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杂交中粳稻优势表现及亲本配合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代表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组合,测定F1株高,生育期,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等9个性状的相对优势;估算参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杂交中粳稻F1的优势普遍存在,单株粒重优质较强(2)多数性状的优势形成与其双亲平均值或个别亲本之一相关密切。(3)利用配合力相对效应选拔亲本和预测组合优劣,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5×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杂交水稻亲本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力及F1的优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加性效应为主,而单株粒重以非加性效应为主;2)杂交水稻的配组优势同时受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影响,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值呈极显著正相关;3)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是:株高、每穗总粒数、穗长、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3.
按Griffing方法Ⅱ分别对8个六棱大麦亲本和5个二棱亲本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比较了各亲本产量、千粒重、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每穗粒重,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绝大多数性状为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起作用。广义遗传力以株高,抽穗期为最高。狭义遗传力六棱品种从大到小依次为株高、穗粒重、穗粒数、抽穗期、穗长、千粒重、分蘗、产量,二棱品种依次为穗长、穗粒数,株高、抽穗期、产量,分蘗。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杂交水稻亲本材料的配合力及遗传力,为杂交水稻的亲本选育及强优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5×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自主选育的5个水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父本对穗长、有效穗、穗总粒、穗实粒、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粒重的作用大于母本。主要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依次为株高>千粒重>结实率>单株粒重>穗实粒>穗总粒>穗长>有效穗。  相似文献   

5.
1992、1993年连续2a分别选用5个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和6个粳型广亲和品种(WCVs),按Line×Tester交配方式,配成60个互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分析了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株高和抽穗期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正(TGMS/WCVs)反(WCVs/TGMS)交组合单株产量的竞争优势分别为13.9%和20.4%;每穗粒数的优势最突出,竞争优势分别为26.8%和29.9%;结实率的杂种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为负值.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和有效穗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正反交株高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3.0%;抽穗期的竞争优势平均分别为-0.8%和-0.5%.单株产量主要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株高和抽穗期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同时改善籽粒饱满度,是发挥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潜力的关键.选用株高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可以起到降低亚种间杂种株高的作用;选用生育期一般配合力低(或负值)的亲本配组,对防止亚种间杂种生育期偏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玉米几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Griffing4配制的15个杂交种的研究。结果表明:百粒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与单株位粒重有较大的遗传相关系。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果穗重,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和子料深度。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穗行数在遗传中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适于早代选择;而行粒数在遗传中非加性效应所占比重较大,宜于早代测配,选育  相似文献   

7.
用高秆稳性籼Grlc与4个矮籼、粳亲本杂交,配制正反应F1代,分析杂种优势表明:Grlc所配杂种一代优势普遍存在,而株高全为负优势;籼籼组合的单株粒重,每穗料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为正优势;籼粳组合的单株粒重、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为正优势,单株粒重优势与籼籼组合相当,单株穗数、千粒重优势超过籼籼组合,而每穗料数为负优势。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三交种的优势表现及其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观察杂交水稻三交种的产量优势表现,并对株高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部分三交种产量极显著高于对应的单交种。三交种单株产量与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和配合力总效应值均呈极显著相关。剑叶长以基因非加性效应的作用为主;千粒重、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虽然基因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但后者仍占相当的比重;株高、抽穗期、主穗长、结实率、剑叶宽、粒长、粒宽和粒形以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选用6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10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00个组合,按细胞质类型分类,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等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和千粒重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基因加性效应的作用大于非加性效应,结实率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性状主要受不同细胞质类型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主要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的影响.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7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结实率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也有较大的差异.特殊配合力在不同细胞质类型所配杂交组合间及同一细胞质类型杂交组合不同性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高秆隐性籼稻Grlc与籼、粳稻品种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秆稳性籼稻Grlc与4个矮籼、粳亲本杂交,配制正反交F_1代,分析杂种优势表明:Grlc所配杂种一代优势普遍存在,而株高全为负优势;籼籼组合的单株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穗数、千粒重等性状为正优势;籼粳(广亲和)组合的单株粒重、单株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等为正优势,单株粒重优势与籼籼组合相当,单株穗数、千粒重优势越过籼籼组合,而每穗实粒数为负优势;普通籼粳组合的每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和千粒重为正优势,而每穗实粒数、单株粒重为负优势,单株粒重优势远低于籼籼、籼粳(广亲和)组合。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