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日,在四川省动物疫控中心组织举办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牛的免疫效果评估会上,专家通过严格评估一致认为,将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简称羊包虫病疫苗)用于牛身上,同样可以取得明显的免疫效果。鉴于包虫病免疫已纳入国家强制免疫计划,且该疫苗的使用对牧区包虫病防控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2015年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省甘南州的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的环县3个点进行了免疫试验,同时采取首免前、二免前及免后90 d的羊血分离血清,采用羊棘球蚴Eg95包被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0.99%~11.63%;二免前阳性率73.13%~85.57%;首免后90 d阳性率81.54%~98.44%。对照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0;二免前阳性率0~5.71%;首免后90 d阳性率11.11%~20.00%。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反应在羊只品种上有差异:山羊上有反应,而藏绵羊上无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包虫病防控的效果,我们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011年该地区羊棘球蚴患病率高达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别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粪中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从14.1%下降至7.4%。说明该疫苗对羊包虫病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川西北高原牧区西藏羊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将西藏羊随机均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羊按免疫剂量接种包虫病疫苗,28 d后加强免疫,对照组羊不接种。在加强免疫30 d后采集血液制备血清,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同时剖解部分试验羊,检查肺脏和肝脏中的包囊数量,统计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组羊首免28 d后抗体阳性率为77.9%,加强免疫30 d后抗体阳性率为95.4%,与免疫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剖检部分试验羊统计包囊数量,得出保护率达到了75.0%。本试验表明,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阿坝地区西藏羊的棘球蚴病具有预防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为有效防控包虫病在人畜间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细粒棘球蚴病在天祝县黄牛、绵羊、山羊之间流行严重,局部地区高速100%,其中4岁以上羊感染比例大占43.5%,并以单纯感染肝包虫为主,占50.1%。1998年起使用犬用吡喹酮药饵驱治犬细粒棘球绦虫,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经六年的防治和跟踪调查,2003年羊包虫病感染率下降到2.1%,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羊棘球蚴病(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对藏绵羊羔羊的免疫效果和牦牛犊牛的免疫安全性与免疫效果开展本实验。本试验着重阐述羊包虫病疫苗免疫藏绵羊羔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和免疫牦牛犊牛的安全性及对其体增重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羊包虫病免疫藏绵羊羔羊,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3.66 kg;该疫苗免疫牦牛犊牛,疫苗安全性可靠,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14.7 kg。  相似文献   

8.
贵南县包虫(棘球蚴)病基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掌握贵南地区包虫(棘球蚴)病流行程度,制定防治对策,2004年5~10月对本地区人、犬、牛、羊的包虫病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人包虫病患病率0.79‰,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为28.33%,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58%,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43.73%,表明贵南县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包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杀灭鸡蛋大以上绵羊棘球蚴的有效剂量,我们于1984年9月2日开始了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包虫病)的第二轮试验。本次试验用羊10只,将吡喹酮的剂量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20毫克,疗效检查的天数增至120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试验目的及判定标准一、试验目的:寻找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鸡蛋大以上包囊的有效剂量和恰当的疗效检查天数。  相似文献   

10.
2000年5月,10月,分别对泽库地区人,犬,牛和羊进行了刺球蚴(包虫)病调查。结果:人包虫病患者患病率为0.43‰(其中农牧民患者占78.26%),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为65%,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65.42%。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42.79%。结果表明,泽库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宁夏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流行范围及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指导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治工作,2020年对吴忠市5个县(市、区)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犬粪样品1 861份,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0.75%;抽检羊脏器4 02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22%,有3个县区检出感染;检测牛脏器1 20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17%,仅1个县检出感染。3个免疫试点县区中,同心县新生羔羊免疫率较低(36.18%),而羊棘球蚴感染率最高(0.66%)。统计分析显示,犬棘球蚴感染与牛羊感染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控制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棘球蚴感染,需要继续做好牛羊饲养管理和犬只驱虫,加强包虫病防治宣传,在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包虫病疫苗免疫,逐步净化包虫病。本调查为该地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和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某军牧5志向匀以下羊棘球蚴的平均感染率为80%,牛为66.67%;彩用氢溴酸槟榔碱驱虫法监测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38.46%;1969年以来,人间包虫病累计手术病例数超过当地居民数的0.5‰。1990-1994年施行控制养犬数量,吡喹酮定期给犬驱虫、妥盖处理患病脏器等综合性防治,连续防治5年后监测结果:5岁以下羊棘球是细的平均感染率下降至9.58%,牛棘球蚴的感染率下降至6.06%,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下降为零。在人间再未发现新的包虫病病例。  相似文献   

13.
<正>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微生物某种表面结构蛋白制成的新型疫苗,具有免疫特异性强、成分单一且明确等优点,比传统疫苗安全性好、制备简单,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共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猪圆环病毒2型、羊衣原体病、鸡衣原体病、羊棘球蚴(包虫)病等5类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获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但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不足的问题仍亟待解决,特别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大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宁夏部分地区畜间包虫病(棘球蚴病)流行情况,为包虫病的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宁夏地区家畜和野生动物棘球蚴感染情况、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抽查羊脏器2 092份,棘球蚴感染阳性率为3.35%;牛脏器1 749份,阳性率为0;检测羊血清样品2 080份,棘球蚴感染抗体阳性率为40.39%;检测犬粪样品4 620份,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4.05%。调查3个县(区)的高原鼠兔、黄鼠等300只,均未发现有棘球蚴感染。调查还发现,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率参差不齐。[结论]针对宁夏地区畜间包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犬只管理,积极开展犬的驱虫工作;加强牛羊屠宰管理;对新生母羔羊采用基因工程疫苗进行免疫;加强对农牧民的健康教育;加大政府的防治投入。  相似文献   

15.
使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绵羔羊进行一免、二免,中间间隔1个月时间。一免后60天抗体阳性率维持在75%,有保护力的抗体占15%;二免后抗体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保护力在6个月以上,并且有保护力的抗体占45%以上。根据此实验结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藏绵羊棘球蚴病的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984 年经过调查发现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患棘球蚴病的藏绵羊3699只,发病率为98%。经过投喂丙硫咪唑、吡喹酮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1997年和2006年再次调查,感染率分别下降为72%和46%,说明投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藏绵羊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17.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18.
本县畜牧业历史悠久,是以牛羊为主的牧业县.1998年,配合甘肃省兽研所使用吡犬喹酮片剂(0.5mg/kg体重)药饵投服法和吡喹酮缓释剂(1枚/犬)腹股沟皮下包埋方法,对全县的犬进行细粒棘球绦虫驱治,经过6年的驱治工作,犬细粒棘球绦虫病在重流行区由1998年的78%下降到6%,羊包虫病的感染由89%下降到2.1%;感染率逐年下降,项目结束后再没药物发放.  相似文献   

19.
2011~2015年,对甘肃省18个犬细粒棘球蚴流行县区进行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调查,采集犬粪样品16 200份,应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包虫抗原检测。结果显示,犬包虫病阳性率由2011年的35.0%下降为2015年的3.0%。通过综合防控,有效控制了甘肃省犬细粒棘球绦虫病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省是世界上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病(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1],据报道,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达7.25%、11.30%,海西德令哈地区牛、羊感染率高达90.0%和59.6%[2-3],人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达6.1%和5.1%[4]。犬在青海省牧区作为看护牛羊和守护家园的动物,具有庞大的数量,和人及动物接触最为密切。犬作为包虫病的终末宿主,是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据报道,青海省犬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