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中稻新组合湘华优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华优7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6年用自育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华37A和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恢7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39)。该组合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连片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786.6kg,在中方、靖州、祁阳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2.
粤优997是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在1999年春(海南)利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襄恢997配组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5004。2007年7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号为CNA20040473.3。  相似文献   

3.
<正>两优3313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用两系不育系033S与自育恢复系R13组配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14年12月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4002。该组合适合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稻瘟病重病区不宜种植。1选育经过1.1不育系来源033S为合肥齐民济生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出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以广占63S为母本与红莲型保持系粤泰B为父本,经杂交后选育而  相似文献   

4.
胡旭 《作物杂志》2006,22(3):63-63
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具有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的光温敏两系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苯两优9号及其不育系苯88S,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及其不育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具有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使两系杂交水稻的运用更加安全、普及。苯两优9号是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苯88S为母本、赛恢9号为父本配组育成。2004~2005年参加湖北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比对照Ⅱ优725增产7.24%。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米质主要理化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苯88S是该公司用“广占63S”作母……  相似文献   

5.
D优33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三系不育系荆楚D8A与恢复系R9-3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06002。  相似文献   

6.
香两优 5 号是广西瑞特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用公司自育两系不育系香 S 和自育的恢复系 R5 号,经过杂交组配择优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产量高、米质优、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广,2022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 2022089 号。现对该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富优1号(Ⅱ优21)是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籼稻,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2003年湖北省安陆市、云梦县等引进作中稻种植,生产实践表明富优1号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的杂交中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德优825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德香074A与恢复系泸恢82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每hm2产量8.35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4%;2007年产量8.62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9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5%。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611S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育成了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662".经贵州省两年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平均产量7.43t/hm2,比对照汕优63平均增产6.3%;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产量7.15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3.4%.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两优662对稻瘟病有较好的抗性.该组合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宜香优62是用宜香1A与恩恢62配组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迟熟中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稻瘟病、产量高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宜香优62的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宜香优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的选育与制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自育的优质不育系绵5A为母本、四川省原子核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8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适应性广,适合长江上游及湖北的平坝和丘陵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嘉糯1优6号杂交糯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嘉糯1优6号是福建省农林大学作物遗传研究所选用嘉农WXA1与嘉糯恢6号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糯稻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属基本营养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d,比对照两优2186长3d(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6d,与特  相似文献   

13.
:荃9 优475 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籼粳交恢复系苏恢475 为父本,以香型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荃香9A 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2022 年11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内5优5399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5优5399由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内香5A×内恢3399组配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05)。该品种在重庆垫江县示范种植2年来,表现出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稍宽直立,分蘖力强,丰产、稳产,结实率高,着粒密度大,米质优,抗稻瘟病等特点。在本县作一季中稻,尤其是优质杂交中稻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川优536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345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236杂交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稻瘟病抗性好等特点,2019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190003)。为了促进川优536的推广应用,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奥两优69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早籼中抗稻瘟病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奥龙1S与自选优质、高配合力恢复系R69杂交配组育成的集优质、高产、稳产、抗逆于一体的两系迟熟中籼新组合。2008年2月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8027  相似文献   

17.
金农3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金农3A为母本与金恢3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糙米红褐色等优点。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引进屏南县作中稻种植,并在福建省屏南县推广。  相似文献   

18.
郑春寿 《中国种业》2013,(12):81-82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航恢570配组联合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2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2)第001号1,是农业部推荐的超级稻主导品种。2012年在寿宁县的南阳镇、犀溪乡、竹管垅乡作单季中稻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丰两优二号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丰两优二号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的新品种,其母本符合温光敏核不育系技术标准,并具有苯达松敏感致死特性,有利于保障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的应用安全。该组合表现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剑叶直立,抽穗整齐,多穗中粒,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米质较优。2005年该品种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从各地试验示范结果看,丰两优二号具有优质、高产、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在肥力较好的田块作一季中稻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20.
滇杂37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7 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引恢1号组配育成的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株型理想、穗大粒多、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