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与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7—2016 年20 年间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为切入点,探索20 年来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具体的机构合作图谱、聚类图谱和关键词图谱进行分析解读,直观展现了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差异显著、热点主题明确。通过机构合作分析发现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居于首位;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用地变化和遥感监测以及精准农业形成的3 个大的聚类;最后通过突现检测分析得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利用、核农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的运用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橡胶粒子重要蛋白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橡胶乳管中的三种橡胶粒子蛋白(SRPP, REF, CPT)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共获得274篇有效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6对作者、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关键词聚类和地理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针对这三种橡胶粒子蛋白的研究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达到顶峰,此后开始逐渐下降。此外,以Dallner, G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开展研究最早,发文量最多,与其他团队的合作最频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主要的研究机构,核心研究机构包括波兰科学院、日本东北大学、中国的海南大学等,各机构间联系较为密切。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在三种橡胶粒子蛋白的鉴定、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和转录调控机制等方面,推测未来这些研究仍是该领域的热点。通过可视化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CRISPR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筛选出的803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8 R3和Excel 2019分析CRISPR技术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基金、期刊、关键词等。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CRISPR技术的年发文量在2014-202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综合类院校、农业类院校和农科院是CRISPR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郑州大学段广才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毕延震,均为1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2107篇,占比26.24%。高频关键词表明,当前农业领域CRISPR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关键词中心性大小表明基因编辑、基因敲除、水稻等是当前国内CRISPR技术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编辑效率、盐胁迫、活性氧、马铃薯、生长发育、过表达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该论文从宏观上了解掌握CRISPR技术,为我国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孙萌  李荣田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8):136-141
为给水稻蛋白质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当下此领域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等相关信息,以2018—2020年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rice protein”为主题的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使用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图谱Citespace等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数据从2018—2020年国家发文量、机构发文量、机构合作共现、高频关键词等层次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及热点预测。研究表明,2018—2020年水稻蛋白质领域国家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研究水稻蛋白质的高发文量机构均来自中国,发文量第一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与其他机构合作较为密切的机构为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18—2020年间水稻蛋白质领域Wang J发文量最多,为105篇,其次是Zhang Y、Wang Y、Li Y,且作者间合作交流仍存在一定进步空间;当下水稻蛋白质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水稻中调控抗逆性等生理性能的蛋白质组学的分析及基因改造,且未来可能还将以水稻蛋白质的积累与产出、相关基因的优化改造等方向为相关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2022年根系分泌物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年发文量、高产发文国家间合作关系、发文机构、期刊分布、文献共被引和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对不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根系分泌物研究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国际范围内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美国合作关系密切且合作发文最多,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科罗拉州立大学致力于该领域研究并做出突出贡献,《Plant and Soil》和《Soil Biology&Biochemistry》为主要载体。生态系统、根际微生物、有机酸、基因、胁迫和植物适应性为根系分泌物研究的核心主题;不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内容由早及近表现为信号传导—养分获取—化感作用—植物修复—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机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及分子机制等更为细化的研究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兴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是一种更有效的秸秆处理措施,引起国际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891篇)和CNKI(3213篇)核心数据库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工程学报》和《印度农业科学杂志》分别是国内外载文量最多的期刊,而农业基础科学和农艺学是最受欢迎的学科类别。(2)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有中国(593篇)、印度(130篇)、美国(103篇),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而中国科学院在国际上影响力深远,以鲁剑巍、Ping H E等为代表的团队合作呈现出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3)关键词经历了机械化农业—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秸秆还田技术4个研究阶段。(4)关键词密度共现分析表明,秸秆还田领域研究热点可归纳为秸秆还田培肥土壤与作物产量、长期施肥与秸秆联合效益及保护性耕作与土壤理化性质3个方面,未来可能聚焦于因地制宜的秸秆还田技术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国内外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了解其特征、前沿、热点及其变化趋势,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调查2002—2022年发表的2123篇研究论文,旨在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研究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2002—2022年关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文献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各国发文量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美国的发文量为484篇,占总发文量的22.79%,居首位。中国紧随其后,发文量为431篇,占比20.30%,中美两国之间交流频繁;中国科学院虽然首发年限较晚,但在该研究领域方面地位较高;中国研究人员的发文量占比很大,但和其他国家学者的合作交流较少;研究集中于生物与生化、物理学、农学等综合领域,研究内容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趋势。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是未来土壤微生物对种植模式响应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模式、群落、根际、碳和氮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未来发展的领域可能是抗病性、腐烂、生物地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薯病虫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甘薯病虫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CNKI知网数据库和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2021年共1648篇甘薯病虫害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表甘薯病虫害文献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和中国;谢逸萍团队和陈书龙团队分别是国内病害和虫害文献发文最多的作者团队,Clark C A团队和Haraguchi D团队分别是国际病害和虫害文献发文最多的作者团队;国际研究机构和团队合作密切,国内研究机构和团队合作较少;Plant Disease和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分别是病害和虫害发文量最高的国际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研究侧重于茎线虫病和甘薯小象甲,英文文献侧重于甘薯病毒病和烟粉虱。针对严重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甘薯病毒病、烟粉虱、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小象甲,以及新近发生的甘薯茎腐病、甘薯基腐病和甘薯根结线虫病等病虫害,开展智慧检测预警、蔓延机制、功能基因挖掘、抗病虫品种选育、精准对靶施药等研究将逐渐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国内外水稻育种研究领域20年的相关科技文献,便于深入了解世界范围内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2-2021年水稻育种相关文献为数据源,运用EXCEL、CiteSpace及Incites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发文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和文献共被引等分析。在检索范围内检索到水稻育种相关文献8 668篇;总的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其中中国发文量第1,美国发文量第2但中介中心性较高,影响力较大;研究机构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发文数量最多,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最大;国家及主要研究机构间的科研合作也较密切;总被引频次排名前3的作者是中国科学家钱前、李家洋和韩斌;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分别是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和PLoS ONE;近年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涵盖遗传多样性、基因编辑、产量和品质性状、病虫害(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非生物胁迫(盐,干旱,温度)、雄性不育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为整体上认识、了解全球水稻育种研究的现状提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基因组学研究趋势以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楠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5):184-193
为了探究国际水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给相关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学科以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对高频关键词及核心作者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共检索了68 个国家于1995—2014 年间发表的文献1537 篇,文献数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尤其以中国发文量增长最为明显。发文量排名前5 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法国;其中美国、中国、日本的文献总被引频次也位居全球前三甲。中国科学院、日本国家农业生物科学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发文量大且文献被引频次较高的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日本、中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高被引文献美国有8 篇,中国1 篇。综合结果表明,美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日本在水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叶际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分析和比较,明确叶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VOSviewer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4篇文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521篇文献进行相关分析。叶际微生物相关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年平均英文文献数量总体高于中文文献数量,美国、中国和德国的发文量居于前列。其中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最为紧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最多。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并且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较多。该领域中白志辉(Bai Z H)的发文量最多,且各作者所在团队内部合作较为密切;虽然英文文献中白志辉和金德才(Jin D C)所在团队间有紧密合作,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在中文文献中还是在英文文献中各团队间仍缺乏合作。关于叶际微生物,CNKI和WOS中的文献均对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展开了研究,中文文献目前只倾向于探究叶际微生物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重金属污染方面的作用,但整体研究尚浅,而英文文献则更为广泛且深入地探讨了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关于叶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全球转基因玉米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期刊收录的2005—2015年间转基因玉米研究的文献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转基因玉米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检索式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共2851篇,经过排重筛选后为2701篇,文献量整体趋势呈平稳状态且有上升趋势。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关于学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文献共被引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中国科研学者与机构在转基因玉米研究中占据数量优势,但是在引文被引方面,外国学者及其文章的重要性高于中国的学者及其文章。另外,全球转基因玉米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菌群、基因、蛋白质、稳定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粪污堆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粪污堆肥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2022年该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印度、西班牙、加拿大等是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大的国家。该领域主要发文机构有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等,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据重要地位,表明中国在该研究领域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显著的贡献。从合作关系方面分析,该领域国内外作者在自身科研团队内部合作紧密,但缺少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关键词聚类及突现强度分析表明,该领域研究内容可分为2个阶段和1条路径。第1阶段为研究粪污堆肥过程中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以及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规律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第2阶段研究热点转向粪污堆肥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细菌群落的演替以及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基因和重金属的残留情况;研究趋势为混合堆肥及其质量→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堆肥过程中氮损失→生物生物量及其结构和功能变化→细菌群落的演替→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害物质的残留,堆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可作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前沿。  相似文献   

14.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中国环境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1—2020年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了土壤修复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1)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是英文发文量位居前5的国家;中国以科学院为主要发文机构;(2)从关键词的中心性和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而生物修复及生物炭是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3)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生态修复、修复材料及修复技术的研发是未来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管宏友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33-138
为客观分析土壤污染防治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溯了2000—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演化轨迹。通过对研究前沿和热点的追踪,揭示了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研究领域中学科差别较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关键词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分析出国内都市农业研究的主要人物、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及研究层次,明确各年研究的重点、热点等情况。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89— 2014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2502篇都市农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5年来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涉及4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40种期刊上,以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最多达2082篇,研究人员主要源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期对国内都市农业的进一步研究和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梳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平台,收集了2010—2021年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中心点的中文样本文献1617篇,借助Citespace软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和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以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国内的学者聚焦于农村养老、农村公路、厕所改造、农村垃圾处理及农村污水处理等5个方面的研究,目前各方面都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结合关键词突现分析和研究热点趋势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5个方面依然是研究的热门主题。(2)现有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剖析较为浅显,定量分析的文章较少,未来的研究宜将2种方法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为更系统地了解中国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以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工具,对1991—2021年发表的植物抗病基因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抗病基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研发单位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发文86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刊登文献数最多,共87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河北农业大学的刘大群,共发文38篇;关键词共现分析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抗病基因”,共出现226次;突现词分析中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无毒基因”(9.707)。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抗病基因研究的技术手段、抗病性相关的化学成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从文献分析看中国都市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出国内都市农业研究的主要人物、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及研究层次,明确各年研究的重点、热点等情况。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89—2014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2502篇都市农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5年来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涉及4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40种期刊上,以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最多达2082篇,研究人员主要源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期对国内都市农业的进一步研究和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CiteSpace V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80—2019年166篇关于格氏栲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根据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基金来源、期刊来源和关键词的分布情况绘制知识图谱,以呈现格氏栲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和潜在的研究趋势。此外,还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15篇SCI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格氏栲研究主要围绕格氏栲、土壤肥力、人工林、天然林、杉木和林窗等主题展开;(2)刘金福、洪伟、杨玉盛、何中声和陈光水是该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作者;(3)福建农林大学(原福建林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4)高刊载量期刊有《福建林学院学报》、《生态学报》、《林业科技》、《福建林业科技》;(5)格氏栲天然林、土壤肥力、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杉木和林窗为近40年的研究热点,预测会出现研究杉木、林窗和格氏栲凋落物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