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蝙蝠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寿命较长,与人类接触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蝙蝠体内分离到人兽共患病病毒已达80多种,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文章对蝙蝠的生态特性、携带的主要病毒、传播方式及防控对策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疫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溯源的深入研究.发现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野生动物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是天然的“病原库”,是狂犬病、鼠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严重威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甚至直接威胁家养动物、人类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野生动物虽然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狂犬病、鼠疫、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与人、与畜禽之间的接触日渐频繁。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广布性、多样性、流动性等特性,不仅对畜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还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直接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董李 《山西林业》2019,(3):16-17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是从源头有效防范人畜共患病发生和蔓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介绍了大同市云州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人兽冲突管控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兽冲突是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状况下人类社会发展所遇到的全球性问题,会同时对人类和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在当前趋势下,这种矛盾冲突正在激化。文中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国内外人兽冲突管控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人兽冲突问题;尽管人兽冲突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国内外的人兽冲突形式存在共性。在应对我国的人兽冲突问题时,应考虑将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可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治理、共同出资,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山西林业》2013,(3):4-6
第一条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是指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对土地资源的扩张,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恢复性质量不断降低,人兽冲突、野生动物肇事事件频发;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日渐尖锐。为此,应加强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重视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宣传国家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产业、环境的保护政策,协调人地关系至关重要。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成立30年人兽冲突原因,提出了缓解冲突的建议:(1)控制开发资源的程度、推动人类适度利用资源;(2)强化部门协调、兼顾土地的生产与生态功能;(3)建立国家公园体系,推进生态旅游,探索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途径,以促进保护和利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是甘肃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物种基因库,区内分布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原库”,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为切实做好保护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应不断加强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有效预防突发性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医学所认知的1 145种人类传染性疾病中,有62%的疾病来源于动物。这些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病,至今仍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再现,甚至有回升趋势。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湿地内鸟类资源种类量占全疆的60%,兽类占全疆的14.6%,爬行动物占全疆的16%,两栖动物占全疆的33.3%,鱼类占全疆的24.4%。国际上一些珍稀濒危鸟类定期光顾这里,如卷羽鹈鹕、白鹈鹕、黑鹳、疣鼻天鹅、大天鹅、豆雁、鸿雁、白眼潜鸭、白头硬尾鸭、长脚秧鸡、灰鹤、蓑羽鹤、遗鸥、黑浮鸥、游隼、猎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野生动物肇事现状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随之缩小。野生动物肇事现象日趋严重, 造成的农作物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日益增多, 破坏庄稼、伤害家禽与家畜、伤人是野生动物主要的3种肇事类型。如何防控野生动物肇事以及怎样减少人兽冲突是野生动物肇事相关研究中的热点。文中概述了各肇事类型中典型性动物的肇事现状, 归纳了野生动物肇事的5类防控措施, 包括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生物防控、基因防控以及通过管理手段进行的防控, 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以期加深对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认识, 并为野生动物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衡量标准之一。文中从野生动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生存力、分布格局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总结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 提出几种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对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以期为今后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保护区开展的控制性火烧工作,分析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林火具有火强度低、蔓延速度慢的特点.认为开展控制性火烧工作可有效缩短火灾周期,减少发生重特大火灾的机率,对增加野生动物食物来源,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改变群落物种的组成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均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藉此提出了全面开展利用林火管理生态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zed the gene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wildlife utilization based on the African bush elephant (Loxodonta africana Blumenbach.),the tiger (Panthera tigris L.) and the totoaba,a species of marine fish,(Totoaba macdonaldi Gilbert) as examples,whose populations are more threatened by the illegal wild-life trade.We compared the illegal trade in wildlife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find possible associations,searched for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major international websites to summarize similarities in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and used a "Zhiwei" dissemination anal-ysis platform to analyze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circulated at Microblo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influential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trade in wildlife is mainly generated from news media websites and new self-media platforms,usually from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with wildlife protection.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disseminat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wildlife utilization include the participation of relatively influential opinion leaders,the verification ratio of forwarding users,the number of followers,and affective identification.Misleading information can stimulate and promote poaching and smuggling,regardless of their real market demand or their products.Therefore,all link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examined in order to purify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reduce adverse effects of misleading information on wildlife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态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态学是一门具有活力的新兴学科,在解决野生动物的保护中潜力巨大。野生动物的保护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使用一些宏观保护策略和描述性的研究手段。而要理解野生动物进化灭绝的内在机理,掌握野生动物的遗传结构、基因变异以及保护和繁育濒危物种的分子与基因,分子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分子标记研究野生动物的进化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遗传机理以及濒危物种遗传物质与环境的关系,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产生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和提供游憩机会。文中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 通过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原则、政策法律、原住民参与、游客教育和野生生物监测等对野生生物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野生生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公安保护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行为动机,可将目前中国大陆境内侵害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分为获利型和满足型2类。2类违法行为的选择可能性除了具有共同条件之外还具有各自不同的条件。法治约束可有效弱化或消除2类违法行为的选择可能性,其中公安机关查处侵害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的警务绩效尤为明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公安在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侵害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严重违法行为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的局势,中国公安机关将通过改革不断消除管理体制机制弊端,有效整合警力资源,进一步提升警务绩效,实施对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维护国家整体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N50多年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及问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法律及制度的制定及完善,这些问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正在进行或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The advent of modern forces and the changes in socioeconomic patterns of forest dwellers have increased the pressures on the forests. In order to mitigate such pressures and also to protect the forests and wildlife the model of protected areas networks has shifted and enhanced such pressures in the unprotected natural forests due to several reasons. Being a low profile category of protected status and continuous human settlements, the present study highlights the case of dry deciduous forests of Sarguja district of Chhattisgarh state of India.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quantify the status of forests and wildlife and also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faced by the dry deciduous forests of central India. Transect and silent drive count methods were used for sampling wildlife and quadrat method was used for sampling vegetation. Besides, the local uses of various forest produces were also studied in view of understanding the people dependency on forests. The forest veget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pre-dominated by Shorea robusta, which had Madhuca indica, Diospyrus melanoxylon and Buchnania lanzan as the major companion species. The forest had either the high girth class mature tree species or the saplings. The low vegetation cover and density were due to the high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mainly in the form of heavy livestock grazing and collection of ethnobotan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The study though reveals that the area is not rich in wildlife and the forest is fragmented, the area still supports some important species, which include many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and animal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have been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forest and wildlife in the dry deciduous forests.  相似文献   

19.
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可以获得海量的野生动物影像数据。然而,许多自然保护地在红外相机数据管理方面依旧面临红外数据海量、存储方式原始、缺乏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空白等困境。如何科学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专业高效完成数据鉴定和科学分析并运用于管理和科研,已成为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中的重大难题。基于以上问题,利用四川自然保护红外相机数据管理信息化平台(Sichuan Nature Conservation Infrared Camera Data Management System,CDMS)能有效解决该问题。CDMS的研发设计上兼顾广大自然保护地的使用需求,同时吸纳不同数据库和数据信息平台的功能优点。目前CDMS的设计定位为主要针对四川省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交互式使用,集成了红外相机影像数据的规范存储、科学管理、智能查询、生态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旨在促进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影像素材转化为有效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析和深度挖掘,为野生动物研究、保护与管理、科普宣教等提供重要的技术与管理支撑。本文对CDMS的功能模块、主要构成、特点与优势、应用成效以及数据服务体系等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原艺  赵荣 《世界林业研究》2022,35(2):123-128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地区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不断扩张,局部地区野生动物种群过大导致野生动物致害现象愈发严重。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中分析我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现状,并比较两者的优势和现存问题,对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和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