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廊坊市龙华养鳖场是廊坊及周围地区最大的个体联营企业之一。它始建于1994年,占地30亩,其中亲鳖池3.5亩。有良种中华鳖亲鳖1180只,个体大部分在2~3公斤左右,有幼鳖11000多只。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暖加温设备,并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做技术顾问,有较成熟的技术力量队伍。累计投资320万元,已初具规模。1999年3月16日在例行巡塘观察时发现,有几只亲鳖浮上水面,捞取检查发现已全部死亡,以后几天里死亡只数逐天增加。抽水检查发现死亡亲鳖只数达800只左右,并有继续死亡趋势。经有关权威部门解剖分析未…  相似文献   

3.
我站于1985年7月从浙江购进幼鳖183只,平均体重100克。同年9月购进亲鳖40只。幼鳖经冬春饲养,死亡8只,平均增重60克左右。1986年5月24日~7月1日共收购成鳖165只,幼鳖149只,总计成鳖205只,幼鳖332只。至10月11~13日干塘将141只成鳖放亲鳖池,其中雌100只,最大规格1.6~2.2公斤,一般在0.5公斤以上;雄41只,最大1.7公斤。  相似文献   

4.
土池简易大棚增、加温养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缩短养鳖周期 ,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 ,提高养鳖效益 ,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 ,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 ,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 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 2 5 5 4hm2 ,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 5 3% ;每年进池稚幼鳖 380万只 ,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 76 6%。现将该技术 ,包括越冬池的建造 ,增加温管理 ,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池的建造越冬池选择于每个养鳖场内环境幽静、供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裴四海 《内陆水产》2001,26(5):42-42
甲鱼急性肺炎病,在目前温室养殖中尚属罕见,而又易被误诊,此病潜伏期长,发病较快,来势猛,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70%以上,此病对幼鳖危害尤为严重。笔者在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初次发现此病,开始误诊为爱德华氏病,用药后,反加重病情,使全池千多只鳖感染率达40%以上,摄食全部停止,每天死亡由2~3只上升到5~10只,经反复观察和临床诊断、解剖认定为肺炎双球菌引发的急性肺炎。现将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养殖户借鉴。外部病状病鳖起初表现为食量减少,在食台上精神不振,微呈喘气状,见人后慢慢下水;随着…  相似文献   

6.
在甲鱼冬季加温养殖中 ,由于幼鳖的放养密度大 ,水温不稳定 ,以及水质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幼鳖易发疖疮病和腐皮病 ,大大降低其成活率。我场在1998年冬季加温养殖中 ,部分幼鳖池并发该两病 ,由于防治及时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出温室时大部分病鳖痊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致病因素导致鳖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 :a)饲料营养不全面 ,投饲量过大;b)室内空气未加温 ,气温低于水温 ,出现“气雾” ,影响光照强度并传播病原;c)密度过大 ,规格不整齐;d)稚鳖带病入池 ;e)水质恶化 ,水温不稳定。2主要症状该病是由产气单孢菌…  相似文献   

7.
亲鳖池的大小和结构 亲鳖池面积按采卵任务确定。一个鳖池的面积为100~150平方米(可放养130只雌鳖、20只雄鳖)。这样大致可生产刚孵出的稚鳖5,000只。  相似文献   

8.
许建红 《淡水渔业》2000,30(5):14-15
1 主要工程的规划和建造应选择水源良好 ,无污染 ,环境安静 ,交通便利之处建场 ,主要是鳖种池、二龄成鳖池 ,三龄成鳖池及一些附属设施。以养殖一万只鳖的规模为例 ,需建鳖种池 2 0 0m2 (50只 m2 ) ,二龄成鳖池 10 0 0m2 (10只 m2 ) ,三龄成鳖池 2 0 0 0m2 (4只 m2 )。1 1 鳖种池的建造 鳖种池为水泥池加塑料大棚 ,池高 0 6m ,面积 50m2 只 ,池底铺设 2 0~ 2 5cm的水稻田泥 ,因稻田泥质地疏松 ,富含各种浮游生物 ,在条件良好时 ,表层还可长出部分小型水草 ,具有良好的吸附缓冲和生态去污能力 ,以及增氧降氨作用 ,对保持…  相似文献   

9.
一起鳖病的快速诊治—诊断血清和高免血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基本情况 1995年10月某鳖场饲养了3万只稚鳖,每只鳖重8~10克,分别饲养在人工建筑的水泥鳖池中,鳖池面积为10~15平方米,池深50厘米,水深20厘米,以福建产鳖饲料饲喂为主,添加鸡蛋、菜等,随着鳖的体重增加,为降低饲养密度,不断增加鳖池,分散饲养,加深水  相似文献   

10.
许根 《科学养鱼》1995,(6):15-15
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鱼鳖混养是目前淡水养殖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以往的鱼鳖混养只注重鳖的产量,很少注意混养不同鱼类品种所产生经济效益的不同。1994年,我们在本所甲鱼厂进行了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效果。现将试验内容分...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养鳖成活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毅 《淡水渔业》1997,27(5):36-37
目前围绕养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成活率普遍很低。本文就生产实践中获得成活率在80%以上的技术措施作一讨论。1鳖场的建造1.1鳖场选择:鳖场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流充足且无污染,环境较安静,避风向阳,最好有温泉的地方。1.2鳖池建造:鳖池水泥砖结构为佳,池壁砖砌,水泥磨面,池顶用双层塑料膜搭棚,稚鳖池建成长方形,每口10-15米2,幼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50-60米2,成鳖池建成正方形,每口100-150米2。池深100厘米,池壁设置防选檐,防逃檐为15厘米。池底铺叨厘米厚细沙。1.3池内设施:根据池的大小,池内设饵料台、晒背台著…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9月2日开始,笔者将人工孵化的244只稚鳖,除移200只入室内常温池养殖越冬外,其余44只采取人工加温方法养殖。到1994年3月22日止,存活率达91%,总重量4千克,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加温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14.
幼鳖小肠结肠炎耶尔新氏菌病诊治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鳖小肠结肠炎耶尔新氏菌病诊治报告陈信忠,黄印尧,林炳玲(厦门动植物检疫局厦门361012)小肠结肠炎耶尔新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是引发腹泻的主要病菌之一,还可引发多种动物局部或全身疾...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永康县掀起了“养鳖热”,一年来,该县养鳖又有新进展。人工养鳖场仍是5个,养鳖专业户已由10户增至14户,存塘1.9成鳖万只,比原5。000只增加了1.4万只,并人工孵化了幼鳖6,125只。今年该县计划孵化幼鳖1万只,养成鳖2万只。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县水产主管局、科委因势利导,组织群众成立永康县特种水产研究会,承担甲鱼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6.
鳖的人工养殖技术问答郭成舜,夏惠芝辽宁省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118100六、鳖的饲养池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由于鳖有互相撕咬和同类相残的特性,以及不同年龄鳖的饲养管理亦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将不同年龄、不同规格的鳖分池饲养,需分别建造稚鳖池、幼鳖...  相似文献   

17.
鳖胃肠道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月,成都西郊某集团较大型养鳖场,有幼鳖6万只。其中有一幢温室池的鳖突然发生急性死亡较高的疾病,幼鳖日死亡量达100多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送检要求诊断。经过现场调查了解和病理解剖及微生物检验,诊断为鳖细菌性出血性胃肠炎。通过用药物治疗和防治,很快控制了发病和死亡。现将诊断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一、流行病学调查该场是一个新建场,幼鳖是从外地购进,1996年12月进入温室饲养,前期生长均较正常,后发生过白斑病,经过处理和治疗,控制住了此病。然后又突然发生幼鳖发病和大批量的死亡,并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孝感市杨店区高新乡高新村农民刘胜田,今年57岁。八五年他带着两个儿子,从事养鳖,当年四月初开挖鳖池4.3亩,先后购进亲鳖200公斤,鳖种4000多公斤,经过一年来的精心饲养,年底共出售成鳖4000多公斤,繁殖幼鳖200公斤,留种鳖500多公斤,共收入66,400元,扣除成本45920元(其中建池960元,购种33,600元,饲料2000元,请工720元),获纯利20,400元,人平获利6,800元。  相似文献   

20.
为缩短养鳖周期,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提高养鳖效益,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25.54hm2,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5.3%;每年进池稚幼鳖380万只,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76.6%.现将该技术,包括越冬池的建造,增加温管理,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越冬池的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