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苹果病虫害的消长与树体年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物候期有不同的病虫害发生。因此,苹果病虫害在防治时,应充分利用病虫害的发生、繁殖与物候期息息相关的特性进行防治,可有效地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苹果病虫害的消长与树体年生长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物候期有不同的病虫害发生。因此,在防治苹果病虫害时,应充分利用病虫害的发生、繁殖与物候期息息相关的特性进  相似文献   

3.
对赤峰地区和天津地区2007~2010年的冬季和春季温度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了该物候期葡萄的萌芽和始花情况。结果表明:2009年冬季至2010年春季温度显著低于往年,冬季极端低温为有历史资料以来最低;春季的持续低温造成2个地区的葡萄萌芽期和始花期显著推迟。  相似文献   

4.
荔枝蒂蛀虫世代划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的荔枝、龙眼为试材,在广东省的气候条件下,对荔枝蒂蛀虫的世代划分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每年第一代发生期很难测定,除品种差异外,气候、物候期(包括开花坐果期)和世代交替等因素均影响蒂蛀虫的出现时间.在品种较为单一的荔枝、龙眼园中,没有必要测定蒂蛀虫第一世代出现的时间,可根据发生高峰期直接喷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南部柑桔产区为应对柑桔黄龙病威胁,开始探索和推行防虫网棚栽培.为了解网室栽培对晚熟柑桔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在桂南地区对枳砧沃柑、茂谷柑开展网室与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露天栽培相比,网室栽培条件下晚熟柑桔的萌芽、开花和生理落果物候期提早,但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推迟,沃柑总糖含量显著降低,茂谷柑维生...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地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是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开展气候变化对苹果物候期的影响研究,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该地区苹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万荣、洛川和西峰作为黄土高原苹果产区代表站,利用1994—2018年各地苹果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始花期、可采成熟期、叶变色末期和落叶末期物候数据,分析不同物候期及生长阶段长度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从日尺度层面,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各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近25年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地气候呈暖湿变化特征,受其影响,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呈推迟趋势,果实生长发育期和果树生长季呈延长趋势。平均气温对春秋两季物候期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时段内气温每升高1℃,春季各物候期将提前2.20~4.15 d,秋季落叶期将推迟3.58~7.77 d;降水量主要影响秋季物候期,影响时段内降水量每变化1 mm,叶变色末期将提前0.07~0.40 d,落叶末期将推迟0.12~0.55 d。各主产地间,万荣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次是西峰和洛川。【结论】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大于降水,且气温主要影响春季物候期,而降水主要影响秋季物候期;各物候期中,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和始花期主要受气温影响,叶变色末期主要受降水影响,落叶末期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而可采成熟期与气温和降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平度地区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的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绝产,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清楚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我地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者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无收,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清楚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与其它水果相比,保鲜难度更大,加上上市集中,销售期短,国内保鲜处理技术不到位,制约了海内外市场的扩大。本文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并探讨扩大鲜荔枝出口的途经。1影响荔枝保鲜的主要因素1.1品种的耐藏性荔枝不同品种之间的耐藏性有一定的差异,三月红、黑叶、淮枝等品种较耐藏。故筛选适合保鲜的荔枝品种十分必要。1.2果园管理在荔枝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保果壮果、防裂果、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以获得无病虫害的优质果,为保鲜提供质量保证。在许多产区,出口荔枝的果园要进行当年及往年病虫发生及防…  相似文献   

10.
要使荔枝早熟、丰产、优质、高效,应根据荔枝生长特点和物候期,分别在梢期、花期,果期科学使用果多多系列产品与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的异常气候使我地生长季节出现了前期(3、4月份)低温、中期(7月份)多雨、后期(8、9月份)干旱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果树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频繁。尤其套袋红富士苹果轮纹病出乎意料地比正常年份发生严重。初步调查发现,不少园片烂果率达20%左右,个别严重者高达90%(尤其套塑膜袋),几乎颗粒无收,给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弄清其发生原因,笔者进行多处实地调查,并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按物候期防治桃树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病虫害的发生和桃树的年生长发育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病虫害和物候期的相关性进行防治,可以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调查资料表明:蒂蛀蛾幼虫常年都危害合江荔枝.沪州市园科所沈家麟同志调查资料称:蒂蛀虫对荔枝危害程度高达80%以上.笔者从1987年开始,对蒂蛀虫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连续地进行调查、观察.积六年的调查观察资料,综合反应;合江荔枝成年树抽的晚秋梢,适龄树抽的冬梢,是蒂蛀蛾幼虫取食和栖生越冬的场所,花穗的主轴、穗梗和花蕾是蒂蛀蛾幼虫取食的主要对象.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荔枝的幼果期,特别是近成熟果和成熟果.其危害,一是加剧荔枝落果,造成严重减产;二是降低果实品质,即使丰产,造成严重减收.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国葡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万亩以上的基地不断涌现。由于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效益逐渐下滑。生产者为了提高效益,目前又逐步扩大设施栽培的面积。采取设施栽培后,物候期与露地栽培有了较大的改变。按照日期喷药防治病虫害的经验已不能适应目前设施栽培的要求。根据生产实践摸索和调查,总结出根据物候期防治病虫害的方案,供生产者参考:1不同物候期的防治方案1.1萌芽期(芽鳞膨大出现绒球)  相似文献   

15.
以荔枝蒂蛀虫成虫为研究对象,每月中旬对荔枝蒂蛀虫的发生量进行调查,在掌握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以温度、湿度、降水量、光照等气象资料作为预测因子,探究荔枝蒂蛀虫的种群动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变化趋势呈现单峰模式,成虫种群变化与温度、降水和光照时间呈显著相关性,气温对于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动态变化的解释力最强,而相对湿度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动态变化的解释力最弱。  相似文献   

16.
杨梅地膜覆盖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时间对杨梅园采用不同地膜覆盖处理,调查杨梅物候期、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变化及果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覆盖白黑反光膜可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品质和效益,覆盖地膜后果蝇发生量减少,可在生产上推广。杨梅园覆盖地膜以树冠郁闭度85%以下,3月以后为宜,过早覆盖反光膜可能会推迟成熟期。  相似文献   

17.
海南大棚与露地甜瓜病虫害发生差异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露地与设施栽培甜瓜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差异,通过病情指数及虫口数量调查,对海南大棚与露地栽培甜瓜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具有较好隔离虫害的作用,对于推迟虫害发生,减少害虫危害程度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对于减少病毒病发生也有很好的效果,而对于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大棚与露地栽培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对宁夏引进的美国黑核桃优良单株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调查了出苗时间、出苗率等物候期指标以及生长情况等,并根据美国黑核桃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结合灌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跟踪调查了实生苗定植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0~5℃层积70~90 d美国黑核桃种子出苗率最高,秋季播种较为适宜;实生苗定植后当年存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82.0%和73.8%,均好于普通核桃,定植当年有抽条现象,第2年抽条减轻,生物量增大,观测无病虫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观察和分析的方法,研究日光温室栽培杏树的物候期对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杏树物候期与露地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生长前期同一物候期比露地延长,到果实硬核期后,同一物候期则明显缩短。1月份日光温室内气温可达到10.2~11.4℃,温室内杏树萌芽、开花、新梢生长几乎同时进行,而此时地温(20cm)为5.8~10.2℃,根系未进入快速生长期,落花现象较重。日光温室内杏树在果实着色期及成熟期时温差较室外小,分别为10.5~12.0℃,不利优质果品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园林植物的非正常物候期行为,并对其非正常物候期行为如何进行栽培和管理做出有力探索。内部因素主要为植物本身营养不足,因此必须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施肥灌溉,使其生长健壮,正常生长;外部因素主要有三点:①病虫害、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及施肥和打药的不合理;②由于引种驯化所造成;③现代化的工厂污染。总之,我们要从植物的非正常物候期行为出发,针对园林植物的不同品种和习性采取合理的园林栽培措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