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阐述了天津的耕地分布、质量状况、工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影响,以及耕地利用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历年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等增加耕地面积措施和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石林县耕地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状况,结果显示:1996~2006年,石林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平缓下降趋势,人均耕地占有量明显下降,10年共减少耕地面积4476.33hm2,年均减少耕地447.63hm2,人均减少耕地0.047hm2。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力主要为中低产水平。石林县耕地、人口和粮食生产矛盾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水平较低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黑龙江省耕地资源现状,就目前黑龙江省耕地存在的问题如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耕地利用效率较低,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当前耕地问题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论  金建君  江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8-18220
利用1991~2008年北京市统计资料,分析了北京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北京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耕地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耕地年均减少2.43%;人均耕地面积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北京市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耕地产能预警系统对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实行临界警戒,提供耕地产能下降的早期预警。采用负数原则法划分警情阈值,建立多种模型分别计算了新增、减少耕地面积变化带来的产能变化,新增、减少耕地质量不同带来的产能变化,质量建设带来的产能变化。研究发现,耕地面积的增、减对区域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影响方向不同。受新增、减少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耕地面积的增减与区域耕地质量的变化关系是非正向关系,但耕地面积的增减与耕地产能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受造成耕地质量升、降原因影响的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升、降与产能的变化不是正比关系,耕地产能更能体现区域耕地保护的健康状况。耕地质量建设可以在耕地面积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提升区域耕地质量和产能。对耕地预警结果和原因的分析可以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得出,耕地产能可以作为区域耕地质量的预警指标。耕地质量预警结果可避免区域耕地质量状况的严重恶化,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提供实时服务,对耕地的粮食生产有一定的预见性,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下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了解湖南省的耕地利用情况,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构建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测算2001—2017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耕地利用效率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7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位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值为0.972;从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来看,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灌溉率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耕地复种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均GDP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最后,针对耕地利用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大量良田被占用;再加上不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这些都严重威胁到我国耕地的质量,导致耕地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因此,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对预测我国未来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等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定性分析了我国1949—2018年耕地面积和耕地利用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我国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主成分,同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子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经历了持续增加—持续减少—波动减少—较平稳4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耕地利用变化率较大;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是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DEA模型测度安徽省16个地市耕地利用效率,运用ESDA模型从全局和局部分析了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GTWR模型从时空维度探讨了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7年安徽省16个地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均值均大于0.9,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时间变化波动起伏,规模效率是导致综合效率变化的关键;(2)耕地利用效率H-H集聚区从空间上由合肥市向西北逐步迁移,L-L集聚区分布在安徽省西南部,主要为山地、丘陵区;(3)人均GDP、灌溉指数、复种指数、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显著影响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其中灌溉指数对耕地利用效率解释力最大,复种指数、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GDP的解释力次之;(4)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空间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时空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的现状、时空变化与流转特征,揭示出该区域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少,空间差异性大,耕地占补不平衡,致使土地供求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减少去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占用为主,增加来源以土地开发和土地整理为主。为此,提出了重在保护质量、保护其生态景观功能、加大后备资源开发、减少非农建设占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吉林省耕地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A-Tobit二阶段法,第一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模型对吉林省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第二阶段通过Tobit回归模型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96~2010年吉林省耕地利用纯技术效率表现出稳定的较高水平;技术效率表现不佳主要是由规模效率表现不佳所致;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均纯收入等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的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对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上海市及郊区范围内1995~2004年的耕地面积数据及其他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对耕地变化有重要影响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并对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动力、工业化和社会系统压力以及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面积减少的驱动机制,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近3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近30年来耕地面积经历了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处于持续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把影响耕地变化的13个因子进行归纳,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广西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针对驱动力提出一定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广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5-14307,14310
利用浙江省30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揭示了浙江省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和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7年浙江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此期间粮食供需差距越来越大。通过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发现,粮食总产量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驱动下,随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耕地资源丰富,是江苏省粮食主要生产区,因此维护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以苏北典型城市徐州为例,采用2000-2012年耕地非农化面积统计数据,求出耕地非农化率,并运用Eviews软件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高于GDP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维护苏北地区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数量减少,耕地非农化面积增加、耕地质量下降。最后,对苏北地区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耕地面积的有形减少而言,耕地质量的下降是隐性的,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其影响却绝不亚于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的变化正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在高强度开发背景和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态势下,对耕地质量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莱山区是一个新的建制区,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对耕地的占用越来越多,耕地资源流失较为严重,耕地大面积的减少,致使农业生产能力降低。并且,由于占补不平衡、肥料施用的不合理、农药污染以及对耕地的掠夺式经营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质量不断的下降,耕地生产能力得不到保证。为此,提出了一个系列的保护措施,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耕地的质量,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武定县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选取GDP、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口和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96~2010年来武定县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武定县经济得到大的发展,而耕地面积却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各个经济指标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显著,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总人口,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耕地减少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江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278-2280
耕地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显得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人均耕地少,二是耕地质量下降。相对于耕地面积的有形减少而言,耕地质量的下降是隐性的,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其影响却绝不亚于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的变化正在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在高强度开发背景和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态势下,对耕地质量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85~2015年的耕地面积与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广东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同产业发展对耕地资源数量影响的方向、程度各异,就广东省目前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而言,控制耕地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是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代价的,而耕地面积减少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鉴于此,建议从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节地技术、闲置土地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经济发展对耕地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852015年的耕地面积与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广东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同产业发展对耕地资源数量影响的方向、程度各异,就广东省目前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而言,控制耕地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是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代价的,而耕地面积减少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鉴于此,建议从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节地技术、闲置土地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经济发展对耕地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