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场自1988年以来,犊母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征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990年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犊牛大肠杆菌病,经试用喹乙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一)发病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1—10日龄的犊牛发病最多,有的出生后数小时就发病。1月龄以上犊牛很少发病。1988年发病113头,发病率61.75%,死亡23头,死亡率20.35%。1989年发病110头,发病率59.5%,死亡12头,死亡率10.9%。1990年1—10月份发病率高达65.9%,经用喹乙醇治疗,死亡率降为4.12%。  相似文献   

2.
犊牛下痢主要发生在初生后1—7日龄的小牛。其发病率为95—100%,死亡率为5—40%,冬季初春发病较重,秋夏较轻。大肠杆菌是主要病原之一。防制本病的关键是:加强怀孕后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做好产房、犊牛笼舍、接产用具和分娩母牛的消毒工作;犊牛初生后一小时内吃上足够量的初乳;发现下痢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新生犊牛腹泻为奶牛场犊牛的常发病。据调查,北京有的奶牛场发病率高达30—100%,死亡率在20—40%,不仅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而且因死亡率高影响牛群的更新和奶牛业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于1986—1992年,先后对杜庆和京源两个奶牛场新生犊牛腹泻的发生、病原进行了调查研究与防治。  相似文献   

4.
犊牛副伤寒也称犊牛沙门氏杆菌病,对犊牛危害巨大,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高达20%~70%,死亡率高达5%~75%。成年牛也可发病,成年牛多为散发或隐性带菌,主要呈现肠炎、血痢、流产及败血症。犊牛副伤寒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消化不良(犊牛胃肠病的分类,1968,)的主要特征是真胃中存在干酪样坚实的凝块。犊牛的这种病大约有60%的死亡率。干酪样坚实凝块形成的原因,一种意见认为是新生犊牛胃液中的酶不足;另一种意见认为凝块的形成是由于饲喂母牛的日粮不良或不完全引起初乳生物化  相似文献   

6.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牛的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本病已成为犊牛和成年牛最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危害很大。 1 流行特点 牛、绵羊、山羊等均易感,主要发生于集约化养殖的刚断奶犊牛及青年牛,本病的暴发可能限于犊牛,或者只限于成年母牛,也可能涉及1个牛场所有的牛,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1%~3%。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牦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和器质性变化的综合性疾病,病的特征是消化不良和腹泻,在临床上可分为非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两种。据笔者对本地区历年来犊牛腹泻病例的统计,腹泻的发病率高达47%以上,死亡率也达30%。三月龄内牦犊牛易患本病,一月龄内发病最多,四季都可发病,尤  相似文献   

8.
国外几种预防犊牛腹泻的免疫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几种预防犊牛腹泻的免疫制剂北京奶牛中心(100085)朱玉林犊牛腹泻是初生犊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萧定汉等对北京一奶牛场的调查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5%。由此可见用于治疗犊牛腹泻和犊牛死亡造成的损失非常可观。犊牛腹泻的致病原...  相似文献   

9.
犊牛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哺乳期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15 日龄以内常发。病初表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则发展为中毒性消化不良,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甚至死亡。针对病因提前进行预防是有效防控本病的关键。本文从消化不良的机制出发,结合生产实践从母牛饲养管理、犊牛接生和饲养环境、犊牛饲养管理及犊牛应激四个方面阐述生产环节上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强调了母牛干奶期管理、犊牛初乳管理、饲养环境管理和防控应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在建场初期,由于基础设施没有建好,犊牛腹泻发病率高达83.5%,病死率48.3%左右。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犊牛腹泻发病率40%,死亡率都很低,在2%左右。特别是在10-15天给犊牛添加颗粒饲料及50天断奶前后的犊牛更易发病,给我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11.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其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达30%。该病不仅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且较严重影响到病愈犊牛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为保护和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现将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口服硫酸庆大霉素防治犊牛腹泻病的试验窦应龙(陕西宝鸡市农牧良种场陕西眉县721000)犊牛腹泻是初生牛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肖定汉等对北京一奶牛场的调查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5%。本场自1984年以来,每年均有大批犊牛发病(表1...  相似文献   

13.
<正> 本病是新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主要表现为腹泻,又称犊牛白痢。严重者因衰竭、脱水和酸中毒而死亡。也有表现败血型症状的,死亡率高达80%~100%。我场某奶牛分场,于1987年8年至1988年4月,初生犊牛发生大肠杆菌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犏牛补饲维生素E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元杂交不同组合犏母牛补饲维生素E,结果表明:通过补饲维生素E后,西黄牦犏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20%,荷黄牦犏牛的比对照组降低30%,西黄牦犏牛和荷黄牦犏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均比对照组降低30%。给犏母牛补饲维生索E能显著提高犊牛初生重和犊牛产后成活率,对母牛产奶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牛养殖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其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甚至引发死亡,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述影响犊牛、母牛消化不良的因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母牛及犊牛消化不良的预防提供参考,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安达市某奶牛场存栏母牛400头,以舍饲为主。2012年3—5月份期间,新生犊牛发生腹泻,发病率100%,死亡率70%。母牛精神状态、食欲等均出现异常,发病仅限于1周龄以内犊牛,一般出生后2-3 d便出现腹泻。应用常见的抗生素和中药治疗,对症治疗采取补液、停喂母乳等措施均未见效果,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7.
母牛产后胎衣停滞是养牛生产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据近几年有关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地方高达35-40%。这不仅会延迟母牛发情及降低繁殖力,而且还会使母牛泌乳期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犊牛腹泻是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2周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由于腹泻诱因不同,一般消化不良性腹泻占40%,寄生虫性腹泻占30%,细菌性腹泻占30%,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腹泻的病因1.1 消化不良妊娠母牛后期饲料中营养不全、  相似文献   

19.
1犊牛消化不良犊牛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圈舍卫生没有达标,牛舍不干净,母牛躺在床或者地上休息时身体粘上污水和粪便,导致乳房带病菌。犊牛在吃奶的时候就会把病菌连同乳汁吸入到口中,因幼小的犊牛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质较弱且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强,所以就非常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阻碍了犊牛正常的生长发育,相继引发其他肠道疾病。解决消化不良的主要预防措施有保证牛舍、牛床以及运动场地的卫生,粪便与污水要马上清理,多给母牛洗澡,保持母牛身体干净。在其生产前、后,特别是哺乳期,要注意乳房的卫生,确保犊牛在吃奶时母牛乳房是干净的,犊牛床的垫草要经常更换、晾晒。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新生犊牛非传染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与母牛血液的生化指标、新生犊牛体重、日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三年来在18家农场(其中9家农场曾发生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