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晋葵1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行选育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具有高产、早熟、杭病和广适性等特性,适宜在晋中及以南地区复播,晋中以北地区春播。春播生育期110d,复播生育期93d。  相似文献   

2.
丁勇 《种子科技》2011,29(10):42-43
晋葵6号由山西省棉花所选育。复播株高170em左右,花盘直径20cm左右,叶片总数31片,单盘粒数1200粒以上,千粒重75g,花盘平展微突,种皮黑色有灰色条纹。复播生育期85~90天。在我县复播一般亩产200kg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张耀文,刘建军(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室太原030031)汾葵杂3号是三系配套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油用型适麦茬复播的品种,组合为74102-4Ax7911。自1987年推广至今,累计种植面积33.3万hm2,并在甘肃、……  相似文献   

4.
复播玉米新玉13号,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玉13号的育成,在早熟玉米育上有了较大的突破,解决了早熟与高产的矛盾。新玉13号在新疆南疆地区复播为85~95d,新疆北疆地区春播为110d左右;南疆复播产量为9273kg/hm^2,北疆春播平均产量为11700kg/hm^2。  相似文献   

5.
硕秋九(原名硕秋9905)是由赤峰德农·松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号为蒙审玉2003002号的玉米品种,在赤峰地区从出苗到成熟126d,比对照农大108早8d,比对照四单19晚4d,在活动积温≥2900℃地区均适宜种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03年连续5年在赤峰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000kg/hm^2,经济效益好,制种户制种积极性较高。经过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多年的制种经验,现将覆膜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斌  肖华贵  李超  饶勇 《种子》2011,30(11)
为制定黔油20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该品种父母本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播差期,达到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目的,从9月13日至10月27日共进行了12期相隔4d的父母本播期试验.结果表明:(1)父母本最佳播差期为6~8d.(2)最佳播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最迟播期为10月11日).(3)在最佳播期内,母本比父本提前6~8d播种的花期相遇较好,异交结实率高,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刘楚和 《种子科技》2001,19(6):363-364
1 生物学特性1.1  T0 974 :株高 85~ 90 cm,茎秆较细 ,叶片窄挺细长 ,分蘖能力强 ,成穗率高。主茎叶 13片左右。播始历期 82 d左右 ,幼穗分化 2 5 d左右。花粉量足 ,花期时间短 ,花时早 ,单穗开花 6 d左右 ,阴雨天花药能正常开裂。1.2 金 2 3A:株叶型好 ,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高 ,茎秆细软 ,感温性强。主茎叶 12片左右 ,播始历期 74 d左右 ,幼穗分化 2 5 d左右。颖花开颖角度大 ,柱头外露率高 ,双边外露率 4 5 % ,单穗花期 5 d左右。2 制种技术措施2 .1 选择适宜的制种季节。地点选在丘陵区 ,土壤为黄红麻泥田及河沙泥田。父本在 3月 3…  相似文献   

8.
新葵20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10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已在北疆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北疆地区麦茬免耕复播新葵20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推广用好晋豆11号之我见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董水仙山西省农科院遗传所张海生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选育的晋豆11号,目前已成为山西省大豆中部春播、南部复播的主栽品种,1993年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当前推广情况晋豆11号从1990年山西省品审会...  相似文献   

10.
晋单27号是我省日前生产上推广的主干玉米品种之一,但由于该品种的种子生产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制种产量较低,相应地给该品种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经二年的详细观察和实践,从中摸索出晋单27号优种在临汾地区春播和麦茬套种制种亩产300多公斤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同豆8181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用同豆4号-1作母本、吉育71号作父本杂交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育成的新品种,并于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2019年参加山西春播早熟区和中部夏播区大豆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2833.7kg,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平均增产10.18%;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798.5kg,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平均增产10.25%。该品种稳定性和丰产性较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北平川区水旱地春播,晋中、南部地区复播以及周边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高寒早熟区种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杂交棉南农6号(利用核雄性不育系制种)、南农8号(利用人工去雄制种)进行制种,分析其成本、收益。结果表明,南农8号的制种产量(毛籽)要比南农6号高31.4%,但其制种用工几乎是南农6号的3倍,南农8号的制种毛利润反而比南农6号低28.7%左右。在目前劳动力价格较高且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利用核雄性不育系制种显然要优于利用人工去雄制种。通过制种实践,对人工去雄制种提出了小瓶授粉,去雄时间推迟;对利用核雄性不育系制种提出播期提前,苗床搬钵,尽早去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青杂2号油菜品种是青海省农科院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2000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3d,子粒含油率45.2%,芥酸含量0.65%,硫代含量27.8μmol/g,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强,增产优势明显,适宜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种植.2001年西宁市下达给大通县科技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制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项目,经过2001、2002年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所制的种子经青海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均达到标准,2003-2005年继续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现已累计建立制种基地1250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8万千克,为大通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良种,现将大通地区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宋立民 《种子科技》2002,20(3):165-165
农大 10 8制种产量低一直是困扰种子生产经营部门的问题。赤峰市松山区种子公司自 1999年进行农大10 8制种 ,前两年制种亩产在 2 0 0~ 2 5 0 kg,接近北方地区春播制种平均水平。 2 0 0 1年经过对母本 178特性的分析 ,实施针对性的措施 ,在区良种场农大 10 8反交制种 30 0 0亩 ,共产种子 12 6 .5万 kg,平均亩产达 4 2 0kg。1 农大 10 8制种产量低的原因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 ,笔者认为 ,农大 10 8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大 10 8母本 178灌浆快 ,如果后期温度过高 ,就会加快灌浆速度 ,干物质积累少 ,影响千粒重。北方春播 …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上杂交长茄以其产量高、抗病强、易栽培、适应性广、市场消费量大等优点得以大面积应用,因而用种量大.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因其优越的光照、土地、灌溉条件和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是杂交长茄制种的最佳地域之一.根据近年来制种工作实践,将杂交长茄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田霖 《种子科技》2002,20(5):296-297
湘玉 10号是湖南省永顺县旱科所用自交系“716 4”×自交系“毛白 11”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1999年通过湖南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 ,抗病力强 ,适应性广 ,近年来已成为武陵山区玉米主推品种。其高产制种配套技术如下 :1 掌握亲本特征特性1.1 母本“716 4”:在湘西地区春播播种至吐丝需 85 d左右 ,株高 172 cm,穗位高 5 4cm,主茎叶 17片。雄穗分枝 16~ 2 1个 ,散粉较慢。雌穗苞叶适中 ,花丝紫红色 ,吐丝始止期为 6~ 8d。籽粒白色 ,马齿型 ,千粒重2 4 7g,穗轴白色 ,穗行数 14行 ,行粒数 32粒。抗大、小叶斑病 ,耐肥抗倒。1.2 父本“毛白…  相似文献   

17.
晋绿豆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1999年以串辐-1(串地龙经钴60辐射)为母本、绿豆资源Vc1973A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多代选择选育而成。该品种直立抗倒伏、结荚集中、高产稳产,田间鉴定具有一定的抗旱性,适宜山西省北部地区春播,中南部地区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蕾期人工徒手去雄授粉法,在贵阳及三亚两地对黔椒3号杂交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黔椒3号在三亚的制种产量比贵阳高87.7%.制种时父本比母本早播5-10d,种植比例1:3,对亲本植株适当调整,蕾期人工重复授粉.浇水保持田间适宜湿度,可提高辣椒授粉坐果率,增加单果结籽数.大面积制种运用记号笔标记授粉果,果实变红及时采收取种,通风条件下晾晒,可避免种子人工混杂,提高种子商品质量,降低种子成本.  相似文献   

19.
方振旦  范正旺 《种子科技》2002,20(3):162-163
我地两优培九组合制种采取常规的水育秧移栽方式 ,制种单产始终上不去 ,且费工、费时。 2 0 0 1年 ,本人把盘育抛秧技术应用到该组合的制种上 ,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亩产由 110 .0 kg提高到 16 8.7kg,节约了大量的移栽劳动力 ,工效极大提高。本文对其中一些技术措施进行初步总结 ,以期在杂交稻制种上应用盘育抛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1 两优培九亲本特性1.1 父本 9311特性 :植株比较高大 ,茎秆粗壮 ,抗性强 ,分蘖力一般。在我地 5月初播种 ,8月中旬始穗 ,播始历期 97d左右。主茎叶片数 16 .0片 ,抽穗整齐 ,开花时间集中 ,扬花 7~ 8d,花粉粒…  相似文献   

20.
张亚波  史玉宏 《种子科技》2003,21(2):109-109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消费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作为休闲食品的糯玉米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生育期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可种植方式及区域广,同时又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因而市场对该品种的需求愈来愈大。现将该品种复播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来源晋单(糯)41号玉米(原代号鲜糯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N9603(鲁糯1号二环系选育)为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