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树之一,发展稳定。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果树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果品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就应该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提高果品的质量,使苹果从单纯的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目前生产中影响苹果品质的因素很多。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片面施用肥料导致苦痘病、黑点病、红点病、果锈等生理病害发生,果品质量和树势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今年,作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的山西省吉县提出“苹果转型”发展思路.积极引导果农推行苹果生产绿色化、有机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有机化、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新技术、新设施为抓手,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果形剂提高苹果果形指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是我国果树的主要树种,1998年栽培面积283.8万hm2(公顷),总产量1950万t(吨),其中红富士苹果产量860万t,约占总产的44%。目前,优质高档苹果售价高、销路好,而劣质低档苹果售价低、销路差。提高苹果的外观质量,可促进苹果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现将果形剂提...  相似文献   

4.
经对日本苹果产业育种研究单位、生产和营销机构的多次访问、交流和调研,总结分析了日本的苹果品种选用、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及经营策略等,以期为中国苹果生产从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随着果业规模的发展,静宁成为甘肃苹果第一生产大县,全国著名苹果质量强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发展百强示范县”。  相似文献   

6.
苹果生产作为一种商品生产,其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果品的数量,更重要的取决于果品的质量。以我们豫西地区为例,优质的SOD富士苹果,一箱15个(5kg左右)可以卖到168元,而普通的富士苹果,一箱20kg售价在30~40元左右,相差十分悬殊。因此,要想提高苹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但要在果品数量方面做文章,而且更重要的应在果品质量方面下功夫,想方设法提高果品的质量,使苹果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县苹果栽培面积1191hm2,年产量7226t,产值900万元,优质果率达到55%以上,667m2产404kg,收入509元。苹果生产“四大技术”包括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是我省果树权威专家针对全省苹果生产现状以及果品市场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苹果生产先进经验而提出的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在全省果区推广。2001年以来在我县开始示范、推广,生产上推广四大技术面积1000hm2,对提升果品产量、质量效果明显,现已作为指导我县苹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1“四大技术”要点简述1.1大改形技术要点是间伐、提干、疏枝、落头。1.1.1间伐对于667m2栽55株以上的乔…  相似文献   

8.
刘志坚 《西北园艺》2003,(10):43-45
立足烟台看全国,今年苹果生产及销售的总形势是:产量“大年”,行情“小年”,套袋果“当家”,不套袋果“赔钱”。在桃、早熟梨、鲜食葡萄、杂果普遍价格低廉,南方水果低价拥进北方市场的形势下,苹果卖果难、效益低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苹果生产已经进入新时代,大部分果园已从数量效益型转为质量效益型,当前要求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增加纯收益,早收回投资。据有关统计,渤海湾果区和西北黄土高原果区,果园平均亩投资在4 500~5 500元,其中劳力支出占40%~50%,在劳力支出中,修剪、疏花、疏果、套袋、摘袋、采收等,几乎占60%~80%,所以要减少劳力消耗,尽可能利用机械化作业,实现自动化施肥、打药等,以提高劳动效率。另外,要  相似文献   

10.
立足烟台看全国,今年苹果生产及总的形势是:产量“大年”,行情“小年”,套袋果“当家”,不套袋果“赔钱”。在桃、早熟梨、生食葡萄、杂果普遍价格低廉,南方水果低价拥进北方市场的形势下,苹果卖果难、效益低已成定局。1从生产特点看去年因苹果花期受冻是“小年”,总产量比上年减少40%。今年是“大年”,主产区雨水多于往年,产量将比去年增加50%左右。套袋决定着苹果市场形势。去年虽然是“小年”,套袋果普遍卖了好价钱,凡全套袋的苹果园,基本上效益未减。所以今年烟台市80%的苹果园全套袋。全国苹果主产区全套袋的面积约占60%(中西部地区以…  相似文献   

11.
《果农之友》2014,(4):34-34
2014年.山西省吉县东城乡全面开展“苹果管理年”服务活动,强力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多措并举强化苹果管理,在提质升级上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提高苹果套袋成果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栽培,为生产名牌、高档、优质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果提供了保证,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套袋果,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套袋成果率仅为61.7%,影响了套袋栽培的效果。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提高苹果套袋成果率的技术措施。1995年,全乡苹果套袋260万个,套袋成果率超过了87.4%。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第二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会上,河南省灵宝市被评为“全国苹果产业十强县(市)。”近年来,灵宝市立足国际、国内市场,实施无公害生产、精品带动、科技兴果“三大战略”,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化经营,先后被确定为国家苹果外贸基地、优质苹果商品基地、首批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和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并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认证和原产地认证。今年,该市制定出果品生产管理标准,抓树形改造,扩大套袋和设施栽培规模,增加工艺果、营养果生产面积,统一包装、统一标识,极大地改善了苹果生产条件,提高了苹果产量和质量,使3.33万公顷苹…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苹果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展现状   1.1 主要成效   辽宁位于我国环渤海苹果优势产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苹果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从实施苹果优势区域规划以来,辽宁省坚持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苹果等特色农产品政策扶持和工作力度,促进了水果产业由数量效益型进入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轨道.辽宁省苹果产业在调整中进一步优化,取得的主要成效具体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苹果产业概况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苹果生产已经由栽培面积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近几年苹果栽培面积虽然在逐年减少,但苹果产量和质量却在不断提高,单位面积收益有所增加,现就我国苹果产业的概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苹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第一大国,苹果生产是苹果产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导产业,然而近几年“卖果难”一直影响果农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今年,吉县东城乡全面开展“苹果管理年”服务活动,在管理上求突破、下功夫,强力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多措并举强化苹果管理,在提质升级求突破。一是宜栽面积全乡覆盖。  相似文献   

18.
目前,苹果市场出现了两个极端:高质量的精品果是“好果买不到”,低质量的普通果则是“烂果卖不掉”。这种现象正常吗? 笔者从事果树科技事业几十年,通过对苹果市场的研究分析认为,出现这种“市场极端”现象是完全正常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在事实上为我们指明了苹果产业化的最终奋斗目标,那就是要生产精品苹果,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果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胶东地区处于苹果生产的优势产区,生态条件优越,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苹果质量闻名国内。近几年,苹果果锈成为苹果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苹果的外观质量。应用防锈剂已经成为胶东地区苹果园预防苹果果锈的措施之一。在胶东苹果产区部分县市调查发现,当前苹果生产上有部分农户在使用无农药登  相似文献   

20.
李敏  于莹光  马悦荣 《果农之友》2009,(7):12-12,20
苹果的外观质量是衡量苹果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果面的光洁程度又是决定苹果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果面粗糙、皲皮,有果锈和小黑点的苹果不能选为一级果。在生产管理上,人们越来越重视果品光洁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