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种植苦荬菜养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荬菜原为我国野生植物,别名:良麻、苦麻菜、鹅菜、山莴苣、八月老。经多年选育,已成为广泛栽培的优良高产饲料作物。我国北方农村大量种植苦荬菜养鹅,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1苦荬菜的利用技术苦荬菜通常是切碎或打浆后拌糠麸喂鹅,采食率和消化率均高。1.1青刈苦荬菜一般可以刈割2~3次。第1次刈割在株高40~50厘米时进行,留茬15~20厘米。以后每隔4~5周,当再生株高为50~60厘米时进行刈割,留茬不低于上次高度。当再生植株出现花蕾时,即停止生长,进行最后一次刈割。1.2青贮苦荬菜青贮要在现蕾期至开花期刈割,入窖后,经30~40天可完成乳酸发…  相似文献   

2.
(Lactuca indica L. )属菊科莴苣属。别名山莴苣、苦麻菜、苦苣等,原为野生植物,经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多年驯化选育,现已成为广泛栽培的高产优质青饲料作物。   早熟苦荬菜在黑龙江省一年可刈割3~4次,公顷产鲜草50~75吨左右。籽实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均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一般籽实产量300~450千克/公顷。第三积温带个别地方可成熟。……  相似文献   

3.
苦荬菜又称鹅莱、苦麻菜、凉麻等,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所说的是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人工栽培种。适宜全国各地栽培,深受用户欢迎。成株高2.4~2.8m,茎粗3~4cm,多分枝7~18个,叶长30~50cm,叶宽10~15cm,成熟前全株含白色乳汁。它生长旺盛,再生力强,叶量大,全年可刈割4~6次,南方最多可刈割8次,每公顷产青绿茎叶  相似文献   

4.
黑麦草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在春秋季生长繁茂,大多不能过夏。苦荬菜喜温耐炎热,夏季生长十分旺盛,所以黑麦草和苦荬菜可以解决种鹅和商品鹅牧草的常年供应。昆山市城北镇新乐村养鹅专业户范新春等种植牧草养鹅,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1 黑麦草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1.1 特点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饲肥沃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值为6.0~7.0,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气候及土壤状况很适宜种植黑麦草。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 ℃时再生能力强,生长最快,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商品鹅良好的饲草资源,但天热后再生性差。 1.2 栽培利用自留地、责任田种植黑麦草,一般在9月上旬撒播,覆土1~2 cm;也可在10月稻田收割前直播,每亩播种量1.5~2 kg。待草长至35~45 cm高时,可进行刈割,留茬高5 cm,每年刈割4~5次,每亩总产量可达6 000~7 000 kg,每亩田可饲养250只鹅。黑麦草对氮肥敏感,每次刈割后应追施20 kg速效氮肥,并及时浇水,以促进氮肥吸收。根据鹅每天的喂量,黑麦草可分块轮流收割,错开收割期。 2 苦荬菜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2.1 特点苦荬菜又叫山莴苣、鹅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苦荬菜茎直立,茎上多分枝,喜温耐炎热,能耐36 ℃高温,夏季生长良好。苦荬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各类土壤均能种植。其茎叶柔嫩,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20%左右,味稍苦,适口性特别好,能促进食欲,提高利用率,是种鹅和商品鹅在夏季采食的理想牧草。 2.2 栽培苦荬菜种子小而轻,出土力弱,因此,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同时为了增加产量,需施2 000 kg厩肥作底肥。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撒播,每亩播种子1~1.5 kg,覆土1~2 cm。条播行距25~30 cm为宜,通常不间苗,2~3株一丛也生长良好。苦荬菜生长快,5月上旬即可开始刈割,株高40~50 cm时可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10 cm,每年可刈割4~6次,于9月最后一次齐地割完。每亩可产鲜草8 000~9 000 kg,每亩可饲养150~200只鹅。还可采用剥叶利用的方法,不断剥取外部大叶,留下内部小叶继续生长,每亩产量为6 000~7 000 kg。为调节利用时间,可分期播种,分期刈割。苦荬菜由于生长快,产量高,所以需肥量大,每次刈割后浇水并施速效氮肥,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苦麻菜又称鹅菜、苦荬菜、凉麻等,为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人工栽培品种,适宜全国各地栽培.苦麻菜成株高2.4~2.8米,茎粗3~4厘米,多分枝7~18个,叶长30~50厘米,叶宽10~15厘米,成熟前全株含白色乳汁.此菜生长旺盛,再生力强,叶多而大,全年可刈割4~5次,每公顷产青绿茎叶7500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150000千克,是猪和家禽喜食的最优青饲料.  相似文献   

6.
正1苦荬菜苦荬菜为一年生草木植物,有剥叶型和刈割型两类,刈割型产量较高。苦荬菜的适应性强,产量高,叶脆嫩多汁,味稍苦,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优良的蛋白饲料,牛、羊、鱼、鹅等各种畜禽均喜食。每亩可产鲜草5000~8000kg,最高可达10000kg。选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种植生长最好。为保证全  相似文献   

7.
叶菜类饲料种类繁多,除了作为饲料栽培的苦荬菜、聚合草、甘蓝和牛皮菜等之外,人类食用蔬菜,边角废料及野菜等都是良好的青饲料来源。1苦荬菜苦荬菜又称苦麻菜、鹅菜等,苦荬菜生长快,再生能力强,南方一年可刈割5~8次,北方3~5次,每亩产鲜菜5000~7000千克,是牛、猪、禽、兔、鱼等的一种好饲料。其鲜嫩多汁,适口性  相似文献   

8.
苦荬菜别名苦麻菜、山莴苣、鸭子食等,属菊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种子为瘦果,种子成熟时呈紫黑色,其上有一束白色冠毛。苦荬菜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的优良饲料作物,是猪、鹅、鸭、鸡、兔等喜食的叶菜类青饲料。其再生性强,一年可刈割多次,极具推广价值。可是由于过去是随便到田野去挖苦荬菜,而没有采集种子种植,其产量不高。因此为改变这种传统状况,我们于1993年在田间野外采集苦荬菜种子,从中清选出9kg在我县草籽场进  相似文献   

9.
苦荬菜又称鹅菜、苦麻菜、凉麻等 ,为菊科莴苣 ,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这里是指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的人工栽培品种。成株高2.4~2.8米 ,茎粗3~4厘米 ,叶宽10~15厘米 ,成熟前全株含白色乳汁。生长旺盛 ,再生力强 ,叶量大 ,全年可刈割4~6次 ,南方最多可刈割8次 ,每公顷产青绿茎叶500千克 ,最高可达667千克以上 ,是猪、禽、兔喜食的饲料。喂禽、兔、鱼效果较好 ,又是牛、羊及特种动物搭配饲料作物。苦荬菜茎叶繁茂、鲜嫩多汁、营养价值高 ,适口性很好 ,粗蛋白含量较高 ,粗纤维含量少 ,采食率、消化率都很高。鲜茎叶中所含有的白色乳汁 ,有清…  相似文献   

10.
太空环境诱变苦荬菜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卫星搭载的2种苦荬菜Lactuca indica种子SP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空环境诱变处理后提高了苦荬菜种子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出现了包括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早熟苦荬菜对太空环境诱变的敏感性大于晚熟苦荬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熟期苦荬菜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苦荬菜Lactuca indica是一种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熟期是苦荬菜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对2种不同熟期的苦荬菜种子根尖细胞进行冰浴处理,染色体用醋酸洋红染色制片。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早熟苦荬菜和晚熟苦荬菜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没有差异。早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2m 12sm 4st;晚熟苦荬菜核型公式为2n=2x=16sm 2s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苦荬菜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十几种脂肪酸,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镇痛抗炎的作用,是1种饲药兼备的植物。其生长要求不严格,栽培技术简单。苦荬菜进行剥叶、刈割和青贮,可用于饲喂牛、羊、猪、鹅、鸡等畜禽。  相似文献   

13.
苦荬菜又名苦麻菜、凉麻、鹅菜、山莴苣、八月老.苦葜菜产量很高,在泰来县一年刈割3~4次,亩(667 m2)产鲜草6 000 kg.苦荬菜脆嫩多汁,全期不老,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约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苦苣喂雏鹅     
苦苣学名 Lactuca indica L.别名苦荬菜、苦麻菜、八月老、鹅菜等,属于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的草本植物。为长江以南较多省份、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质青绿饲料,近几年已引至河北及东北各省。苦苣叶丛生,抽苔前无地上茎,再生能力强,刈割后3—4天就能长出嫩叶,全生长期南方可刈割6—8次,在北方可刈割3—5  相似文献   

15.
杨伟光  李红  毛小涛  黄新育  杨曌 《草业科学》2011,28(12):2221-2224
对河南郑州引进的晚熟品种大叶苦荬菜(Luctuca indica)和当地的早熟品种龙牧苦荬菜(L.indica cv.Longmu),进行了发芽情况、物候期、茎叶、生长速度、抗病性、产量以及营养成分测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种子发芽速度、茎叶性状、单株鲜质量与鲜草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叶苦荬菜生育期较长,在齐齐哈尔地区未能成熟,3年平均单株鲜质量526.39 g,鲜草产量达36 196.99 kg/hm2;龙牧苦荬菜3年平均单株鲜质量413.38 g,鲜草产量44 978.58 kg/hm2。  相似文献   

16.
苦荬菜,是一种粗蛋白质多、粗纤维少,适于喂猪的好青饲料。据介绍,它的干物质含量为11%,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3.6%,粗脂肪15.4%,粗纤维14.5%,无氮浸出物29.2%,粗灰分17.3%。一九七三年我们从上海农科院引进了苦荬菜种子,分别在昌平霍家营猪场、通县付各庄大队等地试种,其表现:质量好,产量高,再生能力强,可以多次刈割。当猪“上火”有眼眵、粪干时,吃苦荬菜后,可恢复正常;当猪食欲不  相似文献   

17.
锦屏苦荬菜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2018年,笔者以地方品种锦屏苦荬菜为材料,以"龙牧苦荬菜"和"蒙早苦荬菜"为对照,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对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鲜草产量、种子产量、茎叶比和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锦屏苦荬菜综合性状优良,鲜草平均产量为5057.42 kg/667 m~2,种子平均产量为8.2 kg/667 m~2,锦屏苦荬菜抽苔、开花、结实晚,全生育期长(282 d左右),比对照晚54 d~64 d。  相似文献   

18.
苦荬菜     
苦荬菜又称大苦菜、苦麻菜、苦苣菜等。苦荬菜原为我国野生植物,经过多年选育、培植,现已成为广泛栽培的饲料良种。苦荬菜特点是,生长快,产量高,柔嫩多汁,适口性好,且具有清凉、助消化、祛火、健胃等功效。苦荬菜种子小而轻,顶土力弱,因此播种时要将土壤平整、耙细、土壤水分要适当。播种时多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播种的时间,山东一般可在3月底或4月初,直播时可开沟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千克左右。如育苗移栽可提前播种在苗床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饲料作物的品种,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1995年,我们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引进了早熟苦荬菜种子,经过多点试种、试喂,结果表明早熟苦荬菜生长良好,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暖季型牧草品种适应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杂交苏丹草,墨西哥饲用玉米,苦荬菜的生态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能适应象山地区生长,其中墨西哥饲用玉米具有抗热性,抗病虫害强,草质脆嫩多汁,适口性好等特点,可作为象山地区今后推广的当家暖季型禾本科品种,杂交苏丹草鲜草产量,抗病虫害,草质略差于墨西哥饲用玉米;而苦荬菜虽草质鲜嫩多汁,适合小家畜饲用,但不易刈割;均不易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