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畜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即泡球蚴病。家畜包虫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卫生、农业及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防治,才能取得有效的成绩。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结合高原牧区牛羊包虫病的流行特点,提出了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棘球蚴病发病较高的青海环湖地区和青南部分地区,对204人用日本和新疆包虫病试剂盒进行普查。结果用新疆试剂共捡出4份可疑,份囊型棘球蚴阳性血清,份泡型棘球蚴阳性血清,阳性率为7.84%。日本试剂124共捡出8份囊型棘球蚴阳性血清,份泡型棘球蚴阳性血清,阳性率为5.88%。对部分血清学诊断阳性和B超扫描有4明显病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本次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人包虫病的感染率仍然很高,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包虫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人医对包虫病的诊断用血清学、变态反应以及应用B超的方法可以诊断,使用B超可以确定包块的大小和位置,给手术治疗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绵羊的包虫病生前诊断有人曾采用变态反应,但血清学方法不可靠,能否使用B超进行诊断还是一个新问题.只有少数人进行过试验,报导也极少.我们对这方面工作进行了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医对包虫病的诊断用血清学、变态反应以及应用B超的方法可以诊断,使用B超可以确定包块的大小和位置,给手术治疗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绵羊的包虫病生前诊断有人曾采用变态反应,但血清学方法不可靠,能否使用B超进行诊断还是一个新问题。只有少数人进行过试验,报导也极少。我们对这方面工作进行了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牧区来说,危害尤其严重。为了抓好包虫病防控工作,自2013年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着力强化责任考核、加大投入力度、细化防控措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积累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防控经验。1以责任为统领,完善工作机制甘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控工作,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加强包虫病防控工作作出了明确批示。成立了  相似文献   

6.
张掖市畜间包虫病的防控工作主要采取了犬驱虫、加强屠宰厂检疫监管,确保感染荷囊的脏器无害化处理、每年对新生羔羊和新补栏羊进行免疫接种等措施。牛羊定点屠宰厂包虫病荷囊的检出率逐年下降,但在入户抽查犬驱虫情况时发现还存在养犬户对包虫病防控重视不够;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驱虫工作不实;养犬户对犬驱虫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加强包虫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加强乡镇技术力量强化现场指导和规范犬驱虫操作的措施,以便更好地落实包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在流行现状和防控情况进行了综述,包虫病病原体的分类和形态指出了包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包虫病控制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归纳和总结了该病的防控具体实施措施。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又称包虫)寄生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往往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成循环,成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羊包虫病的发病症状,接着分析了羊包虫病的诊断技术,进而针对羊包虫病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说明羊包虫病对牛羊等牲畜的重大危害,为羊包虫病的防治和控制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动保     
<正>青海启动畜间包虫病和布病防控工作11月17日,青海省农牧厅兽医局、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启动地方畜间包虫病、布病防控工作,并举办培训班,以提升防控能力。青海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省牛感染率为27.09%~60.36%,羊的感染率33.89%~53.14%。全省共有39个包虫病流行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0.63%,部分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达8.93%~12.38%。我国首部畜禽养殖和屠宰福利标准正式启动日前,中国兽医协会携手30余家国内畜牧行业内领先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7~18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赴青海省刚察县调研畜间包虫病防控试点工作,并与出席全国包虫病防控现场会的代表一起研讨当前防控工作。于康震强调,包虫病防控试点工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挑战性,相关参与单位要切实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进一步完善犬投药、羊免疫及综合防控等三种防控技术模式,共同把试点工作抓好,力争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上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包虫病是新疆地区人畜间流行的重要疫病之一。2005年以来,国家以及新疆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包虫病的防控力度,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成效。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新疆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型主要为G1、G3和G6,多房棘球绦虫有16个单倍型。囊型包虫病在儿童、1岁以内绵羊的感染率分别由控制前的6.7%和4.5%下降到2.2%和1.3%;家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由11.6%下降至1.6%。对终末宿主犬主要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策略;对中间宿主绵羊实行强制免疫的防控措施;对患病脏器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大宣传、科学防范、加强联防联控等措施。泡型包虫病在野生动物为主的病原循环链间传播,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措施用于泡型包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其确诊除需要常规的临床诊断外,还依赖于血清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影像学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及生活史、包虫病的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技术进行综述,并对实验室诊断技术确诊包虫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包虫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包虫病防控工作,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包虫病防治行动计划(2010—2015年)》有关要求,认真加强犬的管理,开展犬的驱虫、病原检测、牛羊检疫、病害脏器无害化处理等防控工作,确保了项目工作顺利进行。一、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1.犬的感染率逐年下降。按照国家和兵团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4.
根据棘球蚴病(包虫病)在高寒牧区流行的现状,为了探讨高寒牧区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有效防控措施,作者结合多年在高原基层一线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控工作积累的经验,认真分析研究高原地区包虫病流行特点,提出可行的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兴安盟长期流行,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很大危害。多年来,兴安盟主要通过畜间驱虫开展防治工作,包虫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从"十一五"开始,根据国家14部委《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畜间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要求,兴安盟认真开展包虫病专项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叙述了皇城牧区的地理概况、犬包虫病的流行情况、防治措施、防治工作中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畜间包虫病防控及鼠害治理,深入牧户及时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是当前防治犬包虫病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两型包虫病的流行与分布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对包虫病的重点流行区域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以便采取重点针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犬包虫病的危害、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人畜共患包虫病流行和传播的规律,通过以"切断病原循环链"为主的措施,制定了综合防控该病策略。防控原则:切断绦虫蚴和成虫在中间宿主牛、羊等家畜和终末宿主家牧犬、宠物动物之间的传播,由于终末宿主的数量远远少于中间宿主,犬的数量仅占家畜数量的几十分之一,因此,对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切入点、应该放在对终末宿主的控制上,控制棘球蚴成虫在犬体内的寄生是当地包虫病控制的主攻方向,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