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特’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7年在温州泰顺毛花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中发现了果实性状优良的株系。1998年3月取优良株系枝条高接到毛花猕猴桃植株上。2000年‘97-4’嫁接株结果表现出果实大的特点。2001年扩繁和生产性试种。2003--2005年观察其结果性状稳定,果实整齐,丰产性好,果实大,抗病,耐高温。2005年将其定名为‘华特’.2008年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050673.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3.
王圣梅 《落叶果树》2010,42(5):65-66
'超红'是1988年以果大、维生素C含量高,花为粉红色的毛花猕猴桃为母本,以中华猕猴桃花粉添加适量毛花猕猴桃花粉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一代选育出的新品种,比毛花猕猴桃的花色更艳丽,花冠增大,花瓣数增多,观花期长,经无性繁殖和多点区试,表现性状稳定,于2007年通过了湖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4.
2个猕猴桃观赏新品种选育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娇是我们1985年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雌性优良品种武植3号作母本、以毛花猕猴桃(A.eriantha)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猕猴桃雌性观赏新品种。超红是我们1988年以毛花猕猴桃(A.erianth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添加少量毛花猕猴桃(A.eriantha)花粉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猕猴桃雄性观赏新品种。2个新品种5—10月多次开花,花瓣玫瑰红色,艳丽。江山娇花、果并存,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单果重39.0g,果皮深褐色,密生灰色茸毛。超红花量大,花粉多,花粉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江西省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多样性。【方法】对江西省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收集,分析花器表型性状变异和SSR遗传多样性。【结果】供试68份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雄花花器在表型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的变异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9.19%,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为花粉量(53.41%),最小的为花冠直径(15.47%)。通过表型聚类分析,可将该68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群,类群A可分为2个亚类,大部分样品聚为第1亚类,主要表现为花梗较短,花冠较大,花粉活力较高,花冠颜色为粉红;第2亚类总体表现为花梗较长,花冠较小,花粉活力中等。类群B仅有2份样品,其特征为花冠大、雄蕊数多和高花粉量,在DNA分子水平上,筛选到的15对SSR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个等位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4,多态信息含量为46.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3类。2种聚类结果相似,Mantel分析中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相关(r=-0.79,p0.05),SSR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结论】68份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量、单花雄蕊数、花粉活力、花瓣颜色、花丝颜色、花梗长度是造成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SSR分子标记分析与毛花猕猴桃花器表型聚类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毛花猕猴桃雄花的多种表型性状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倍性的雄株对软枣猕猴桃坐果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为生产上授粉雄株的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雄株花粉分别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授粉30 d后,统计各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收获后,调查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肉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数、种子质量等性状。【结果】用二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落果严重,坐果率很低(4.7%~6.1%);用四倍体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授粉,雌株坐果率有所增加但仅有18.6%;而用六倍体美味猕猴桃雄株的花粉授粉后,雌株坐果率为52.4%~86.3%,与用四倍体的软枣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的坐果率相近。用四倍体的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和六倍体的美味猕猴桃‘陶木里’花粉授粉,‘红宝石星’的单果质量、果肉色调角显著减小,果实中种子千粒重均减少,其中‘磨山4号’授粉处理引起种子千粒重显著减少。【结论】不同倍性的雄株显著影响了猕猴桃的坐果状况及果实的单果质量、果肉颜色、种子千粒重等性状。用二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花粉为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红宝石星’授粉,坐果率很低(4.7%~6.1%),难以满足生产上需求。用四倍体中华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时,雌株坐果率有所提高(18.6%)。用六倍体美味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时,坐果率高达86.3%,与用四倍体的软枣猕猴桃雄株花粉授粉的坐果率相近,但果实鲜质量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果树,种植时必须配置雄性品种,并且授粉雄株对雌株优良性状的表现也尤为重要,因此在选育雌性品种的同时也对此附近的雄株进行了观察。1984年.在江西武宁县初步筛选出‘磨山4号’、‘磨山5号’、‘82-12’、‘80-4’、‘82-5’共5个雄株,以‘磨山4号’表现最好:花期长,花粉量大,发芽率高,可育花粉量多。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区试,其无性系后代遗传性状稳定,2005年10月该品种通过了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磨山4号’。  相似文献   

8.
‘超红’是以毛花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杂交选育而成的观赏猕猴桃新品种, 也是很好的授粉雄株、杂交亲本及蜜源植物。从5月初到8月下旬多次开花, 观花期长, 花径大(418 cm) , 花玫瑰红色。  相似文献   

9.
以父本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及杂交子代品种‘金艳’和‘满天红’为试材,利用动力学模型、犹他模型和0~7.2℃模型评估其叶芽和花芽需冷量。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不同模型的叶芽需冷量分别为30.5~55.2 CP(动力学模型)、489.0~1 005.7 CU(犹他模型)、357.4~848.8 CH(0~7.2℃模型),花芽需冷量分别为36.9~60.1 CP、612.0~1 117.7 CU、487.8~944.5 CH;母本6113和子代‘金艳’叶芽和花芽需冷量均显著高于父本‘磨山4号’和子代‘满天红’。本研究中,动力学模型首次运用于我国猕猴桃需冷量研究,其评估结果与犹他模型、0~7.2℃模型一致。研究结果为猕猴桃品种的引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了解猕猴桃需冷量的遗传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西省麻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毛花猕猴桃花粉的形态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性、亲缘关系与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3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的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偶有近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长22.42~27.73μm,变异系数为4.75%;赤道轴长12.73~14.31μm,变异系数为3.12%。具3萌发沟,赤道面可见1~2条,等间距分布,萌发沟长20.52~24.68μm,变异系数为5.11%;萌发沟脊宽7.29~9.52μm,变异系数为6.78%;根据NPC分类系统分类,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纹饰有3种类型:脑纹状、波纹状和疣状纹饰,分别占花粉样品的65.22%、30.43%和4.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雄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该居群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的形态有较多的共性特征,同时在花粉的形态、外壁纹饰上,不同单株间存在差异,分别呈现毛花猕猴桃的遗传保守性和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由波纹状向疣状和脑纹状演化。  相似文献   

11.
1982年以‘梅鹿特’ב雷司令’杂交.在温室中提前播种.苗期接种鉴定,选留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单株Bx一82—97.1984年以‘玫瑰香’×Bx-82—97获得Bx-84—105.1986年以杂交优系Bx-84—105为母本.以‘梅鹿特’、‘雷司令’、‘玫瑰香’为父本进行混合花粉杂交.1988年获得优选单株880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猕猴桃雄株花粉特性遗传差异。【方法】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iliciosa)杂交F1代、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琼浆’种子航天搭载实生后代等不同来源的100份猕猴桃雄性单株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花粉粒大小、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等遗传差异。【结果】美味猕猴桃花药数变异系数大于中华猕猴桃,单药花粉量变异系数小于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种内同一杂交组合的F1代,除了单花花粉量以外,其他几个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不同来源的美味猕猴桃单株;中华猕猴桃种内同一个品种‘琼浆’种子航天搭载的实生后代除了花粉粒直径以外,其他几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不同来源的单株。对上述各项因子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美味猕猴桃花药数明显多于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单花花粉量、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在中等以上分类中美味猕猴桃占绝对数量;筛选出7株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生长速度快的优株,暗培养3 h平均花粉萌发率73.93%,平均花粉管长度408.49μm。【结论】明确了不同来源猕猴桃雄性单株花粉特性的遗传差异,可以为雄性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毛花猕猴桃观赏与授粉的优株MG-15是从江西省抚州市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中选育而成。该优株花粉萌发率高达80%,单花中花粉量达8.57×10~4个。假双歧聚伞花序,每花序中花朵数10~15朵,每个春梢开花26~46朵,花枝率为80%以上。花量多、花粉量大、花粉活力高。MG-15在江西省奉新地区5月初开花,花期长达15 d。MG-15花瓣和花丝桃红色,花药黄色,单花序中花朵甚多,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中华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抗性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除耐寒力比毛花猕猴桃强外,耐高温、耐涝、耐旱和耐土壤酸度的能力均比毛花猕猴桃差。用毛花猕猴桃作砧木,可以增强中华猕猴桃的抗性,扩大栽培区,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江西省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并发掘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为野生猕猴桃资源保育及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2017—2018年对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进行收集与评价。结果表明: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其中以野生毛花猕猴桃居多,占收集种质的78.88%。2年共收集16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其中毛花猕猴桃雄株77份、雌株50份;中华猕猴桃雄株6份、雌株14份;长叶猕猴桃雄株3份、雌株1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分布海拔跨度为636~1 041 m,雌雄株交叉分布。从供试野生猕猴桃种质中挖掘出20份单花药花粉数均大于6 000个、雄蕊数均大于120枚、花粉活力均高于80%的优良授粉雄株种质;3份大果型种质,其单果质量为20 g以上;3份高干物质类型种质,其果实软熟后干物质含量均大于17%。该研究可为后期优良种质选育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中花猕猴桃雄性新品种‘磨山雄5号’是从野生资源中选育而成,属于中华猕猴桃。该品种树势强旺,成花容易,花枝率95%~100%,中、短花枝占整个花枝的65%~70%。花为多歧聚伞花序,每花序有花3~5朵,每花枝有花序6~9个;花为白色、中等大小,花冠直径35~36 mm,花瓣6~7枚,花药平均74.6枚,大小为2.19 mm×0.98 mm。‘磨山雄5号’花量和花粉量大,花粉萌发率75.6%以上,花期能覆盖大部分4倍体中华猕猴桃雌性品种或品系(如‘金桃’‘金艳’‘金圆’‘金梅’‘武植3号’‘金霞’‘翠玉’等20余个)和美味猕猴桃早花品种(如‘东玫’‘金美’‘米良1号’‘徐香’和‘秦美’等10余个)的开花期,且授粉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良。在武汉地区,4月中旬初花,4月下旬盛花,4月底开始谢花,花期12~15 d。  相似文献   

17.
大果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特’猕猴桃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82.00~94.37g,是野生种的2~4倍,最大132.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可滴定酸1.24%,维生素C 6. 28mg ·g-1。  相似文献   

18.
以‘金艳’猕猴桃为试材,在其盛花期将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1∶5、1∶6的不同质量配比对其进行授粉,同时于采收后对果实的横纵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讨不同质量配比的花粉对猕猴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生产中的授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花粉与石松子粉以1∶2、1∶3、1∶4质量配比授粉时,‘金艳’猕猴桃均有较高的坐果率,可达90%及以上,且果实品质较好。综合各方面指标,并在节约生产成本的条件下,花粉与石松子粉的质量配比1∶4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猕猴桃品种(系)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以及不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对鉴定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抗溃疡病能力和进一步开展抗病相关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收集的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通过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和观察接种后的浸染情况,分析了不同猕猴桃品种(系)的抗病性以及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试材料的倍性,分析抗病性与倍性关系。【结果】不同品种(系)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在29份猕猴桃种质资源中‘,华特’等3份毛花猕猴桃材料表现为高抗;‘徐香‘’金魁’等15份种质资源表现为抗病;‘金桃‘’金艳’等4份种质资源表现为耐病;‘Hort16-A’等5份材料表现为感病;中华猕猴桃‘红阳’和‘2-72’表现为高感。不同品种(系)的病情指数与病斑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7。此外,发现在中华猕猴桃中,高感品种‘红阳’‘2-72’和感病品种‘1-74’‘Hort16-A’是二倍体,耐病品种‘金桃’和‘金艳’是四倍体。【结论】抗性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发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猕猴桃离体枝条接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评价,病斑长度可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同一类型品种(系)染色体组倍性越大,抗病性越强。  相似文献   

20.
对中华猕猴桃三个雄性系的花期、花量、花粉生活力、花粉量和雄花开花的时间进行了观察,分析了用不同雄株授粉于雌性品种‘LQ—8’.对果实外观、品质和种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雄’雄株有效花粉量最高;用‘杭雄’授粉.其雌株‘LQ—8’果实单果重、碳水化合物明显低于‘开雄’和‘白花岩82—3’授粉;顶花明显优于侧花,一朵雄花的有效花期一般只有3天,经试验认为‘开雄’为雌性品种‘LQ—8’的适配雄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