,在GenBank登录号为AY999017,该菌株与检索出的22株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 Trevisan,1887)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8%~100%。另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供试的青霉素G等33种抗菌药物高敏、对克林霉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等3种耐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引起青岛市某猪场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对该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进行剖检,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的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与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株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株菌分解氨基酸、不分解糖类,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生化试验结果大致相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Gen Bank序列号:AP014582.1)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为猪场发生该病时如何用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对死亡雏鸡进行病因诊断,通过大体剖检、细菌分离、生化鉴定,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测定了该分离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序列比较,结果发现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茵及参考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极其保守,相似性达99%~100%;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的相似性差异约为9%;与鸭疫里默氏...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市某肉牛场病牛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小鼠攻毒试验及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判定该菌为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呋辛、丙氟哌酸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从患病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可分解葡萄糖和木糖,氧化酶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同源性大于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荧光假单胞菌聚为一枝;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敏感,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为贵州地区鲟细菌性疾病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鸡源致病性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鸡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致病力和遗传特征,本试验从凉山地区分离得到2株细菌(YLF1、WS),通过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和16S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敏感性;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21种不同来源的变形杆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YLF1、WS菌株均具有迁徙性和β-溶血生长特征,镜检为革兰氏阴性长短不一的杆菌或球菌,经16S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中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均在99%以上,YLF1、WS菌株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率分别为78.6%(11/14)和71.4%(10/14);雏鸡致死率均为80%;YLF1、WS菌株与日本人体分离株、中国新疆黄牛分离株和中国广东土壤分离株同源性最高,达99.9%;与来自中国河南、中国新疆及印度的鸡源奇异变形杆菌同源性较高(98.9%~99.3%),遗传关系密切。表明凉山地区鸡群中存在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力和较强的耐药性,也提示分离菌可能来源于环境、感染鸡或其他动物,同时存在人畜共患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近年,山东省规模化羊场羊患慢性化脓性肺炎病例频繁出现,为了探明其病原及特点,本试验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山东省6个地区10个规模化羊场的病、死羊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检查及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16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剖检病死羊的肺、肝、气管等组织中分离出6株细菌(分别命名为PA1~PA6),分离菌株镜检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作用。综合流行病学和生化试验结果等判定,该6株分离菌均为绿脓杆菌。对6株绿脓杆菌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6株分离菌与已知的绿脓杆菌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9%~100%,与报道的绿脓杆菌菌株B136-33、YMD-4以及LCQ-4的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属于一个亚群,其中与北京株B136-33的进化关系更近,核苷酸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泰安一鸡场发病雏鸡眼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编号为QY),通过细菌形态学等常规鉴定符合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特性。用奇异变形杆菌阳性血清诊断结果呈阳性,人工感染证明该菌株是造成该鸡场雏鸡大批发病死亡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头孢类、恩诺沙星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和复合磺胺等不敏感。以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QY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约1 453bp(GenBank,登录号为GU477712)。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其匹配度最高的均是奇异变形杆菌各株系的16SrRNA序列,均高达98%以上。运用DNAStar软件与其中10株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QY菌株)与10个代表菌株的同源性均为98.9%~99.9%,其中与AB272366同源性最高为99.9%。从分子水平证明该菌是奇异变形杆菌并分析了其遗传进化规律,为鸡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其引起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四川省某规模化豪猪养殖场中豪猪大面积腹泻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豪猪的肠道内容物和肺脏等病料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耐药性分析,对其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该分离株符合福氏志贺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并且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福氏志贺菌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仅对丁胺卡那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均表现为耐药;分离株的DNA促旋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均有突变,且携带有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 A和qnr S。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关于豪猪源福氏志贺菌病的报道,为豪猪养殖中该细菌性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肺炎克雷伯氏菌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16-23SrR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诊疑似仔猪肺炎克雷伯氏菌(K.pneumonia)感染,并研究其病原的致病性、耐药性、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特征,本研究从云南因肺炎、腹泻而大量死亡的仔猪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粗杆菌,命名为KP14013,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rRNA鉴定,研究其对小白鼠和仔猪的致病性,并对其16-23SrRNA ITS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KP14013分离株生化特征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相符,其16SrRNA与GenBank中23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的同源性均为99%,将KP14013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P14013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3×101.8 CFU,腹腔注射3×108 CFU可使仔猪100%致死。16-23SrRNA ITS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KP14013与GenBank中收录的1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形成进化树的一个分支,属于同一个亚群,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99.2%。本研究证实了肺炎克雷伯氏菌是该起仔猪腹泻大量死亡的病原;KP14013分离株为毒力极强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16-23SrRNA ITS与GenBank中收录的肺炎克雷伯氏菌代表株之间核苷酸存在差异,可用于肺炎克雷伯氏菌菌株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诊断贵州某蜂场发生的细菌性中蜂疾病,并提供防制方案,本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应用细菌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选取同源性较高的5个属的30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该分离菌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蜂房哈夫尼菌;16SrRNA序列与哈夫尼杆菌属同源性最高,在97.0%~99.6%之间;遗传进化树表明,分离菌在哈夫尼菌菌属这一分支;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对中蜂有一定致病性,表明该蜂场受到蜂房哈夫尼菌感染,造成了蜜蜂的副伤寒;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等敏感。本试验结果为中蜂感染蜂房哈夫尼菌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并能对蜂场提供合理用药意见。  相似文献   

19.
对江西省某家养野猪场临诊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感染的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rRNA并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细菌形态、生化鉴定和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获得1株家养野猪源Hps分离株(命名为HPJXYZ01),该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菌株序列之闻的同源性为93.1%~99.2%,与本实验室江西省家猪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4%~92.1%。结果表明,江西省家养野猪中存在Hps感染,分离株与国内外家猪源Hps间的16SrRNA序列差异不大,Hps16SrRNA核苷酸序列比较稳定,其进化不存在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从患肺炎死亡兔肺脏分离得到的一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对可疑菌进行了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溶血性葡萄球菌、分离株16SrRNA序列长度为1450 bp,基因序列与Gene Bank登录号为MH542264.1溶血性葡萄球菌的同源性高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头孢哌酮、头孢拉定、万古霉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多粘菌素B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头孢他啶、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希望此次研究能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