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养殖产量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等难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水产养殖及尾水治理现状、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展建议等方面,对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氨氮是池塘养殖尾水治理过程中需着重考虑的一种污染物,池塘养殖环境氨氮氧化去除主要依赖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本研究介绍了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几种氨氧化菌的氮素代谢机理,并结合池塘生态系统特征,着重从温度、pH、溶解氧、附着基质和光照角度,阐释氨氧化菌对池塘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机制。基于氨氧化菌附着生活习性,现已研发出多种异位池塘养殖水质净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技术能发挥净水效果,但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效率低等问题。目前,中国池塘养殖水体处理领域,在氨氧化微生物菌剂和高效微生物反应器应用及研发方面比较薄弱。建议未来强化池塘低温高效氨氧化菌株筛选和富集培养研究,促进结构紧凑型水处理微生物反应器研发,丰富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氨氮去除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生存危机意识的增强,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方法会将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导致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尾水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会恶化养殖水域环境,导致养殖动物的暴发性疾病,甚至大面积死亡,使养殖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下降。因此,引用推广效益稳定、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废弃物处理方式,对我国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有的排污系数和养殖产量,对2014年水产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并探讨其污染贡献率,旨在为阐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污染状况提供科学参考。鉴于相关对比数据的缺乏,本文选择数据较全的2014 年度作为测算的代表年份。结果表明,2014 年水产养殖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总氮68.342 万t,氨氮16.660 万t,总磷13.769 万t,化学需氧量164.154 万t,铜253.746 t,锌729.842 t。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废水中总排放量约7%。由于产量、养殖方式及品种的差异,淡水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海水养殖。同时,为推进中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适当控制淡水养殖产量、调整养殖方式、推进健康生态水产养殖技术的开发和相关制度的研究等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在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中应用HACCP体系即在每一养殖环节进行危害分析,并确定关键控制点加以控制,使养殖生产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确保斑点叉尾鮰的质量安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水产养殖自动化管理和控制,采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C++,动态连接库、神经网络模型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水产养殖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水质环境监控、养殖生产管理、专家知识查询、经济分析、系统设置和在线帮助等模块。系统能自动进行养殖环境水质数据采集和数据记录,并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环境、方式和状况实时进行专业化智能数据分析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及时输出作报警人工处理或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发展菌藻协同水产养殖技术提供借鉴资料,概述了水产养殖生物及水环境中藻、菌的基本信息,说明了水产养殖中主要的藻和菌及使用情况,通过不同的试验来了解藻类及菌类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菌藻协同系统对养殖水环境及养殖生物生长性能的作用,最后对优化新型高效菌藻协同调控养殖环境技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流域水产养殖外来物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流域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兼有暖温带和亚热带等多样性气候条件,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来自世界各地的水产养殖物种都有可能在长江下游地区找到适合生长的栖息地。因此,进行长江下游流域水产养殖外来物种调查研究对完善中国外来入侵水产养殖生物信息数据库和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6月—2007年6月,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在长江下游流域范围内对水产养殖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下游水产养殖外来物种共计45种,其中鱼类33种、贝类4种、甲壳类7种、两栖类1种;外来物种多来源于美洲,传播途径多为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包涵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中国健康养殖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以及中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淡水池塘养殖作为中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生产方式,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中国水产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了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现状和主要养殖品种,并详述了淡水池塘养殖在品种结构、养殖技术以及养殖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还概括了目前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从品种、饲料、病害、环境、养殖设备、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养殖管理8个方面提出现阶段淡水池塘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期为中国现代化淡水池塘养殖的健康、高产、环保以及标准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冬枣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冬枣保鲜的方法,对冬枣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目前,冬枣保鲜的物理方法包括低温贮藏保鲜、气调贮藏保鲜和减压贮藏保鲜,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杀菌剂和激素处理。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动物水产自溶,一方面使产品结构改变并使微生物腐败加重,会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另一方面也会改善一些产品的质构,使一些难以利用或低值的物质转变为高价值产品。因此,许多人研究了不同技术在调控动物水产自溶中的应用。分别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天然酶活性调节物应用和超高压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动物水产自溶调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渔业领域授权专利的特点,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渔业知识产权运用、引导产业创新提供借鉴。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渔业专利的时间分布、IPC技术类别、主题词、研究领域、法律状态等。研究发现,渔业专利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波动增长期。渔业领域专利在传统水产养殖技术和捕捞方面布局广泛,如水产育种,饲料加工,深水网箱等方面,而在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略显薄弱。中国渔业专利的授权率高于总体专利授权率,但专利成果存在转移转化率低、专利维持年限较短、技术走出去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池塘水面种植水稻技术对养殖水产、水稻生长等均有益处,因此该项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推广该项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该技术的实用价值,论述了该技术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通过研究发现,利用该项技术能更好地保障水产和水稻的质量、产量。  相似文献   

15.
江厦潮汐电站库区滩涂水产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解决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滩涂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基于对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库区滩涂5户水产养殖主体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来获取研究数据,分析了江厦潮汐电站滩涂海洋养殖的发展现状,包括水产养殖成鱼的成本构成情况及收益水平,并分析了其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饵料成本和鱼苗成本构成了库区滩涂水产成鱼养殖成本的82%~92%;(2)不同养殖主体在饵料成本的控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3)养殖规模大的养殖主体,其收益不一定大于养殖规模小的养殖主体;(4)扩大销售范围,例如销往外地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5)库区滩涂进行水产养殖获取约1500万元的收益;(6)库区滩涂进行水产养殖的养殖主体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温岭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农业部召开全国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分析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总结交流各地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会议认为,近年来,水产养殖面源污染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针对不同养殖方式、对象,探索不同的节能节水减排技术途径,形成了工厂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鮰不同模式池塘主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于2006—2007年在6口不同条件的池塘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斑点叉尾鮰主养试验,主要探讨池塘条件、饲料类型、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斑点叉尾鮰生长、产量、存活率、商品鱼品质和养殖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底,山东省实施了"海上粮仓"战略,水产养殖得到了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水产养殖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的人才需求迫切。从水产养殖人才培养的核心入手,通过对应用型模块课程群的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进行了有关内容设置、技术方法、考核标准等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种养》2012,(11):61-62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每年仅用于水产养殖的四大家鱼鱼苗需求量在30亿尾以上。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微山县鱼苗催产孵化季节比安徽、江苏等地晚1周左右。为了满足本地鱼苗需求,保障渔业养殖生产,微山县渔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获得了比较成熟的鱼类抗低温催产技术,并投入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物疾病,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PCR技术的介入,带动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快速发展.文章介绍了PCR及其衍生技术(RT-PCR,Real-time PCR,免疫PcR,套式引物PCR,多重PCR)的原理、特点及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