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对水稻和玉米污染效应及累积规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铜在吉林省砂壤水稻土中对水稻和在草甸黑土中对玉米的污染效应及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水稻和玉米各器官对铜的累积量随土壤中铜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铜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大于玉米。以使水稻和玉米减产10%为依据,确定铜在吉林省砂壤水稻土和草甸黑土中的毒性临界值分别为187.6 mg/kg(全量)、31 mg/kg(DTPA提取量)和316 mg/kg(全量)6、1 mg/kg(DTPA提取量)。  相似文献   

2.
以配置合格水稻育苗基质为目标,针对现有水稻育苗基质的生产原材料多以草炭为主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探索利用煤矸石作为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研究,在生产育苗基质的同时做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试验原料进行前处理和各项理化性质的测定及试验前进行的配比试验,确定了适合水稻育苗基质的4个处理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水稻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煤矸石可作为水稻育苗基质的材料;(2)煤矸石的最大添加量可达到80%(体积比),但需要进行活化处理;(3)不经活化处理的煤矸石也可用于水稻育苗,生长情况也较好,但煤矸石的添加量缩减至38%(体积比)。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水稻大面积高产的氮磷钾肥料用量和三要素最佳配比模式,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确定了适合沛县主要土壤类型和主推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和氮磷钾配方,为沛县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应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精确计算施氮量的关键是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等3个参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此设计该试验,旨在确定黑龙江垦区水稻精确定量的参数值,提高氮肥运筹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促进稻作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水稻精确施氮技术参数,进行了水稻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无氮基础地力水稻产量为412.5 kg/667 m2;土壤供氮量为7.27 kg/667 m2;水稻每100 kg籽粒吸氮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相应增多,N2P2K2处理每100 kg籽粒吸氮量为2.35 kg;水稻对氮肥养分的吸收量也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多,但氮肥当季利用率在用氮量8~12 kg/667 m2时逐渐提高,在16~24 kg/667 m2时逐渐降低,N2P2K2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6.7%。  相似文献   

6.
水稻的氮素营养状况,不仅取决于生育过程中的氮素施入量,还与土壤自然供氮容量密切相关.从经济施肥观点出发,探索氮素施入量和回收利用率的关系,对取得水稻预期产量有着积极意义.本试验着重研究不同氮素施入量对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最佳的经济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镍对玉米和水稻污染效应及累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探讨了镍在砂壤水稻土中对水稻和在草甸黑土中对玉米的污染效应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镍对水稻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量和有效分蘖下降,对玉米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量下降和穗重量降低.水稻和玉米各器官对镍的累积量随土壤中镍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分布规律为根>>茎叶>>子粒.分别以食品卫生标准和作物减产10%为依据,确定了镍在砂壤水稻土中对水稻和在草甸黑土中对玉米的毒性临界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为黄山市水稻合理确定肥料品种、配比及数量提供了指导依据。综合分析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该试验区水稻田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11~13kg/667m2、3.5~4.5kg/667m2、7~8kg/667m2。  相似文献   

9.
氮肥是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试验研究了在水稻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不同的纯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水稻产量的纯氮施用量为180 kg/hm2,但这仅是对水稻新品种松辽6号一年的试验结果,是否为最佳施用纯氮量,需待进一步试验研究,以期得出更合理的结论,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我省农安县于1983年在6个公社推广水稻塑料大棚育苗技术。本文从为生产服务出发,对于大棚苗床土的调酸问题做了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土壤的缓冲性,确定了床土调酸的难易,确定了调酸曲线和用酸量,做了调酸曲线的育苗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床土调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5%胺草磷乳油是近年国内新开发的一种有机磷硫代酰胺酯类除草剂,目前在水稻旱种田尚未大面积推扩应用。为了节约外汇,加速其推广应用,我们于1984—1986年在水稻旱种生产季节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比较和大面积示范试验,为确定该药在水稻旱种田的最适施药时期,最佳施药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姜灏  聂录 《现代化农业》2011,(11):11-12
利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次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旨在确定适宜的施氮次数,实现优质高产,养分综合利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的处理水稻单株分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且与氮肥施用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在2006年试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按地区因土、因种明确应用斯坦福方程精确定量总施肥量的3个参数适宜值,并确定实用方法,特别是摸清各稻区不同肥力水平下土壤当季供氮量及其精确估算的实用技术,通过分析精确施氮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加速形成和示范应用水稻优质高产定量施肥技术。据县农业局要求,笔者承担了如东县中肥力田块水稻精确施肥技术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东海县高产水稻需氮量的试验,分析了高产水稻需氮量和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从而指导当地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减少土壤负荷,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秸秆半量还田和秸秆全量还田两种方式对后茬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半量还田对水稻的增产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该应用试验,验证保泰克对水稻立枯病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性、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保泰克对水稻幼苗立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无不良影响;并通过对比确定了保泰克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陕西省关中土娄土、汉中水稻土、渭北黑垆土、陕北黄绵土和秦巴山区黄泥巴等5种主要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确定了供试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普遍缺P和N,部分土壤中K,S,Cu,Zn供应不足,水稻土含B量极低。各养分含量与吸附量均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除水稻土外,土壤对Cu,Mn,Zn的吸附因土壤差异较大。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OPT的估计是合理的,作物生长情况与化学分析结果和吸附试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钵苗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的基础上,对气力式水稻抛秧装置的参数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计算,建立了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值,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机插水稻不同播量试验是机插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基础。本试验通过机插水稻塑盘育苗不同播量控制,探索不同播量与秧苗素质、群体质量和产量问的关系。以明确机插水稻塑盘育秧的适宜播种量,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甬优12”实地氮肥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12"是一种具有超高产特性的水稻品种,但是其氮肥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大,为了最大效率的使用氮肥,本文通过"甬优12"不同施氮量试验,首次使用SPAD叶绿色测定仪在"甬优12"主要生育期跟踪其叶色的变化,研究了"甬优12"的不同氮肥使用量对叶色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产量基于13.5t/hm2时建议的施氮量应在300~360kg/hm2为宜;并通过建立水稻叶片SPAD值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分析曲线方程,确定SPAD值40和49分别作为"甬优12"在分蘖初期和穗分化始期施氮的SPAD临界值,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宁海县"甬优12"产量在13.5t/hm2以上的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