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对1例雏鹅沙门氏菌病的诊治经过作一介绍,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预防该病的措施,以期为鹅规模养殖户防控鹅沙门氏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雏鹅白痢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白痢是由于沙门氏菌感染而致的雏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禽类中鸡鸭鹅幼禽的多发病,致死率很高。现将在黑河市瑷辉区一养鹅户中发生的雏鹅白痢病的发病情况与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死亡。该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2007年4月下旬,白城市某鹅养殖场7日龄鹅群感染沙门氏菌病,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曲霉菌病和沙门氏菌病都是雏鹅的常发性疾病 ,如二者混合感染常造成雏鹅的大批死亡。 2 0 0 2年 5月初 ,临沂市某农户饲养的 2 6 0余羽 10日龄左右雏鹅相继发病 ,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发病期间共死亡 97羽 ,死亡率为 37%以上 ,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接诊后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雏鹅的曲霉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 ,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农户在 4月 2 2日从外地引入鹅苗 2 6 8羽 ,采用塑料大棚棚内平面育雏。我们前去调查时发…  相似文献   

8.
(一)水禽病发生的新特点 1.新发水禽病种类多,防治工作量增大.随着水禽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商品贸易量的增加、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致使新的水禽病不断出现,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雏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鹅副黏病毒病等,原有疫病时有发生,如小鹅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等.  相似文献   

9.
<正>鹅沙门氏菌病又称鹅副伤寒,是雏鹅常见传染病之一。1病原沙门氏菌病病原是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小约1~3mm×0.4~0.6mm,大多数菌形状为杆状或卵圆形,没有荚膜和芽孢。该菌对热和消毒药非常敏感,在60℃,5 min即可死亡,但在-20℃可生存一年以上;石炭酸和甲醛溶液等消毒剂对该菌具有很好的消杀效果。该菌在环境中的土壤、粪便和水中的适宜条件下可保持  相似文献   

10.
鹅副伤寒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属细菌,其种类很多,该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鹅和带菌鹅。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直接经卵传播;经被污染的蛋壳、孵化器、出雏器或育雏器传播;经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其他动物以及人均可传播该病。各种年龄的鹅都可感染,尤以3周龄以下的多发。辽宁省辽中县某养殖户于2010年2月25日引入2000只雏鹅饲养,因发生该病,雏鹅相继发病死亡,发病率为50%,死亡率为40%。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菌感染广泛见于火鸡、鸡、鸽与鸭,但少见于鹅。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起雏鹅副伤寒急性暴发,报告如下。某养鹅户共养雏鹅500只,分两批购入:1986年4月20日购入1—2日龄雏鹅300只;5月10日又购入同样日龄雏鹅200只,饲养在同一院舍和水池内。5月20日第二批雏鹅首先发病,三日后第一批雏鹅也相继发病。症状: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呆立或卧地,驱赶后走动几步又卧下。卧地后头、翅下垂,闭跟,羽毛蓬松。下水后,浮在水面上,缩颈、闭眼,不愿游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份以来,我市部分养鹅专业户的鹅群中.流行一种雏鹅急性败血症,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经诊断为小鹅瘟并发沙门氏菌病。经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雏鹅疾病,是目前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10~45日龄的肉鹅,具有发病日龄早、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转归鹅只多表现为生长停滞等特点。本病易与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相混淆,甚至与禽流感相混淆。故应尽早诊断,及时准确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鸭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鹅鸭沙门氏菌病又称鹅鸭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属引起的疾病总称。该病对雏鸭、雏鹅的危害较大,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表现为腹泻、肠炎、败血症等。成年水禽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1病原鸭鹅副伤寒的主要因素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该菌革兰阴性菌。菌体单个存在,无芽孢,能够运动。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分散、光滑、透明、隆起、形态不一,以圆形和多角形为主。在SS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相似文献   

15.
鹅副伤寒是除白痢和禽伤寒沙门氏菌以外的一大类众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般情况下本病多发于雏鹅。 2 0 0 3年我镇养鹅专业户王某的雏鹅不断发生死亡 ,经诊断为鹅副伤寒病。经使用了江西民星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速灭杀星片剂 (规格 5mg× 2 0片 ,批号 :2 0 0 1 0 50 2 )和百病灵注射液 (规格 :5ml× 5支 ,批号 :2 0 0 1 0 90 1 ) ,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现将其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据调查了解 ,我镇近几年来都不间断发生过该病 ,特别是在阴雨连绵的春季 ,天气…  相似文献   

16.
鹅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结膜炎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可经多种途径传播,既可垂直感染,也可水平感染。多发生于10-30日龄雏鹅,成鹅发病较少且症状轻或呈隐性带菌者。雏鹅的抵抗力下降和气候突变都能诱发该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30%以上。大多数病例呈慢性经过且难以根治,极易造成其他免疫接种失败,常常给养鹅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3~ 5月 ,在天长市境内以及周边地区1 5日龄以内的鹅群中发生一种致死率高的新型传染病 ,其症状与小鹅瘟、鹅的鸭瘟、鹅沙门氏菌病相似。但用各类抗菌素治疗 ,小鹅瘟高免血清注射 ,30头份鸭瘟弱毒疫苗接种均不能取得疗效。随着病程的进展 ,患病雏鹅陆续死亡 ,致死率达 90 %左右。我们将病料送扬州大学农学院兽医院检验 ,结合临床症状、病死鹅剖检 ,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1 发病情况天长市城西十八集乡戴某家养的 1 0 0只雏鹅 ,是 2 0 0 1年 6月间从山东省买来的。回来饲养 7天没异常反应 ,8日龄时陆续发病 ,请当地兽医治疗 ,虽然用…  相似文献   

18.
养鹅是我县禽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我县养鹅户由于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善,常导致雏鹅软脚病,死亡率较高.为了摸索对雏鹅软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雏鹅成活率,笔者以维丁胶性钙为主,其它药物为辅进行防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鹅以草为主食,不但饲养成本较低,养殖效益较好,受到的污染也相对其他家禽而言要少得多,很符合当今消费者追求绿色、有机的饮食理念,消费市场很有潜力,经济、社会效益都不可小觑,很受养殖者的欢迎。一般而言,鹅因其抗病力强,患病的几率要比其他畜禽少得多,但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发现沙门氏菌病对雏鹅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0.
鹅沙门氏菌病是我国法定的二类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给养鹅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感染人,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殖场户应当提高防控意识,了解鹅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鹅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对养鹅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