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安主要季色叶植物观赏特征及物候图谱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西安园林植物进行23 a的观赏物候期及5 a的观赏物候相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整理,绘制了西安地区30种主要季色叶植物的观赏物候期图谱,并描述了它们各观赏物候相特征.通过图谱这种直观的形式并结合特征描述,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这30种季色叶植物在西安的观赏物候发生时期及其性状特征,以及各种植物观赏相出现时期之间的重叠、相随及匹配关系.观察结果同时显示,西安地区季色叶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00种,但园林中广泛应用的种类不及1/2;在表现最为突出的30种季色叶植物中,60%为春季兼秋季色叶型,40%为单秋季色叶型.  相似文献   

2.
调查、统计出河南英莲属植物有16种、1亚种、2变种、1变型,栽培2种.对该属植物的花色、果色、生活型、观赏期等观赏特性以及园林应用进行评价和分析,时其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风景植物及其类型划分,针对传统的观赏植物概念及其划分方法在自然环境中野生观赏类植物资源分类中的不足,建立了风景植物的概念和类型划分体系,并对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将风景植物界定为自然环境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个体或其群体,将其分类体系划分为单一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多个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整株观赏类风景植物和集群观赏类风景植物4大类;(2)小五台山涧口共有风景植物种类74科204属402种,其中单一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319种、多个观赏特征类风景植物53种,整株观赏类风景植物39种,集群观赏类风景植物44种,风景植物以单一观赏特征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周至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21科522属1 088种.木本植物465种,草本植物623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6种.植物特有性较高,特有植物504种.资源植物丰富,分为药用、观赏、食用等10大类.植物垂直分布明显,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其中森林面积53 066 hm2,占总面积的94.1,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依托.提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乡土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植物,对武汉市野生的乡土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武汉市有乡土维管植物116科288属444种.按照观赏习性将其分为观赏蕨类、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藤本类等5类.对观赏价值较高但在武汉市应用较少的植物,重点描述了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并对武汉地区乡土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飞碟瓜(cucurbita pepo L. var.patisson)又名碟瓜、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1个变种.其果实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是一种难得的观赏食用兼用的园艺植物.它的嫩果、嫩花、嫩梢、叶柄、种子均可以食用.飞碟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胡萝卜素,尼克酸及钾、钙、磷、铁等多种矿质元素.飞碟瓜还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国内攀援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野外观察认为观赏价值较高,且具备2种以上观赏内容或园林用途者,文献资料记载有观赏价值或已有利用者,具特殊园林用途或观赏效果者”等3项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原则,并按照树木观赏部位,将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划分为观花类、观果类和观叶类等3个大类,每大类分常绿和落叶2个小类。对浙江中部地区的野生观赏攀援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筛选。浙中地区有野生观赏攀援植物约17科27属52种,其中观花类33种(常绿19种,落叶14种),观果类6种(常绿和落叶各3种),观叶类13种(常绿5种,落叶8种),分别列出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还分析了浙中野生观赏树种资源的特点,提出开发利用与保护意见。表3参19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资源,为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兰科植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线路调查法,在不同季节分别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完成兰科植物名录,结合野生兰科植物花、叶及假鳞茎和资源状况、生境特征筛选出观赏种类,并就其分布格局、分布点、垂直分布范围、观赏价值、生态适应型、生长环境、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观赏种类主要分布在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花溪区、乌当区及清镇市的边远乡镇;分布于1~2个点的有13种,3~10个点的有13种,10个点以上的有5种,分布点最多的是金兰,有41个点,其次是春兰有35个点;选出用于分析的观赏种类11属31种,分别占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总属数(34属)及总种数(80种)的32.35%和38.75%,其中附生型14种、地生型15种、地生或附生型两种;多数种类观叶和花,少数种类观赏假鳞茎.[结论]大部分贵阳市野生兰科观赏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其生境具有特殊性,可模拟其原生地的环境用于室内壁墙悬挂、盆栽观赏、山石点缀.  相似文献   

9.
1年生地被植物在山西省引种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58种1年生地被植物在山西省进行引种栽培,旨在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及生态价值高的地被植物,为增加山西省1年生地被植物种类、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引种植物的花色、花型、花径、株高等18个指标建立地被植物评价模型,并对引种植物进行适应性综合评价,确定适应性等级。结果表明,试验中评为I级的植物有小百日草、百日草、鸡冠花、紫茉莉,这4种植物表现为适应能力强、观赏和生态价值高;II级植物有勿忘草、凤仙、茼蒿菊等39种,长势良好,观赏效果较好;III级植物有马洛葵、花葵、五色菊等15种,观赏一般,且综合适应性差。58种植物中有43种可在山西省进行开发利用,评定为III级的植物需进一步引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围绕"花园乡村"建设,以缙云县小仙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资料调查、现场记录等方式,开展植物科属种、植物生活型、植物生长型、植物生长状况、四季植物观赏特性、植物配置方式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缙云县小仙都村共有植物51种,以草本居多;春夏季观赏效果最佳;植物景观单一.建议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增加水生植物种类;引入观花观叶植物,营造观赏草景观;创新可食地景,打造农家菜地景观;增加观果植物,提升节点植物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地(尤以西南地区)分布忍冬科荚属(Viburnum)植物约有80种,具有多种经济价值,且多数种类具有洁白而繁茂的小花和大型不育花以及鲜红夺目的果实,因此为珍贵的观赏植物,在园林上应用广泛。概述了南京地区荚属植物的常见分布种类,并对其栽培繁殖和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荚迷属植物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鉴定整理,现已查明自然分布于甘肃省的荚迷属植物,计有7组、19种、6变种、1变型。局限分布于永登-靖远-合水一线以南各山地林区,以甘南、天水、陇南种类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用香荚蒾带芽茎段作外植体,对香荚蒾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香荚蒾繁殖速度和成活率。结果表明,香荚蒾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 MS+6-BA 2 mg/L+IBA 0.05 mg/L+活性炭1 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2 mg/L+IBA 0.1 mg/L+活性炭1 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活性炭1 g/L。  相似文献   

14.
在编写“浙江植物志”的过程中,作者最近从事浙江产的荚蒾属(Viburnum Linn.)的研究。本文包括23种,1变种及2变型,分隶于:(1)锥序组Sect,Thyrsosma (Rafin.)Rehd.—3种,(2)荚蒾组Sect.Viburnum—4种及1变型,(3)合轴组Sect.Pseudotinus C.B.Clarke—1种,(4)球核组Sect.Tinus(Borkh.)Maxim.—种,(5)蝶花组Sect.Pseudopulus(Dipp.)Rehd.—1种及1变型,(6)齿叶组Sect.Odontotinus Rehd.—12种及1变种,以及(7)裂叶组Sect.Opulus A.DC.—1种。其中尚有归并为同物异名者1种及1个新组合的亚种。 作为分类学研究成果,本文提供了对主要器官及附属物的特征,分组及分种的检索表,对每一分类群的地理分布、生态条件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和列举。 本文中所被研究的大量标本均藏于杭州植物园标本室、杭州大学生物系标本室及浙江博物馆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6种绿化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靖  赵咏梅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9-13930,13937
[目的]研究分布较广的6种绿化植物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法国冬青、雪松、七叶树、女贞、法国梧桐、三叶草6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用菌落法和滤纸片法研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6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对3种细菌都有抑菌作用,法国冬青、雪松、女贞、法国梧桐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1.0 g法国冬青碎叶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45%以上,对3种细菌抑菌圈达20 mm以上;而三叶草、七叶树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法国冬青、雪松、女贞、法国梧桐的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效果明显,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应选择抑菌作用强的树种作为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的2年生常绿欧洲英蒾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常绿欧洲荚蒾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常绿欧洲英蒾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7.
余剑波  杨晓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166-167,219
以秋色叶树种在丽水市的利用为主题,调查了常用的秋色叶树种有16种及其应用形式,指出存在问题;并从乔灌结合的植物配置、丰富秋色叶色彩、不同变色期树种的应用、落叶景观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秋色叶树种在丽水市园林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乡土灌木夏季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同的栽植方式及不同的遮阴方法,于7月份对金银忍冬、东北接骨木和暖木条荚莲等灌木进行了移植。结果表明:栽植方式相同,但遮阴方法不同,其移栽成活率也不尽相同。由于不同树种对光照变化的反应不同,因此,选择科学的移栽方式及遮阴方法是提高移栽灌木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岩溶高原石漠化地区4种典型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岩溶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物种的选择与配置、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多变石栎(Lithocarpusvariolosus)、矮高山栎(Quercusmonimotricha)、刺叶石楠(Photiniaprionophylla)、蓝黑果荚蒾(Viburnumatrocyaneum)4种典型植物为材料,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旱指标含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不同典型植物对石漠化地区的适应性表现不一致。4种典型植物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CAT活性均表现为矮高山栎>多变石栎>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矮高山栎>多变石栎,脯氨酸含量表现为矮高山栎>刺叶石楠>多变石栎>蓝黑果荚蒾,POD活性表现为多变石栎>矮高山栎>刺叶石楠>蓝黑果荚蒾;丙二醛含量表现为蓝黑果荚蒾>矮高山栎>多变石栎>刺叶石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蓝黑果荚蒾>刺叶石楠>矮高山栎>多变石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叶绿素总含量、POD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POD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CAT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典型植物抗旱能力大小为:矮高山栎>刺叶石楠>多变石栎>蓝黑果荚蒾。【结论】矮高山栎对云南岩溶高原石漠化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其次为刺叶石楠、多变石栎,适应能力最弱为蓝黑果荚蒾。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防火树种的选择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大量的野外调查测定和室内分析基础上,应用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多目标决策等方法,对安徽省15种针阔叶树种的抗火性能进行了排序、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拟选的 15种树种依据其抗火性及经济性状可分为4类,即:Ⅰ类树种(抗火性很强)--木荷,是皖南、大别山南坡及皖东部分地区的首选防火树种;Ⅱ类树种(抗火性强)--油茶和珊瑚树;Ⅲ类树种(抗火性较强)--甜槠、苦槠、石栎、青冈栎、茶树、厚皮香、交让木和女贞;Ⅳ类树种(抗火性弱)--马尾松、湿地松、杉木和香樟,这类树种不宜作防火树种,而是被保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