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单36(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暂定名为XD207)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4年利用新2386作母本、新6作父本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性。2010年获得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为:CNA005890E,同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0011。  相似文献   

2.
新稻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近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722E.近两年在黄淮粳稻区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均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3.
新丰2号系河南省丰源种子有限公司1995年利用豫粳六号作母本,新丰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03-2006年先后参加河南省夏粳稻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3。2006年申请新品种保护,保护公告号CNA003196E。  相似文献   

4.
周豆 12号原系号周 D9402- 1,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其受体为豫豆 24号,供体为豫豆 12号. 200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5年 1月获农业部颁发"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公告号: CNA00521G,证书号: 20050521.  相似文献   

5.
正导语:第八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决定撤销河南省审定通过的玉米、水稻、大豆、棉花4种主要农作物共31个品种。公告日期为2017年6月6日。本期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粳稻新品种新稻19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稻19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近育成的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9001。2008年申请了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4357E。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汝麦0319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麦0319是以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以周麦9号为父本进行自然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超高产、抗倒强、适应广、品质优等特点,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3.该品种已经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公告号:CNA004315E.目前该品种已经转让给河南国家小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董昀等 《中国种业》2010,(Z1):85-85
<正>1998年用偃展1号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2006年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相似文献   

10.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兴杂2号是河南省尉氏县兴和农业研究所在1998年以WmR-32作母本,D7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6012,河南省  相似文献   

12.
新麦19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9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用自己创造的新种质(C5/3577)F3d1作母本,新麦9号作父本杂交,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于2001年出圃,2003年参加预试,2004—2006年分别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国家黄淮南片高肥冬水组区试、河南省高肥冬水组生产试验、国家黄淮南片生产试验。2006年9月同时通过河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6001和国审麦2006015。  相似文献   

13.
新单3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F26为母本,自选系新6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0017。介绍了新单33的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及田间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国审特抗寒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麦21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特抗寒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偃展1号,新麦9号.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4.  相似文献   

15.
安麦7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于1989年在对亲本进行灰色分类的基础上,选用豫麦13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7.  相似文献   

16.
郑稻2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年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旱6号作母本、临稻16号作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集团法、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200003.介绍了郑稻201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夏瑛光 《种子世界》2007,(11):35-36
新单2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中秆偏低、竖叶大穗,抗病抗倒,活棵成熟,适应性强,可粮饲兼用。2003年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HA001058E,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6连续两年在甘肃酒泉地区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750kg/hm^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导语: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小麦和油菜2种主要农作物30个新品种,并决定终止使用小麦、油菜2种主要农作物10个品种。公告日期分别为2016年2月15日、2016年2月4日。  相似文献   

19.
新单3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2386为母本、自选系新6为父本,经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001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制种产量高等突出优点,适合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国审阜豆976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 《种子科技》2007,25(2):65-65
阜豆9765(参试品系号为阜9765)是阜阳市农科所以豫豆18作母本、阜83-9-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09;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3159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