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家参谋》2011,(2):22-23
(接上期)162.为什么种子会"结露"?结露是空气中的水汽量达到饱和状态后,凝结成水的现象,发生在种子上就叫种子结露。开始出现结露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也叫露点。因此,露点的定义是水分含量一定的空气,当它达到饱和状态时(相对湿度100%)所对应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种子结露是种子贮藏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种子结露以后,含水量急剧增加,种子生理活动随之增强,导致发热、发芽、霉变、虫害等情况发生。本文简单介绍了种子结露的成因、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就可避免或减轻这种现象的发生,使种子免遭损失。  相似文献   

3.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结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种子结露以后,含水量急剧增加,种子生理活动越发旺盛,导致发芽、发热、虫害、霉变等情况发生。种子结露现象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可消除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春季正值冷暖气流相互交锋季节,气温忽高忽低,变化无常.往往会由于外界温度骤然下降,使种子堆表层发生"结露",即种子表面很潮湿,吸附很多水汽,逐渐凝成微小水滴.种子结露往往导致种子发热、霉变,造成损失.因此,在寒潮到来时,应密闭仓库门窗,以防仓内温度骤然下降,并应注意检查,如发现种子含水量上升,就应及时通风,使种子堆降温散湿,使仓库内、外和种子堆温度接近,或对种子采取晾晒等措施,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专家热线     
山东读者乔柏平问:怎样防止贮藏种子结露?答: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因湿热而结露,其解决措施如下。1.种堆因昼夜温差,遇冷后产生水分,并形成湿热冒汗,或在麻袋表层发生出汗发热现象。因此,在贮藏数量大的情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正值冷暖气流相互交锋季节,气温忽高忽低,变化无常。往往会由于外界温度骤然下降,使种子堆表层发生"结露",即种子表面很潮湿,吸附很多水汽,逐渐凝成微小水滴。种子结露往往导致种子发热、霉变,造成损失。因此,在寒潮到来时,应密闭仓库门窗,以防仓内温度骤然下降,并及时检查,如发现种子含水量上升,就应及时通风,使种子堆降温散湿,使仓库内、外和种子堆温度接近,或对种子采取晾晒等措  相似文献   

7.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不适宜的温湿度对种子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因湿热而“出汗”“结露”.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仓贮中出现的这一难题. 1.种子在收购中部分含水量不均匀,特别在收购中不注意把关,把受潮的种子混装散堆,或包装堆放过程中由于种子之间水分相互吸附,加上外围表层受外界、仓内温湿度影响,种堆水分处于变动状态.夏季收购种子,种温高,至晚上气温下降,种堆容易出现冷热空气对流移动,热空气上升,水气随之上升到种堆表面,遇冷后产生水分,并形成湿热冒汗,或在麻袋表层发生出汗发热现象.因此,在贮藏数量大的(一般在50万至100万容量的仓库)情况下采取勤翻动、扒沟、挖塘、摊晾等辅助散发湿气降湿措施,以免湿热扩散,在晴天应及时挖掘表层湿热种子翻晒,麻袋包装种子应及时倒包摊晾或翻晒.  相似文献   

8.
种子贮藏保管应保证入库的种子达到"纯、净、饱、壮、健、干"的标准,贮种仓库在农作物种子入库前要做到"仓内六面光,仓外三不留",防治出现"出汗"和"结露"现象,做好仓贮种子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种子本身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管理不当,种子会出现发热、结露、霉变等现象,直接影响了种子贮藏的稳定性和生活力。发热原因一是种子在贮藏期间新陈代身过于旺盛,便释放了大量的热能,特别是种子呼吸热量积聚在种子堆内,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生理活动,释放更多的热量。如此循环便会导致种子发热。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湿大空间造纸厂房夏季闷热、冬季围护结构结露滴水,影响纸张正常生产.实地测量了厂房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通风、温湿度分布及造纸机械散热散湿,并对厂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围护结构结露原因.分析表明:厂房屋顶和侧墙交界处,湿部屋面,侧墙侧窗及天窗等区域最容易结露.排热除湿通风方式中,在湿部操作区侧墙加局部排风效果最佳.加强上述区域保温及减少玻璃窗数量,以及在侧墙加局部排风是防止围护结构结露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这些措施后,减少了围护结构结露.  相似文献   

11.
<正> 种子贮藏时的合理通风时间和方法,应根据气候条件变化和贮种情况进行综合后来确定。1 合理通风的时间 在一年之中,温度下降的季节,应以通风为主。这样,一方面能充分利用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使贮藏种子降温散湿;另一方面能防止因仓库内外温度相差悬殊而造成种子堆表面出现“结露”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08,(12)
1.保持环境干燥、远离化学药品摆放液晶电视的房间湿度较大时,电器内部就会结露,结露之后就会漏电、短路。如果湿气已经进入了液晶电视,就必须将其放到比较温暖干燥的地方,以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而大豆疫病是由疫霉引起的大豆根腐和茎腐病. 一、大豆灰斑病 1、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大豆灰斑病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高温高湿条件下,子叶上病斑处形成的分子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分生孢子2d后侵染力下降26%,6d后失去生活力.生产上该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作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普遍,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等很易大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结露现象在温室中普遍存在,该试验通过对双层薄膜温室内自然结露和人工结露两种情况的室内最低温度同室外进行对比测试,对结露时间早晚对双层非充气塑料薄膜保温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结露对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性能存在不利的影响,结露时间早,温室内最低温度比结露时间晚时有所低,但幅度不大。(2) 双层塑料薄膜的保温性能与夹层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保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恒温库贮藏果蔬结露原因及预防张国顺张杰华利用恒温库进行果蔬贮藏时,如管理处理不当,极易在果蔬表面结露,使微生物活动,造成果蔬的腐烂,产生大的经济损失。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一、果蔬未经预冷直接入库,果蔬表面由于温度高而散失大量水分,使库内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子黑胚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iessler是小麦种子黑胚病的主要致病菌。1987~1988年在鲁麦8号小麦抽穗、开花及籽粒发育各阶段自穗部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乳熟后期(花后20天)病菌开始侵染胚部,引起黑胚,随着籽粒成熟黑胚率相应增加。在此期间遇雨或田间相对湿度高(90%以上),易结露,则黑胚病加重。室温26~27℃下接种,病害潜育期为3~4天。大气中的链格孢菌是小麦种子黑胚病的侵染源。小花上残留的花药是病菌进入花内的途径之一。小麦黑胚病普遍发生,不同品种(品系)有差异。高肥水地种子黑胚率高于旱地,雨后收获的种子黑胚病亦较雨前收获的重。黑胚粒的粒重大于非黑胚粒。  相似文献   

17.
<正>棚膜滴水滴到植株上,会引发多种病害。如细菌性病害、霜霉病等发生都需要液态水和伤口两个条件,而棚膜水珠滴到植株上,恰恰给这些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另外,棚内结露滴水使得棚内湿度增加,也有利于多数真菌病害的发生。尤其是连阴天气,棚内温度低、湿度大,病害发生重。还有,棚膜结露使棚膜的透光率下降20%~30%,且大量吸附棚内热量,影响大棚内温度提升。棚膜滴水对蔬菜生长危害很大,应及时想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 霜是指当地面或地面物体温度下降到0℃或略低于0℃,近地层空气中水蒸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表面上结露后冻结成的白色结晶体。我们通常看到的霜,是植物表面的结露或水膜冻结成霜。形成霜的气象因素是地面物体热辐射或由冷气流造成的冷却、水蒸汽压、风速、云量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缓慢变化的复杂过程。霜影响植物的主要因素是热辐射降低了植物体温和结露,以及与结露有关的水蒸汽压等。霜害实际上是与霜同时发生的冻害,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不仅与霜冻本身有关,还与各种农作物的耐冻力有关,即使是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耐冻力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正>1.贮运期间要防止果品"发汗"。果品在贮运中常可见到产品表面有凝结的水珠,这种现象称为"结露"(俗称发汗)。结露的原因是由于贮藏环境的气温降到露点温度,使过多的水蒸气从空间析出而在物体表面凝成水珠,若温度继续下降到0℃以下就结成霜。为防止果品在贮运期间结露,要求贮运场所有良好的隔热条件;贮运期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种子标签,既是明示种子质量信息的重要载体,又是明确种子质量责任的主要证据.合格的种子标签,不仅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种子纠纷,而且能够在发生种子纠纷时明确种子质量责任,保护种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