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茶园地散养方式对瑶山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30日龄、体重基本一致的瑶山鸡共计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只,每组再分为6个重复小组,每小组10只。分别采用一般坡地散养和茶园地散养方式进行饲养。饲养至90日龄时进行屠宰,并对生产及屠宰性能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的瑶山鸡90日龄体重低于茶园地散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茶园地散养组(P<0.05),料重比高于茶园散养组;茶园地瑶山鸡90日龄的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瘦肉率均高于坡地散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茶园地散养组的肝重、脾脏重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茶园地散养组瑶山鸡的组氨酸、精氨酸、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坡地散养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与一般坡地散养方式相比较,茶园地散养方式更利于瑶山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吸虫病是一种禽易患疾病,土鸡虽然具有适应性强、疾病抵抗能力高的特点,但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感染寄生虫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散养土鸡,会因饲养管理不科学、放牧区域不当或粪便未做无公害处理等问题导致土鸡感染。为此,本文介绍了前殖吸虫病、棘口吸虫病、背孔吸虫病、后睾吸虫病等4种吸虫病的病原体、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总结了吸虫病感染的途径;提出预防散养土鸡吸虫病的有效措施:定期驱虫,无公害处理与加强检疫,强化日常生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地农村散养土鸡饲养水平不高,疫病复杂,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笔者介绍了农村规模散养土鸡养殖现状,分析总结疫病发生情况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降低鸡只发病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期为广大农民朋友科学饲养土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芦花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6周龄芦花鸡雏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笼养、地面散养两种方式饲养60 d。各组随机选取8只,于晨饲前采血后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胸肌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两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笼养组翅膀率和腿肌率较高;散养组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或(P0.01);散养组胸肌中苏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丝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组(P0.01)。散养组胸肌中甘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呈味氨基酸含量高于笼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不同饲养方式对卢花鸡胸肌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总的来看,传统散养方式有利于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但会降低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散养户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而近两年,以高致病性蓝耳病为首的猪高热病一直困扰着我国养猪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导致了猪肉食品市场供求紧张的局势。通过对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饲养母猪患病情况对比,得出散养户饲养的母猪患病率显著高于规模养殖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饲喂条件下鸡蛋营养成分的异同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了全鲜蛋的干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和蛋清、蛋黄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在全鲜蛋中的含量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全鲜蛋的蛋白质含量,蛋黄中的蛋白质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的鸡蛋组全鲜蛋中的干物质、脂肪、蛋黄占全蛋重,蛋黄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高于规模养殖鸡蛋。其他各营养成分含量规模养殖鸡蛋均高于散养鸡蛋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镇家畜牙齿不明原因异常磨损和脱落的病因,以发病区临床症状严重的羊、发病区内临床健康羊和未发病区健康羊为检测组,采集3个组羊全血样本90份,进行总钙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磷的还原钼蓝法测定,结果表明,血清钙对照组含量范围为123.28~228.60 mg/kg,重症组含量范围为120.31~230.92 mg/kg,轻症组99.35~192.85 mg/kg;血清磷对照组含量范围为0.49~3.64 mmol/L,重症组含量范围为0.89~3.29 mmol/L,轻症组0.94~2.84 mmol/L。与发病区地理条件相似,未发病区内健康羊血清钙含量明显高于病区的羊,未发病区内健康羊血清磷含量明显低于发病区的羊,实验室检测数据可以作为调查病因提供指导性、科学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散养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80羽4周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的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笼养组每只鸡单笼,每组40个重复。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6周龄时散养组体重高于笼养组(P<0.05),试验期散养组胫围高于笼养组(P<0.05);笼养组的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失水率以及腿肌水分、粗脂肪含量和pH高于散养组(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但散养鸡肌肉系水力高于笼养鸡(P<0.05),表明散养鸡肉品质优于笼养鸡。综上,生产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市场对鸡肉产品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宜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新城疫和禽流感常规免疫条件下不同饲养方式对大骨鸡免疫的影响。试验将36只雄性大骨鸡随机分为散养组和笼养组,分别注射常规免疫新城疫苗和禽流感疫苗,在85和120日龄计算鸡只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G(Ig G)和总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Griess法测定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能力;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血清中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结果显示:85日龄散养组的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120日龄散养组的巨噬细胞释放NO能力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85和120日龄散养组的血清中总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2组间新城疫和禽流感特异性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散养方式能一定程度提高大骨鸡的免疫功能、机体的抗病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例散养户饲养的母猪发生难产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和诊疗措施。通过临床诊疗,该难产母猪得到及时救治,母仔平安,避免了母猪因难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苏省响水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无菌采集206头发病猪组织为调查对象,另以158头份健康猪组织为对照;分别对发病猪和健康猪组织样品的HP-PRRS病毒阳性率进行检测,并予以血清样品PRRS抗体检测;统计发病猪与健康猪组织HP-PRRS病毒阳性检测率,分析猪养殖形式、猪群年龄、季节及免疫与HP-PRRS发病情况的关系。结果:206头发病猪组织HP-PRRS阳性率为76.21%,158头健康猪组织为10.13%,P0.05。206头发病猪组织中,散养户HP-PRRS阳性率高于规模养猪场和屠宰场(P0.05);保育猪及哺乳猪HP-PRRS阳性率高于育肥猪(P0.05);4~7月份HP-PRRS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P0.05);未免疫组HP-PRRS阳性率高于免疫组(P0.05)。结论:散养户为HP-PRRS发病的高危场所,保育猪、哺乳猪及未予以抗体免疫为HP-PRRS发病的高危猪群,4~7月份为HP-PRRS发病的高危季节;在防控措施上,应从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业务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注重免疫实效、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着重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的饲养方式和不同饲喂条件下鸡蛋的营养成分的异同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了全鲜蛋的干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和蛋清、蛋黄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在全鲜蛋中的含量和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全鲜蛋的蛋白质含量,蛋黄中的蛋白质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2组差异不显著(P0.05)。散养的鸡蛋组全鲜蛋中的干物质、脂肪、蛋黄占全蛋重,蛋黄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在风干后全蛋中的含量高于规模养殖鸡蛋。其他各营养成分含量规模养殖鸡蛋均高于散养鸡蛋P0.01)。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6日龄宁都三黄鸡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笼养(L组)、网上平养(W组)、地面平养(P组)和散养(S组),L组、W组、P组饲养密度均为15只/m^2,相同饲粮饲养至120日龄,分别测定出性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84、112日龄体重L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98日龄体重L组、W组、S组显著高于P组(P<0.05);112日龄体重S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71~84日龄平均日增重L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85~98、99~112、56~112日龄平均日增重S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2)屠宰性能:P组肌胃重显著高于L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含量P组和S组显著高于W组(P<0.05);白蛋白含量L组、P组、S组显著高于W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L组显著高于W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含量P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为15只/m^2时,笼养有利于宁都三黄鸡体重增加;在高温季节,活动范围大、养殖密度低的散养方式在增重和饲料转化比方面要优于无降温设备且高密度饲养的舍饲方式;平养条件下宁都三黄鸡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四种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藏鸡最佳饲养模式,试验选择5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藏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方式饲养,测定其产蛋性能、常规品质和常规组分,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蛋重指标笼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圈养均显著高于散养(P0.05);产蛋率笼养和圈养高于其他模式,散养最低;破蛋率笼养、网上平养和圈养较低,散养最高;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地面平养、圈养和散养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蛋白高度地面平养与其他模式之间差异显著(P0.05);鸡蛋组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蛋壳比例地面平养、圈养、散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蛋清比例散养最高,地面平养最低;蛋黄比例笼养和网上平养最低,地面平养和圈养最高;粗脂肪含量笼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散养最低;粗蛋白含量散养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而笼养最低。说明不同饲养方式下藏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产蛋前蛋鸡胸肌和腿肌化学成分、物理特征和感官评价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海兰褐壳蛋鸡9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蛋鸡在1~10周龄和11~20周龄时分别饲喂相同的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日粮,3个组蛋鸡分别通过笼养、平养(稻谷粉作为垫料)和散养。试验结束后,对蛋鸡屠宰,收集胸肌和腿肌进行分析。结果:平养和笼养组蛋鸡胸肌粗脂肪含量较散养组分别显著提高114.81%和74.07%(P<0.05),但散养组蛋鸡胸肌铁含量较平养组显著提高37.99%(P<0.05),同时胶原含量较笼养组显著提高25.28%(P<0.05)。散养组蛋鸡腿肌粗脂肪和能量含量最低(P<0.05),但散养组粗蛋白质、铁、锌含量分别较笼养组显著提高8.85%、40.26%和17.16%(P<0.05)。散养组蛋鸡胸肌硬度和韧性较笼养组分别显著提高42.69%和27.76%(P<0.05)。笼养组腿肌蒸煮损失较平养组显著提高8.01%(P<0.05),散养组腿肌硬度和韧性分别较平养组显著提高35.24%和133.25%(P<0.05)。与笼养组相比,散养组胸肌风味和咀嚼性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同时散养组胸肌总可接受度显著高于平养组(P<0.05)。散养组腿肌风味、多汁性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笼养和平养组(P<0.05),同时该组总可接受度较平养组显著提高6.72%(P<0.05)。结论:散养产蛋前蛋鸡的感官指标表现最佳,同时腿肌和胸肌粗脂肪含量最低,粗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高,可以改善肌肉口感。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省临洮县农户散养的22头1~3岁荷斯坦奶牛的脂肪肝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6头产后奶牛呈现轻度的脂肪肝,但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分别为全部和产后奶牛的27.27%和50%;呈现轻度脂肪肝奶牛的血糖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谷草转氨酶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周龄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分成2组,各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把2组进行笼养和林地散养,除饲养方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结果表明:(1)笼养组的存活率比林地散养组高出8%(P0.05),笼养组的平均产蛋率比林地散养组高12.5%(P0.05),笼养组的破软壳率比林地散养组高0.45%(P0.05)。(2)笼养组的平均蛋重比林地散养组高3.71%(P0.05),笼养组的平均日均采食量比林地放养组高2.02%(P0.05),笼养组的平均料蛋比比林地散养组高1.07%(P0.05)。总之,笼养蛋鸡的生产性能高于林地散养蛋鸡。但蛋鸡的不同饲养方式有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应该结合市场价格和需求,以及所饲养鸡的品种生活习惯选择最佳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徐州地区散养蛋鸡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散养蛋鸡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从而为徐州地区规模日趋壮大的蛋鸡散养模式建立科学、严格的疾病防控体系提供参考,对2015年到徐州三羽家禽诊疗服务有限公司就诊病例中的933例散养蛋鸡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散养蛋鸡疾病混合感染现象普遍,病毒性疾病最为常见,球虫病发生严重,支原体感染与弧菌性肝炎发病增加,应引起广大养殖者和兽医同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1生猪饲养环节在生猪饲养环节,如生产者饲养过程中的饲料使用、疫病防疫、生猪出栏后的检疫情况以及养猪技术的科学技术含量等。散养农户和规模化农户使用的饲料不同。散养户大多数还是沿袭传统的饲养方式,使用传统的饲料,即把豆腐渣、麦麸、玉米、豆粕、泔水等经过简单的混合后饲养生猪,一般不会在饲料里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及其他药物。而规模化养殖户不同,绝大多数使用配合饲料、浓缩料或预混料,而且饲养规模  相似文献   

20.
对淄博市8个区县42个养鸭场(户)鸭群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流行规律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鸭群病毒性肝炎病占鸭发病数的42.5%,为第一位,是造成雏鸭死亡的主要疾病。在被调查的21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日龄以3日龄~14日龄最多,共168例,占75%;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其中冬季69例,占31%,春季87例,占40%;在规模养殖场与散养场户中,规模养殖场76例,占35%,散养场户142例,占65%。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淄博市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和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