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板栗品种‘燕山红栗’为试材,研究树形由自然圆头形(对照)改造为Y字形对板栗光合特性及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为Y字形树形在对树体营养生长指标未造成显著影响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树高;生长期内Y字形树形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增幅为10.09%~16.44%;透光率除下-西-2测试点外,其他9个测试点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增幅为52.17%~1006.95%;Y字形、自然圆头形2种树形栗苞均以第2层(以主干1.5 m高度为中心点,由中心点向外50~100 cm)为集中分布区,分别占单株栗苞数的59.09%和50.45%,单株栗苞数较自然圆头形高23.75%;树形改造后第2~6年(特殊年份除外)Y字形产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株产提高14.77%~69.75%。综合来看,Y字形比自然圆头形树体立体结果能力强、紧凑,结果多且减少了外围结果。  相似文献   

2.
核桃两种树形光合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温185号’核桃为试材,比较了主干形与自然开心形2种树形核桃的光合及荧光特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树形核桃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蒸腾速率(Tr)日变化、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与16:00左右,且首次峰值比第2次峰值分别高61.29%、51.75%,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主干形15.22μmol·m~(-2)·s~(-1),自然开心形14.39μmol·m~(-2)·s~(-1),14:00出现明显"午休"现象;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在净光合速率降低时反而呈现升高趋势;2种树形核桃初始荧光(Fo)与荧光淬灭系数(qP)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良种板栗"燕红"为试材,采用拉枝整形的方法,以传统树形自然圆头形为对照,对板栗幼树新树形篱壁形在营养生长、结果性状及光合生理主要指标进行系统测定,研究板栗新树形-篱壁形对生长、生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篱壁形较自然圆头形受光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林琭  李志强  蔚露  王红宁  牛自勉 《园艺学报》2020,47(11):2073-2085
以山西省临猗县32年生的‘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以传统郁闭的圆头大冠形为对照,改造后的开心形为处理,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在不同叶片表面CO2浓度(Cs)下的光响应和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的CO2响应以及光抑制前后的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和热耗散NPQ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大气状态下Cs相比,Cs升高到2 000 μmol • mol-1时,开心形和圆头大冠形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提高151%和83.5%,光能利用范围分别提高45.8%和87.5%;Rubisco限制的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均随PAR增加而增大,且在1 500 μmol • m-2 • s-1的PAR下达到最大值。光抑制发生前(8:00—10:00)开心形的叶片Pn和Pr显著高于圆头大冠形,但NPQ无显著差异;光抑制期间(12:00—14:00)两种树形的叶片Pn均显著降低,Pr和NPQ中可恢复组分r(qE)均显著增强且开心形显著高于圆头大冠形;光抑制解除后(16:00—18:00)开心形叶片Pnmax上升42.6%而圆头大冠形无显著变化。综上,CO2浓度升高和PAR增加(饱和光强以下)对叶片光合有正互作效应;开心形树形叶片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光抑制时可通过更高效的光呼吸和热耗散自我保护,光抑制过后Pn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5.
2005—2009年,在甘肃省靖远县进行枣树窄纺锤形树形的整形修剪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枣树选用窄纺锤形早期产量高、树体小、生产的枣果实品质好等优点;窄纺锤形枣树栽植密度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枣树高50%,木质化枣吊的数量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高15%~30%;定植后第1~5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高22.5%,产值比自然圆头形树形树提高27.7%。  相似文献   

6.
薛进军  周咏梅  罗玫 《果树学报》2006,23(6):884-887
为了探讨不同树形对龙眼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龙眼幼树为试材,进行了整形修剪研究。试验从2002年幼树定植开始,设置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对照)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到2004年12月,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的树高分别为211、126、187cm,纺锤形和圆头形的树高显著高于开心形,纺锤形和圆头形之间的差异不显著;2004年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的单株产量分别为5.10、4.56、1.10kg;2005年分别为10.30、5.90、1.80kg。纺锤形产量最高,开心形其次,圆头形最少,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纺锤形具有延长枝生长突出、枝量大、长树快、净光合速率比较高、早期产量高的显著优点,而且整形容易。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形对李树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待审定品种"公主红"李为试材,对比纺锤形、Y-字形、自然开心形3种树形的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等参数,以期为确定李树最佳树形、改善果实品质及提高产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树形结构因修剪方式不同,枝类组成差异显著。不同枝类间枝条数量表现为簇状枝>短枝>中枝>长枝>超长枝;自然开心形的一年生枝平均茎长显著大于纺锤形和Y-字形,平均茎粗自然开心形与纺锤形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Y-字形;3种树形结构的冠层特性各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自然开心形具有相对较大的叶面积指数、透光比和冠下总辐射;3种树形光合特性比较,自然开心形与Y-字形净光合速率明显优于纺锤形,且3种树形结果枝净光合速率均大于营养枝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均表现出相同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中,φPSⅡ、Fv/Fm、qP、qN、ETR等参数均表现出自然开心形优于Y-字形和纺锤形。自然开心形的树体结构更为合理,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更高的光电子传递效率和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其次为Y-字形,最后为纺锤形。  相似文献   

8.
1997年建次郎甜柿早期丰产试验园2处。一处的面积为1.73hm2,株行距2m×4m,采用纺锤树形;另一处1.6hm2,株行距3m×4m,采用自然圆头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纺锤树形早期产量要高于自然圆头树形,花期喷赤霉素及主枝环剥均能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宜‘鲁光’核桃优质高产的树形。【方法】以‘鲁光’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分析主干分层形、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3种树形的结构参数、坚果产量和品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干分层形的树高、基径、骨干枝数、单株平均坚果产量、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单果质量、仁质量、种仁粗脂肪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开心形的坚果壳厚最小,出仁率和种仁蛋白质含量最高;自然圆头形的总糖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坚果外观形状无显著的树形间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干分层形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心形有利于品质的形成,3种树形的综合排名顺序为主干分层形>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结论】济南市章丘区‘鲁光’核桃的适宜树形为主干分层形。  相似文献   

10.
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光合作用及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空气湿度对高温下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及坐果率的影响。设置3 个空气相对湿度处理,即70% ± 5%(高湿处理)、55% ± 5%(中湿处理)和不加湿的40% ~ 50%的对照(低湿处理)。结果表明:在10:00 至16:00 平均温度为33 ~ 43 ℃的高温条件下,高湿处理显著促进了番茄叶片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并且减轻或消除了光合“午休”,测定日内9:00 至17:00 的蒸腾累积值和净光合累积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6% ~ 133%和31% ~ 343%,坐果率显著高于低湿处理,达到48%;中湿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坐果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在30 ℃以上的高温条件下,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增强和坐果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温室嫁接黄瓜为试材,设亚高温、CO_2加富+亚高温、CO_2加富+常温3个处理,以常温管理为对照(CK),研究了CO_2加富和短期昼间亚高温对植株长势、产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温室黄瓜生产中合理施用CO_2、调控温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嫁接黄瓜的株高、茎粗、单瓜生长速度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处理25d后CO_2加富+亚高温处理在株高、茎粗、瓜长和瓜粗生长速度及产量上,分别显著高于对照37%、19%、15%、21%和38%,CO_2加富+常温处理除瓜长、瓜粗生长速度与亚高温+CO_2处理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低于亚高温+CO_2处理,各指标均显著高于亚高温处理和对照。CO_2加富+亚高温处理、CO_2加富+常温处理和CK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均呈双峰曲线,高峰值分别在10:00和14:00时,其中在10:00时,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为CO_2加富+亚高温CO_2加富+常温CK亚高温,亚高温处理的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均呈单峰曲线;各处理对黄瓜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影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0左右达到最高值,蒸腾速率分别为CO_2加富+亚高温常温+CO_2加富亚高温CK;黄瓜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后升高的"W"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树形对桃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油20号桃不同树形对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研究3年生中油20号桃Y字形、主干形、三主枝开心形、四主枝开心形及V字形5种树形的夏季结果枝部位光照度,成熟果实品质及冬季树体结构。【结果】同一树形不同部位的光照度和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上层>中层>下层,不同树形相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每666.7 m2产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树体的主枝数越多,主干直径越粗,树体越高,冠径越大。总枝量主干形最少,四主枝最多,而每666.7 m2枝量V字形最多,主干形其次。不同树形枝类组成,长枝比例顺序为主干形>V字形>Y字形>三主枝>四主枝,中短枝比例与长枝比例相反。选择了13种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种树形的优劣顺序依次为V字形、四主枝开心形、三主枝开心形、Y字形、主干形。【结论】V字形树形综合评分最高,产量和每666.7 m2枝量较高、品质表现较好,是适宜标准化栽培的优良树形。  相似文献   

13.
简述适用于密植和设施栽培的桃树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篱壁形、V字形、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倾斜主干偏展形和一边倒等树形的树体结构特点。对几种树形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V字形、改良纺锤形和三主枝自然开心形等3种树形中,以V字树形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滇中高原地区设施葡萄的光合特性,以楚雄地区"藤稔""夏黑""巨玫瑰"3个鲜食性葡萄品种叶片为试材,对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以及不同冠层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3个葡萄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在10:00—12:00呈现最高值,在16:00—18:00降到最低值;"夏黑"和"藤稔"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巨玫瑰",三者的净光合速率在16:00下降到最低值;不同葡萄品种下层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值显著低于中上层,而中层和上层叶片差异不显著;"巨玫瑰"葡萄的初始量子效率测定值显著低于"夏黑"和"藤稔",三者通过拟合获得光饱和点值均显著低于测定值。  相似文献   

15.
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征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株行距为3 m×5 m)、Y字形(株行距为2 m×5 m)和主干形(株行距为1.2m×2.5 m)3种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与光能利用、产量、品质等指标,提出适宜西北高旱桃区发展的树形及栽培模式。【方法】应用CI~(-1)10冠层分析仪和树体调查法对比研究4~6 a生'陇油桃1号'3种栽培模式下枝条生长量、冠层结构、果实产量、品质。【结果】4~6 a生主干形666.7 m2枝量为1.04万~1.20万条,高于其他2种树形;树体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种树形,但直射透过系数最低;主干形树形可以提早丰产,但由于栽植密度过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数值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树形。三主枝挺身开心形初果期每666.7 m2产量高于Y字形,随着树龄的增长Y字形桃树每666.7 m2产量逐年高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但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初果期主干形冠层结构成型快,产量高,能尽早收回成本,但主干形果实品质较低;Y字形与三主枝挺身开心形果实品质好,但前期产量低,进入盛果期后Y字形产量逐年上升,是现代果园较理想的树形。  相似文献   

16.
以主干形、30°双株V字形和60°双株V字形3种树形的‘燕红’桃树为试材,采用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 cm×50 cm×50 cm的立方体的方法,同时按冠层高度将树冠分为下部、中部和上部,研究了6—8月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的动态变化,并于果实成熟期测定了各树形的产量及果实品质,以期更加全面了解不同树形的冠层光照分布,为生产中桃树树形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主干形树形冠层相对光照强度在30%~80%的范围内所占比例最高;对于同一树形,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光照强度所占比例随着垂直高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大于80%的光照强度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3种树形的果实产量主要分布于冠层的中部和上部,主干形各部位果实产量高于其他2种树形;各树形果实品质随着树体高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各部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各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主干形各部位果实品质优于其他2种树形。对于单干形‘燕红’桃树品种,主干形‘燕红’桃树在冠层有效光分布、果实产量以及品质上均优于30°和60°双株V字形,且树势健壮,冠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作为适宜树形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沙地、盐碱地、弃耕地及农田4种生境条件下菊芋主枝与侧枝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境条件对菊芋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盐碱地、农田和弃耕地,同时在同一生境条件下主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要显著高于侧枝叶片;盐碱地和农田生境条件下菊芋的蒸腾速率要显著高于沙地和弃耕地,在同一生境条件下,主枝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侧枝叶片;在各种生境条件下,气孔导度均是影响植物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并且在4种生境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各种生态生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高干开心形、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光照强度以及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动态和日变化规律及其与果实品质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干开心形红富士树冠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光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光照分布均匀。不同树形的单株产量和品质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干开心形树形果实与其他2种树形相比,着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收获时平均单果重显著高于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且冠层内、中、外果实个体差异较小,但高干开心形树体产量低于传统树形。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红阳、金艳、早黄金以及海沃德猕猴桃在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试验采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了其叶幕微环境及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个品种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现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曲线的2个峰值均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蒸腾速率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光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大致呈"U"形曲线;在喀斯特山区,猕猴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早、晚时段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的限制,而午间则受叶幕温度和叶幕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且第1个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常态地貌提前2 h。在4个猕猴桃品种中,红阳叶片净光合速率日间均值最高,但其净光合速率在光合"午休"时较上午峰值的降幅比其他3个品种大,光合"午休"程度较深。在喀斯特山区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要注意对猕猴桃进行水分补充及合理遮阴。  相似文献   

20.
2009 ~2011年,以5年生大青皮甜石榴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高干Y形树和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的光合性能、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实病害情况.结果表明,高干Y形树3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304.1kg、555.0kg和1106.5kg,极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树冠内光照强度大、C02浓度高、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果实干腐病害指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