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GIS的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台风的大风潜在破坏力为评价指标,建立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绘制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台风在海南岛发生较为频繁,其年际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月际变化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台风登陆频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一带;年均日降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递减的规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高危险区出现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低危险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各等级分布面积呈现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次低危险区〉高危险区。[结论]该研究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指挥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3.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4.
台风在给海南岛带来降温、降雨,缓解夏日气候炎热的同时,也带来了暴风、海浪及暴雨等自然灾害,给海南岛的设施农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台风登陆海南岛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了解台风对海南岛影响的分布情况,还可以为岛内各地区的温室大棚设计提供一个合理的设计依据,减少台风对海南岛设施农业造成的损害。文章对1966~2015年50年间登陆海南岛的97场台风路径进行统计,重点分析了登陆台风的风力等级、登陆路径和登陆频次;制作出了登陆路径图,风力分布图等图表;并根据海南设施农业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将台风的风力大小进行了分类,得出不同分类等级(8级及以上、10级及以上、12级及以上)条件下岛内各地区的风压分布图,并结合设计经验总结出了岛内各地区温室大棚结构设计的基本风压取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技术的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台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利用1961—2009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和极大风速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相关灾情等要素,借助GIS平台开展台风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安徽省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位于大别山区东部和南部、江淮之间东部局部和西南部、沿江丘陵一线;而低风险区位于淮北西北部、江南南部局部。利用历年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典型台风案例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台风降水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51-2008年安徽省台风、降水及灾情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气候倾向率以及T检验等方法,分析台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的台风以登陆闽、浙的台风为主;台风对安徽省的影响以7-9月为主,台风年发生1.7个,年代际变化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台风持续天数以2~4 d居多;安徽省台风降水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的特征明显;台风暴雨站次以及过程雨量≥100 mm站次呈不显著的年代际减少趋势.台风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农业基本无影响,而对江淮至沿江东部以及江淮之间西北部危害较为严重;台风对农业的影响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农业经济损失分别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的3%和6%,近年来台风对农业的危害有加重趋势;另一方面,台风也是一种资源,其充沛的降水对缓解伏旱和高温天气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7.
海南橡胶林历史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情数据,结合橡胶园风害等级标准,分析海南橡胶林台风灾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损情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别,每次橡胶林灾损的严重程度分布均与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密切相关。36年间,全岛绝大多数的农场发生橡胶林灾损次数在4~8次之间;橡胶灾害等级也有所不同;(2)在时间上,橡胶林风害灾损的分布随着台风影响次数减少而减少,但橡胶林受损害程度在增加;橡胶灾害损失与台风等级密切相关,当风速大于10级以后,橡胶灾情与风速大小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丹阳市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江苏省南部,处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属海洋性气候,并且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区域气象要素年际变化大,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干旱、雷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台风、暴雪等。本文利用当地1954—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灾情资料,根据气象灾害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并对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个例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TC)资料、水稻发育期资料及广东省水稻生育期间TC致灾风险等级及其减产率,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TC在水稻不同发育期登陆出现的概率。结果表明:水稻TC灾害保险赔付触发值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在早稻和晚稻后期、台风在早稻和晚稻中期或后期登陆;当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在双季稻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5、6、7、8,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0、24、28、32元;台风在双季稻中期和后期登陆时,水稻TC灾害保险气象指数分别为6、9,每667 m2赔付金额分别为24、36元。设计水稻热带气旋灾害保险气象指数,为开展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30年来直接影响沈阳市沈北新区的2个9号台风资料的比较,重点对地理位置、配合天气系统、台风路径、灾情以及台风经过对当地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台风预警等服务加以阐述,以为防御气象灾害台风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孙伟  高峰  朱乃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36-3637,3681
介绍了0907号热带风暴"天鹅"的风雨过程和历史上相似路径的台风,利用海南省台风灾害评估业务系统对热带风暴"天鹅"进行了灾前和灾后评估,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钢  詹莹玉  苏彦  梅宁光  周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00-14402,14439
利用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资料、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采用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强台风"纳沙",探讨台风后期南折登陆越南时桂西南局部降水偏少以及"纳沙"残留云系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产生暴雨的原因。结果表明,孟加拉湾低压东北移,使中南半岛高压加强,"纳沙"西侧北风加强,导致其偏离原来的路径向偏西南方向移动,对桂西南影响不如预计的大;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和来自南海中部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在海南岛附近汇合北上,使北部湾和广西中部雨量增大;台风东西两侧V分量大小及V分量最大风速轴的走向对台风路径南(北)折有很好的相关性,当V分量最大风速轴左右对称时,台风移向沿原来的方向稳定少变,而当V分量最大风速轴发生偏转时,台风路径可能出现南(北)折,南(北)折的角度大致与V分量最大风速轴与横轴的夹角相当。  相似文献   

13.
新昌县台风降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文站1960—2018年雨量观测资料和台风资料,分析了影响新昌台风的降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影响新昌台风个数呈增加趋势,从1960—1969年15个增加到2010—2018年26个;在5—10月均有台风影响新昌,7、8、9月是台风影响新昌的主要月份,分别达22、49、32个;新昌东南部是台风影响过程降雨最严重的地区,台风影响过程最大降雨量可达500 mm以上;在福建北部到浙江南部登陆的台风出现过程雨量200 mm以上的大暴雨概率最大,东部地区可达35%以上。该研究可为提高防灾减灾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80—2010年在海南省东海岸登陆的、每年强度等级最高的31个台风数据,应用MIKE21Spectral Wave计算模型,模拟清澜渔港台风浪的全过程,并对其中3个台风浪进行模型率定,计算结果与海南省清澜渔港近岸30 m水深处波浪实测数据相吻合。应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软件进行分析,清澜渔港近岸30 m水深处最大有效波高出现在N至NE方向,百年一遇的有效波高为5.78 m,50年一遇的有效波高为5.3 m,20年一遇的有效波高为4.6 m。本研究结果可对渔港的规划设计、防灾减灾提供有效参考,特别对缺少波浪实测资料的近岸工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影响登陆海南岛热带气旋(TC)的基本规律,助力防灾减灾及热带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利用中国气象局1949—2020年TC最佳路径数据集,对影响及登陆海南岛TC强度和路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海南岛TC的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每10 a下降4.857个,其中热带低压和台风强度等级以上的TC下降趋势最明显,登陆海南岛TC数量下降趋势不显著, 影响海南岛的TS数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2)6—10月是TC登陆海南岛的频发期,9月达到频数峰值;(3)影响海南岛较弱强度TC的生成源地大部分位于南海东北部海面,较强TC主要源自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的洋面;(4)TC登陆海南岛后重新入海,平均历时10.8 h。TC登陆海南岛时强度越弱(强),越有可能在穿越海南岛时强度维持(衰减)。  相似文献   

16.
胡童安  陈青 《农学学报》2015,5(2):109-113
为了研究各类台风对郴州降水的影响,给气候预测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供有益参考,对1959—2011年53年间影响台风在郴州的年降水分布、不同强度的降水分布、关键月份的降水和不同登陆地的降水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影响郴州的台风降水发生在4—11月,主要集中在7—9月,8月台风降水频次最多,9月次之,4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台风年平均降水量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年最大降水区出现在中部,7月台风最大降水区出现在郴州中南部,8月在郴州北部,9月较8月略有南移;此外,台风登陆地点不同,影响郴州的台风降水差异较大,在广州登陆的台风主要影响郴州西部,在福建登陆的台风主要影响郴州中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海南岛过程与登陆越南大陆过程大尺度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结构演变与登陆大陆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复原现象。登陆海南岛过程及岛上移动初期,水平风场的对称结构以及次级环流被破坏,在岛上移动后期及离岛入海过程,结构复原。"达维"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水汽不被切断,反而由于陆地摩擦加大、辐合增强而导致水汽通量辐合增加,暖心及位涡中心下移,中低层对流在登陆岛屿过程短暂减弱后,在岛上移动阶段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应用海阳市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出现的气象灾害记录资料,分析了影响海阳市的干旱、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指出了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9.
第9号(1909号)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具有强度强、历时长、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利奇马”台风给宣城市带来强降水和大风,全市受灾严重,特别是所辖宁国市受灾最为严重。对“利奇马”台风灾害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此次台风的气象服务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