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面不同覆盖技术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年生梨树园为试验对象,设生草、覆草、覆地膜(覆膜)、覆遮阳网(覆网)、覆无纺布(覆布)5个处理,以清耕为对照,用ECH2O土壤监测系统,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了覆盖技术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以探索果园土壤管理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库尔勒香梨生产效率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果园地面各种覆盖方式均有调节土壤温度的效果,覆盖对土壤表层的土壤温度调节效果明显,土层越深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越小;与清耕相比,覆膜的表层土壤平均温度高1.8℃,覆布、覆网、生草和覆草低0.3、0.6、1.7℃和2.1℃;0~20cm土层覆膜的温度高1.2℃,覆布和覆草分别低0.5℃和2.6℃;20~40cm土层温度覆膜的高1.8℃,覆草和覆布分别低2.3℃和0.3℃;40~60cm土层覆膜的高1.0℃,覆草和覆布分别低2.5℃和0.8℃;在浅层土壤昼夜温差依次生草清耕覆膜覆布覆网覆草,20~60cm土层各处理昼夜温差较小,在0.2~0.6℃之间,覆膜、覆布、覆网和覆草均可缩小土壤温差,防止土壤温度剧烈变化,其中覆草的土壤温度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覆膜、覆草、生草措施对旱地桃树根系生长发育、树体生长结果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措施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根系对水肥的吸收效率,促使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与对照相比,生草、覆草处理桃树根系由0~60cm土层伸展到0~80 cm土层,而覆膜处理桃树根系上移到0~40 cm土层,以0~20 cm土层分布最多。生草处理根系数量、细根数量均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91.35%和194.42%。生草处理桃树生长结果最好,百叶重是对照的119.58%,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1.66%和107.34%,667 m~2产量较对照增加280 kg,达到2 258 kg。生草处理与对照相似,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高;覆膜、覆草处理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覆膜处理在0~20cm土层土壤孔隙度最大,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值逐渐减小;生草、覆草处理与对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覆草处理在20~40 cm土层达到最大,生草处理、对照在40~60 cm土层达到最大。综合分析桃树根系分布、生长结果情况和土壤物理性状,初步认为生草是目前陇东南浅山丘陵区旱地桃园较适宜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清耕、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分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2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直径≤2 mm、2~5 mm、5~10mm及≥10 mm)进行空间分布调查,并对根系生物量、根长、表面积等进行详细分析;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结果】对照(CK)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干0~90 cm范围内的20~60 cm土层中;覆草、覆沙处理主要分布在距干0~120 cm水平范围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以20~40 cm根系最为密集;覆膜处理根系水平分布与CK相似,垂直方向使根系主要分布区域提升至0~20 cm土层,占根系总量的36.06%。各覆盖处理均可减小细根根径、增大比根长、减小大根径根系的下扎深度。覆盖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均与根系总根长、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覆膜处理根系显著上浮,覆草与覆沙可有效增大根系水平分布范围及垂直深度,增大根系的水肥吸收空间;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系生长分布密切相关。综合分析根系分布、树体生长与果实产量品质,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陇东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覆膜、覆草)对苹果园根系生长分布及树体不同器官中贮藏营养分配动态的影响。【方法】以14 a生苹果树为试材,采用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法,对不同径级根系进行空间形态分布调查,测定根系、不同枝类越冬期间贮藏营养的分配比例及动态。【结果】覆草处理可提高根系数量,扩展根系分布范围至距干0~150 cm内的0~100 cm深土层中;覆膜处理细根总量与水平分布范围较对照有所减小。贮藏营养分别主要贮藏在细根、1 a生枝与粗根中,并以淀粉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覆草可有效增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不同枝条与根系中贮藏营养含量,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山丘地龙廷杏梅园进行了树盘覆草、覆黑膜、覆草加覆黑膜和松土4种不同旱作保水措施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盘覆草、覆黑膜和覆草加覆膜处理能比较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含量,调节土壤温度和提高杏梅的蒸腾速率,有利于杏梅根系活动和树体营养的输送。  相似文献   

6.
山地不同抗旱措施对新红星苹果幼树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1年在山地对新红星苹果幼树进行树盘覆草、树盘穴贮肥水、树盘覆膜和树盘清耕(对照)等抗旱措施的比较试验。4a(年)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措施效果以树盘覆草为最好,其次为树盘穴贮肥水,树盘覆膜也较好,树盘清耕较差。树盘覆草可以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分,缓解旱情,稳定土壤温度,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早期产量与果实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8年生莲雾为试材,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莲雾的防寒效果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越冬防寒期间的莲雾落叶率和温度变化,翌年莲雾的物候期、产量和品质,分析比较不同覆盖方式对莲雾的防寒效果。结果表明,树冠覆盖处理莲雾的落叶率明显低于覆草、覆膜以及对照处理,使用树冠覆盖的莲雾在第二年物候期比其他处理早20~30天,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经济利润均高于覆草、覆膜和对照处理。综合分析树冠覆盖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低温对莲雾生产的风险,在广西有非常大的推广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鸭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物(紫花苜蓿、高羊茅、早熟禾、麦秸、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对盆栽梨树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均能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其中以覆盖麦秸保水效果最好;透明地膜覆盖增温效果最为明显,年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3.40℃,紫花苜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年平均土壤温度比对照低0.68℃。透明地膜覆盖温度日较差最大,达到5.30℃,而高羊茅覆盖土壤温度日较差仅为1.67℃。至于对土壤质地的影响,麦秸覆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降低了8.82%,总孔隙度增加了9.09%;高羊茅覆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最多,增量达到26.80%;紫花苜蓿覆盖对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28.89%和106.21%;速效钾含量则以高羊茅覆盖最高,为244.96mg/kg;高羊茅覆盖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加效果最明显,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6.03%、30.30%和7.99%;不同覆盖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紫花苜蓿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增幅达到32.84%,早熟禾处理有利于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增幅为21.97%,高羊茅处理同对照相比,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了56.00%,效果最好;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则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红早酥梨"当年栽植幼树为试材,设土壤质地(A)、覆草种类(B)、覆草量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在砂地新建梨园进行了幼树树盘覆草保水试验,以期为干旱区砂地果园建植节水培肥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树盘覆草对保持幼树距树干50cm范围0~60cm土层土壤水分有积极保水作用;树盘覆盖苦豆子、紫花苜蓿、混合杂草,单株覆盖2.5、5.0、7.5kg鲜草,根际土壤含水量相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2012年8月11日灌水后的第16天,受树盘覆草作用的影响,根际土壤0~60cm含水量为6.23%,幼树生长正常,可继续延长灌水间隔期;在灌水后的第70天,树盘覆草处理3个土层土壤含水量20~40cm40~60cm0~20cm,幼树根际土壤水分的这种分布格局有利于幼树根系对水分的需求;生产中,砂地梨园幼树树盘覆盖5.0kg左右苦豆子或混合杂草,具有保持幼树根际土壤水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处理,采用PVC管基质栽培鼠茅草,冬季干旱胁迫结束后复水采集鼠茅草样品,测定分析了鼠茅草干旱胁迫后复水及对照处理的鼠茅草叶片及根系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复水与正常水分处理相比,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各级根长与根表面积显著降低,叶绿素b指标无显著差异。MDA、可溶性蛋白、电解质渗透率指标显著增加,这说明鼠茅草干旱胁迫复水后仍存在一定的胁迫,冬季干旱胁迫后复水对鼠茅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还表明在不具备冬季灌溉条件下,冬季断水60 d后复水对鼠茅草的生长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危及生命,可适当断水,在开春后应及时灌溉,以提高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吴素丽 《北方园艺》2019,(3):116-120
为研究地表覆盖材料对甘肃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及枸杞生生长产量的影响,在统一沟灌6 000 m3·hm-2的基础上,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覆盖黑膜(T1)、草帘(T2)、无纺布(T3)3种材料处理;监测覆盖处理后土壤含水率、盐分含量和pH,分析土壤水盐变化。结果表明:地表覆盖黑膜、草帘、无纺布均能削弱地表蒸发,抑制地表返盐,黑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最高、含盐量最低,无纺布处理土壤含盐量最高;覆盖草帘处理枸杞成活率、保存率、株高、冠幅和产量均为最高,第2年草帘处理枸杞产量为1.86t·hm-2,是对照的1.4倍,比黑膜、无纺布处理分别高10.7%、8.1%。因此,沟灌条件下覆盖草帘适宜于该地区盐渍土农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以地膜和小麦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黄瓜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的效果大于秸秆覆盖,覆盖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平均温度,且对最低温度的提高作用大于最高温度;秸秆覆盖延缓了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对土壤增温作用小,且土壤最高温度低于对照而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差最小,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秸秆覆盖作用更为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低氮(50 kg ? hm-2)和中氮(100 kg ? hm-2)条件下分别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及15N肥料利用率显著降低,这在低氮处理下尤为明显;而到秋梢停长期,与单作苹果相比,种植牧草后苹果植株生物量、吸氮量、15N肥料利用率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至秋梢停长期,0 ~ 2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种植白三叶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黑麦草 > 单作苹果,而在20 ~ 40 cm及40 ~ 60 cm土层15N丰度及总氮含量为单作苹果 > 种植黑麦草 > 种植鼠茅草 > 种植白三叶,表明种植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降低了氮素的淋溶损失,有利于氮肥的保持,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苹果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沙田柚’成熟前期进行地膜(反光地膜、防水透气地膜、透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其果实品质和果园土壤细菌类型、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覆盖处理可提高‘沙田柚’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含量,降低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透明塑料地膜处理的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细菌进行测序,获得OTUs总数目为21393个,至少涵盖了38门48纲109目205科428属278种的细菌;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各处理的优势菌门,地膜覆盖提高了放线菌门、蓝藻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透明塑料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无机磷、有效钾含量。综上,果实成熟前覆盖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可以改善‘沙田柚’的果实品质;地膜覆盖处理改变了‘沙田柚’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地膜覆盖具有改善‘沙田柚’果实品质和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耕作和覆盖对苹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比分析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措施结合玉米秸秆、地膜及生草覆盖对苹果园0~4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土壤3种酶活性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 , 采用土壤耕作和覆盖均能提高果园土壤酶活性; 而耕作和覆盖相结合可更有效地提高果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以翻耕+秸秆覆盖效果最好, 3种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翻耕无覆盖) 高13.82%、27.41%和363.26%; 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 其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土层加深均有所降低, 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升高趋势。因而, 在渭北旱塬苹果生产基地, 采用翻耕+秸秆覆盖技术将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改善土壤微环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早春时期河西张掖地区酿酒葡萄根系覆盖麦草、黑地膜、白地膜和不覆盖(CK)4种方法对酿酒葡萄根系温度的影响,并对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覆盖膜比覆盖麦草效果好,葡萄根系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明显较高,尤其覆盖白地膜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云南甘薯抗旱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云 《长江蔬菜》2013,(22):51-53
采取不同的甘薯抗旱育苗措施,对其萌芽出苗、地上部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覆膜覆土、覆盖稻草、覆盖遮阳网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甘薯早出苗,具有一定的抗旱作用;盖遮阳网后植株长势弱、易发生徒长;增施有机肥育苗植株长势好,但抗旱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