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湿干旱胁迫对高粱的影响2.籽粒产量──(P.Q.Craufurd等),Experi-mentalAgriculture,1993,Vol.29,No.1,77~86(英文)1986年旱季,在Patancheru,试验7个高粱品系,其播种到开花历时为...  相似文献   

2.
生长率育种     
生长率育种——(N.Ya.Kolo-miets),KukuruzaiSorgo,1994,No.5,12~13(俄文)将高粱品系按双列式杂交。选用的雄性不育系APK_(6s)、AP_861和APV_1116以及品系A_257Gaol-yan[Kaol...  相似文献   

3.
抗高粱丝黑穗病3号小种的品系鉴选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抗高粱丝黑穗病3号小种的品系鉴选与利用研究赵淑坤徐秀德(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110161)高粱丝黑穗病〔Sporisoriumreiliarum(Kühn)Langdon&Fulerton,异名:Sphacelothecareiliana(Kühn...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粒用高粱研究(二)卢善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三、高梁害虫研究澳大利亚高梁害虫有高梁摇蚊和棉铃虫及苗期地下害虫如金针虫、黑土蚧和蚂蚁等。为害最大的害虫是高粱摇蚊。1.高粱摇蚊澳大利亚高梁摇蚊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展。研究确定了抗性机制,抗雌虫产卵...  相似文献   

5.
高温干旱胁迫对高梁的影响1.花穗发育和叶的出现──(P.Q.Craufurd等)ExperimentalAgriculture,1993,Vol.29.No.1,61~76(英文)1986年旱季,在Patancheru,试验的7个高粱品系,其播种到开...  相似文献   

6.
Tx2891高梁种质品系的注册登记──—(S.D,Collins等),CropScience,1993.Vol.33,No.5,1109(英文)该品种衍生于抗高粱疫病(Peronosperasorghi)的Caudatumkafir母本(SC414-...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高粱AC1半不育系的影响。大型不育花粉粒的存在证明生殖组织的多倍化,从而可能用于区分具有不育花粉的高粱品系的四倍体。种子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在解决植株远缘杂交、获得纯合接合系、产生杂种优势杂交种等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观点看,由不育植...  相似文献   

8.
在近一个世纪内,因采用了加强的育种程序,导致了适应于美国西南部的杂种高粱的发展。最近,发现一些在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田间植株仍然保持绿色及活力的品系,而此时“普通”高粱基因型已经衰老。初步研究证明,非衰老品系具有抗病虫害等特殊的理想品质。在田间鉴定高粱抗草地小爪螨[Oligony-  相似文献   

9.
复粒小穗高粱的发现及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复粒小穗高粱的发现过程,对SZO-1等品系初步观察表明:在复粒高粱的每个穗子中除部分为正常小穗外,还有多雌蕊,多雄蕊,多柱头小穗。多数小穗中可形成包括孪生连体粒在内的多粒种子。说明高粱小穗的原始结构属多小花类型。  相似文献   

10.
国外粒用高粱种质资源品质分析研究刘玉萍,杨立国(辽宁省农科院测试分析中心)(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其中粒用高粱种植面积最大,粒用高粱在各地区用途不同(食用、饲料、酿制等),因而对籽粒品质的要求也各异。以食用为主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确定高粱籽粒单宁特性的遗传模式。材料与方法 1977年从世界高粱中心选择57个农艺性状适宜、无亲缘关系的近交品系,种植在美国普杜大学农场中。对熟期相近而单宁含量不同的品系进行人工杂交。从13个杂交  相似文献   

12.
用籽粒赖氨酸含量鉴定高粱生态型的筛选系统S.Vernaillen等通过筛选生长在含有AEC的培养基上的幼苗,可以分离出籽粒中赖氨酸含量提高的品系。在种子萌发期间,种子胚乳中的贮藏蛋白与淀粉和氨基酸一块被降解,这些氨基酸被输送到正在生长发育的幼苗中,作...  相似文献   

13.
植株分布对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E.J.Larson,R.L.Vanderlip以往关于高粱补偿能力的研究都基于植物群体和行距、环境条件和基因型,而关于行内不均匀株距的资料很少。当田间株数减少时,生产者们面对两种基本选择,一是依靠高粱自身的补偿能力;二是...  相似文献   

14.
1989~1993年高粱种质资源交换G.A.White等美国高粱研究机构在过去的几年里,积极地引进并研究了许多高粱种质。植物引进局(PIO)已成为美国与其他国家高粱种质双向交流的主要渠道。对一些引进的材料进行抗病和抗虫的快速筛选鉴定,只保留那些具有期...  相似文献   

15.
用RFLP和RAPD揭示优良高粱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R.A.Vierling等对作物种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是其改良的基础。RFLP和RAPD提供的分子标记在确定遗传多样性方面有用。玉米有丰富的分子标记多样性,并且依据这种多样性对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关系做过...  相似文献   

16.
了解高粱对各种环境的物候学反应对选育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系或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来自25个生长环境的120个高粱基因型的物候期适应性(ICRISAT,1995;Elis等,1995,1997)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了其中9个不同基因型在短日照下温度对从...  相似文献   

17.
在育种和良种繁育工作中,收获前需要在田间分析和淘汰大量植株。因此,苏联研究藉助间接方法,即脱粒前测定高粱穗粒重的方法,对试材进行评价,经试验判明,高粱品种、杂交种及品系的穗粒重的遗传差异,均取决于生态条件。因此,随条件不同而变化的穗重,影响到籽粒重量的百分比。试验共用500穗高粱。  相似文献   

18.
出苗不良是半干旱地区高粱生产受限的主要原因。已知土温高于45℃会影响高粱种子萌动及其后胚芽的伸长,致使出苗稀疏或出苗不匀。根据记载,印度、西非和南非农田的土表温度经常高于45℃,甚至有过高达60℃的记录,已证明高土温下的出苗能力存在遗传变异,并鉴定出一些在55℃土温下仍能穿出土表的品系。最近,Soman等(1985)评价了几种为研究高土温下禾谷类幼苗萌动和出苗的反应而提出的技术。当土壤水分和土表硬壳为非限制因素时,此文还描述了一种筛选高粱品系穿透灼热土壤  相似文献   

19.
M.  ПA 惠淑荣 《杂粮作物》1994,(6):53-53,44
高粱研究的发展前景A.Mar近些年来,在有效的利用能适应具体条件的新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的遗传性、保存能量、保持水土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实行良种繁育向工业基础的转变以及生产、收购与利用研究,正在成为高粱饲料生产的基础。在苏联的高粱主要栽培区,有20多个单...  相似文献   

20.
Plett  S 杨镇 《杂粮作物》1992,(2):12-14
高粱具有耐旱性,它是旱地农作中的一种轮作作物。在春季冷凉和秋季来得早的地区需要早熟的高粱品系。现已鉴定出高粱有4个主要熟性基因位点(Quinby,1966),所有4个基因位点都是独立遗传的,并且每个位点又有一组等位基因(Quinby,1967)。因此,高粱的熟性是呈梯度的,而不是分离的。已经进行的许多研究中高粱的一些遗传变异、性状遗传力和性状间相关性已经明确(Ali-khan和Weibel,1969;Dalton,1967;Crook等,1974;Esechie,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