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大陆中华鳖苗与台湾产鳖苗的生长,成活率及饲养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在同等条件下,经175天饲养,大陆中华鳖苗平均体重41.26g,台湾产鳖苗平均体重50.45g,台湾产鳖苗比大陆中华鳖苗生长速度快22.29%;大陆中华鳖苗平均成活率为77.12%,台湾产鳖苗为62.56%,前者高出后者14.56个百分点。饲养效益:大陆中华鳖苗比台湾产鳖苗平均每kg综合效益高14.35元。  相似文献   

2.
杨洋  李航 《内陆水产》2009,(8):12-14
今年入夏以来,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产区中华鳖蛋、苗价格一路下滑。有“中国甲鱼之乡”美誉的湖南省汉寿县,中华鳖苗售价普遍在2元/只以下,江西中华鳖蛋也再次跌入历史低谷,售价仅0.3元/只。业内人士预言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蛋将遭遇最大寒流。他们表示此次鳖苗全线跌价除了2007年商品鳖市场跳跃式发展,市场消化不了之外,江西、湖南等传统甲鱼苗产区还面临着北方黄河鳖、江浙日本鳖以及台湾鳖的强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鳖苗培育是指鳖出壳后体重4g左右长到体重50g左右的养殖阶段。由于鳖苗培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鳖的养殖。而能否进行科学投饵,是影响鳖苗生长和质量的技术关键,为此,介绍一下鳖苗培育的科学投饵,供参考应用。 和养殖其它水生动物一样,投饵可采用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然而鳖苗培育投饵的四定内容却有其自己的特点。 一、定质 由于鳖苗在生长过程中不但要积累能量增加体重,还要为体内各个功能器官的生长发育提供各种营养和能量。所以鳖苗培育的饲料质量非同一般。目前市场上鳖苗的商品饲料很多,但那都是用机器…  相似文献   

4.
在工厂化养鳖的鳖苗放养阶段,由于鳖苗体嫩皮薄抵抗力差,在放养时如不按养殖要求去精心操作,就会诱发暴发性疾病,给养殖带来损失。为此,介绍一下鳖苗放养的技术要点,供参考应用。一、做好放弃前的准备工作怎样做好放养前的各种准备L作,是鳖笛安全顺利放养的关蛀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段彪 《水利渔业》1998,(4):39-39
1996年3~12月笔者在浙江省丽水地区天池养殖公司工作时,发现在鳖苗人工繁殖中,有些问题易被忽视,现就个人经验总结如下。1亲鳖的选择亲鳖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目前绝大多数养殖单位均从商品鳖中选取亲鳖,一般体重600g以上即可,要求鳖体格健壮匀称,皮...  相似文献   

6.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鳖价一落千丈,每公斤售价26~40元的行情下,只有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赚取合理利润。搞好稚鳖阶段的养殖工作,提高稚鳖养殖成活率,是养鳖业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下面笔者稚鳖养殖及鳖苗放养应注意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7.
台湾鳖是经台湾人几十年驯养和选育的中华鳖,大陆业者习惯把从台湾引进的鳖称之为台湾鳖,台湾鳖一般分为稚幼鳖养殖和成鳖养殖两个阶段。做好放养前的准备、稚鳖的选择、鳖体消毒、疾病预防工作和科学饲养管理、越冬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采用土池、泥质底、培养绿水、放养水葫芦、投放EM、光合细菌等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台湾鳖养殖成活率,是一种投资省、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台湾鳖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鳖苗暂养时间虽短(1-2个月),但对整个养殖过程来说却非常关键。由于鳖苗暂养密度大(100只/mg,投饲率高(5--7%),传统用水泥地暂养的方法,水质、水温的控制是个难题,且占用大量地面积沾总鳖种地的3(kMO),不利于池子的‘休养”。我们在室外大池中利用网箱暂养鳖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水质培育。选择适宜的池塘,清塘、消毒后注入1.20m新水,进行水质培育,使之呈浅绿色,透明度30cm,PH值75左右。2.鱼种放养。在大池中每亩放养单世雄罗非鱼Zop尾,规格5(Y100gi尾,鲤鲫鱼每亩100尾,花、白…  相似文献   

9.
鳖苗开食是鳖鱼培育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操作环节。过去我们给鳖苗开食是采用花盆中用3%浓度的饲料装水浸泡3小时,其目的是为了让鳖苗在放养前吞食饲料和嗅饲料的气味以利放养后能很快识别饲料并吃食。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开食方法弊多利少,其一是饲料浆因不适口无法吞食,起不到开食作用反浪费饲料。其二是高密度长时间在料浆中浸泡不但造成鳖苗相互抓伤,如科浆配制稍浓,还会造成料浆堵塞鳖苗的鼻孔导致鳖苗窒息死亡。其三是在这个开食操作中多了一次人为损伤鳖体的环节,给整苗放养后发生腐次病留下了隐患。所以鳖苗开食工作做得好…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雄县美浓镇,有十七户人家专事养鳖,但真正的“专家”,“养鳖博士”、“养鳖大王”应属于钟凤郎。他把全部心血都投在养鳖工作上。如果你到钟凤郎的鳖池参观你会感到惊奇,养了那么多鳖,了不起!  相似文献   

11.
在培育鱼苗时,为了提高鱼苗的培育成活率,我们通常采用先肥水后放苗,使鱼苗(水花)下塘后有足够的浮游动物作开口饲料,使鱼苗能够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发现鳖苗放养(下低也应肥水后再下塘,而不宜清水下塘。通过实验发现肥水下塘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当把水质培育成茶绿色或黄绿色时,池壁表面会附上~层生物膜,鳖苗放养后不易在攀附游动时擦伤体表。二是在肥爽的仿自然的水环境中,鳖苗一般不起堆,不互相嘶咬,栖息在池底时比较安定。三是肥水水体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能使鳖茧自由捕食以补充营养丰富的活性饲…  相似文献   

1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7,27(4):41-42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对稚鳖的需求比较大,东范市养鳖面积300公顷,需从外地引进种苗,主要产地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台湾,皆为台湾种系的中华鳖,底板有不规则的黑斑,长大后自然消失。这类种苗引进后,死亡情况各有不同,个别场落塘半个月死亡高达40%,但亦有些场死亡在5%以内、鉴于这种情况,有些人就认为是境外带进病毒所致。笔者根据大量接触进口鳖苗死亡情况,其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清塘消毒的药物、方法、时间、用量有关,与运输方法有关,与脱壳后暂养方法、天数有关,但可以肯定,与“病毒”无关。l稚鳖落塘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 养鳖是效益较高的特种水产养殖业,所以养鳖的人已越来越多。但一些初搞养鳖的人因在采购鳖苗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运输技术,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此,简单介绍几种实用运输方法。1 汽车运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对稚鳖的需求比较大,东莞市养殖面积300公顷,上半年需从外地引进鳖苗,到5月中止共引进鳖苗有约25万只,主要产地是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皆为台湾种系,底部有不规则的黑斑,长大后自然消失。这类种苗引进后,死亡情况各有不同,个别场下塘半个月内死亡高达40%,亦有些场死亡在5%以内。鉴于这种现象,有人就认为是境外带进病毒所致。根据笔者大量接触进口稚鳖死亡情况,其死因是多方面的,与清塘消毒的药物、方法、时间、用量有关,与运输方法有关,与脱壳后暂养方法、天数有关,但可以肯定,与“病毒”无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的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1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染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16.
鳖鳃腺炎病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群众性人工养鳖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一个产业,由于人工养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差,加上鳖卵、鳖苗、鳖种跨省市、跨地区的贩卖,而检疫检测工作跟不上,鳖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区域也越来越广,特别是鳃腺炎病暴发明显增多,并显蔓延趋势。一、鳖鳃腺炎病的流行及危害鳖鳃腺炎病始于“台湾鳖”,现在已殃及中华鳖,暴发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急、死亡快,一旦发病,可能全军覆灭,易感群体也从原来的稚幼鳖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整个生长期均有暴发。有些地区该病发病率达50%以上,死亡率超过30%,损失…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中药五倍子、黄芩等12味中草药配成Ⅰ、Ⅱ、Ⅲ、Ⅳ个组方,经过鳖苗白点病防治敏感性试验选出最佳防治配方.在不同地域的野外大型苗种培育场和大型工厂化设施养殖场中进行的大面积生产性防治试验,其中治疗试验15天,预防试验20天,结果为:治愈后与预防后鳖苗培育成活率均为95%以上;推广应用预防周期培育270天,成活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第三讲鳖苗密养阶段的管理鳖苗阶段的密养培育,基本与常规的有沙养殖相同。由于这阶段养殖密度高,生长快,所以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一、加强投饵投饵基本按四定,其中定质最重要,因为鳖苗阶段的饲料质量直接影响鳖苗的快长成活。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生产鳖苗饲料的...  相似文献   

19.
“池中养鱼又育鳖,鱼大鳖肥双丰收”,这是最近从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传来的喜讯。这个所今年在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帮助下,进行16亩鱼鳖混养实验,81年10月29日至31日,经省科委、省农业厅、湖南师院和地县科委、农业、水产等有关部门,对一口1.013亩池塘干塘验收,亩平净产鲜鱼811.3斤,鳖290.35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养鳖业发展迅速,台湾稚鳖大量引进大陆,不少养殖户在放养时不精心科学操作,结果诱发各种疾病,造成成活率偏低。笔者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供同行参考应用。1放养前的准备1.1设备检修检查注水、排水,供电、增氧、保温等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不应在放养后再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