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大豆遗传资源以直立和半直立型品种为主,有限性结荚习性品种约占一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豆蔓生、半蔓生品种多于其它地区。北方春大豆以无限性品种占多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有限性品种占绝对优势,黄淮地区有限性品种约占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2341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的脂肪平均含量19.15%(±2.03)。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与栽培类型、种皮色、粒形、脐色、籽粒大小、结荚习性、叶形、花色、茸毛色等植物学性状有一定相关。其趋势是栽培大豆脂肪含量高于半栽培大豆,黄大豆高于深色大豆.粒圆或椭圆形高于其他粒形,淡褐或黄脐、中粒脂肪含量高,亚有限或无限花序高于有限花序,尖叶高于圆叶,白花高于紫花,灰色茸毛高于棕色茸毛。研究结果认为,本地区黄大豆育成品种是理想的高油亲本资源,高脂肪含量与商品品质在育种方向上是一致的,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尖叶、灰色茸毛、中粒、粒圆或椭圆形、淡褐或黄脐可作为选择高油后代的参考性状。  相似文献   

3.
皖南地处黄山、天目山、九华山和长江沿岸境内,大豆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1975年—1980年对已搜集的110份皖南大豆地方品种连续进行了48项性状的观察鉴定,并根据粒色、生育天数、粒大小、结荚习性、茸毛色、花色等生态性状进行分类,获得了20个品种群和40个类型,并对其生态性状获得了一些认识,简述如后。  相似文献   

4.
姜世波 《作物杂志》2007,23(2):87-87
大豆新品种绥农2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1995年以绥农4号为母本,以(绥93-681×吉林27)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个世代系谱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生育日数120d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左右。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植株直立,秆强抗倒,株形收敛,无限结荚习性。抗灰斑病、霜霉病,中抗病毒病和细菌性斑点病,抗大豆食心虫,中抗豆荚螟。紫色胚轴,紫花,叶片是三出复叶、披针形、浓绿,具有落叶性,茸毛灰色。主茎节数中等,单株荚数多。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不炸荚。种子圆形,种皮黄色  相似文献   

5.
对2486份黑种皮栽培大豆的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小粒品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椭圆和扁椭圆形粒分别为36.6%和22.7%;生育习性以直立型为主(42.9%),半直立和蔓生型分别为25.1%和19.2%;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占半数以上,并有从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植株高度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卵圆叶和椭圆叶分别为53.2%和41.4%;黄子叶品种占96.4%;棕毛、紫花分别占75.1%和66.6%。  相似文献   

6.
<正>1特征特性该品为普通大豆,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350℃左右。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100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g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9.80%,脂肪含量20.78%。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相似文献   

7.
王淑荣 《作物杂志》2001,17(4):44-44
1 选育方法及经过大豆新品种嫩丰1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研所于1992年以嫩84223为母本,以嫩79705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组合号为9232,1993年种植F1 代,当年冬季进行南繁加代,1994年种植F3代,1995年F4决选,代号为嫩92328。1996~1997年进行所内鉴定,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98~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0年进行生产试验。200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尖叶,白花,茸毛灰色,亚有限结荚习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菜用大豆品种适应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利用21个主要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口感品质,茸毛色、标准荚个数、百粒鲜重、两粒荚长宽等外观品质和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广东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品种有‘华春4号’、‘毛豆2808’、‘浙鲜豆7号’、‘交大133’、‘K丰73-3’、‘AGS292’,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有‘七星1号’、‘浙鲜豆4号’和‘交大02-89’。春播菜用大豆品种为短青春期品种,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期短,这些品种可以作为供体亲本,利用长青春期普通大豆品种为受体亲本,通过回交育种选育长青春期分枝较多、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对2337份青皮大豆品种的若干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百粒重为3.6—43.5克。多数品种是12.0—24.0克;粒形多为椭圆形。植株直立型的品种占69.3%;有限结荚类型占60.1%;株高以中等高度比例较大,为31.3%,叶形以椭圆和卵圆形为主,分别为49.9%和47.9%。子叶色以黄色为绝大多数,占84%;茸毛色以棕、花色以紫为主,均占总数三分之二左右。各地区品种的某些性状差别明显,这与当地气候条件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作物就单株而言,由于所处地上地下部微环境不同,彼此间性状差异较大。我们通常把边际株、行由于采光、透气性好,根系所处环境优越,植株生长旺盛、单株生产力高的现象,称之为边际效应。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大豆是边际效应较强的作物,边际单株生产力有时是内部植株的数倍之多。有关大豆边际效应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通过对离边际不同距离的大豆植株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大豆产量性状受边际效应的影响及毗邻小区间的相互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验品种及其基本性状见表1。表1 参试品种基本性状品 种生育习性株形株高(cm)主茎节数结荚习性生育期(天)92-8直立收敛10220亚有限100潍J127直立收敛8114有  相似文献   

11.
绥农35大豆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种子世界》2017,(1):37-38
<正>绥农35大豆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农10为母本,绥02-315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黑审豆20120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cm左右,有分枝,白花,长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无光泽,百粒重22g左右。蛋白质含量39.42%,脂肪含量21.77%。接种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大豆抗旱性的鉴定指标进行了一些探讨。实验室的测定指标有:叶片保水力的测定,叶片茸毛的观察,电导率的测定,种子萌发出土试验和高渗溶液萌发试验。大田指标有苗期根茎比的测定和干旱棚内苗期抗旱品种的筛选。据A.Blum报道,从小麦、大豆和水稻  相似文献   

13.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其为害逐年加重。应用转基因抗虫品种防治大豆食心虫是现阶段应用研究热点,但其抗虫性一直存在着不易检测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室设计、提出一种新型室内抗虫生测方法———圆盘分割法。该方法是根据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和取食习性来进行转基因大豆抗虫鉴定。试验证明了圆盘分割法的可行性;同时,该方法结合网室接虫鉴定法可以使转基因大豆抗虫鉴定更为高效和准确。  相似文献   

14.
张太平  廖玲 《种子》1999,(3):8-10
从贵州大豆品种随机抽取138份进行脂肪氧化酶测定,豆奶加工试验和品质,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发现31份脂氧酶缺失品种,占鉴定总数的22.46%,包括缺失Lox2,Lox3和Lox2.3几种类型,以缺失Lox3类型较多。脂氧酸缺失大豆的分布以南部最多,北部最少,缺失类型则以中部最丰富。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作物杂志》2002,18(2):37-37
1 选育方法及过程大豆嫩丰1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于1984年以美国大豆CN210 为母本,以黑河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原代号嫩抗84086。1989~1990年进行所内鉴定,品比及异地鉴定试验。1991~199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1993年进行生产试验。199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的推广对解决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孢囊线虫病的问题与推动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发展与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创造了很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圆叶,紫花,无限结荚习性,分枝类型,株高80~90cm。……  相似文献   

16.
1 品种来源原名DH 6219,由江苏省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鲁豆10号/东86-27,于2007年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4。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 特征特性出苗势强,叶片卵圆形。植株直立,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荚弯镰刀形淡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微光泽,种脐淡褐色,外观商品性较好。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97d,比对照  相似文献   

17.
姜妍  吴存祥  胡珀  侯文胜  祖伟  韩天富 《作物学报》2014,40(6):1117-1124
结荚习性是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最重要的株型相关性状之一。分别在自然光照、短日照(12 h)、长日照(16 h)条件下, 通过形态观察和解剖学研究, 比较短花序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中黄13、长花序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凤交66-12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中黄24顶端花序分化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 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出苗后20~24 d即开始顶端花序分化, 分化持续时间12~16 d, 比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分化起始早, 持续时间长; 长花序有限型品种凤交66-12比短花序有限型品种中黄13顶端花序分化的起始时间早, 分化速度快; 无限结荚习性品种顶端花序发育起始日期较晚, 分化时间短。短日照可使大豆顶端花序发育起始时间提前, 分化期缩短, 长日照则相反, 说明光照长度对大豆顶端花序的发育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于1988~1991年在单、间作条件下分析了大豆品种若干性状与花荚脱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最低结荚节位、茸毛色等5个植株特征特性与花、荚脱落率呈正相关,除节间长和最低结荚高度之外间作条件下,大多数性状达显著、极显著水平,有限结荚习性(或亚有限),生长直立,株型收敛的品种花荚脱落率低;花色和生育日数对大豆的花荚脱落有密切关系。(2)叶部性状中以叶柄与主茎之间夹角及落叶性和花荚脱落关系较大,其中又以间作大于单作。(3)荚粒特征特性除种皮色和荚色与花荚脱落的关系不密切外,其余5个性状几乎达显著水平,尤以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花荚脱落率呈显著负相关,经t测验单间作相比,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达极显著水平。(4)抗倒性,抗病虫害差的品种或单株,花荚脱落严重;影响花荚脱落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  相似文献   

19.
郑伟 《中国种业》2014,(9):70-70
合农6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研究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结荚为主,顶荚丰富,三、四粒荚多,高产稳产,丰产性突出;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浅黄色;脂肪含量高,属高油品种;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熟期适中,属中早熟品种;适应性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和第四积温带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济南、冠县两地对419份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烟粉虱鉴定, 综合分析2年3点自然虫源条件下各品种的鉴定结果和各种抗性鉴定指标之间的关系, 发现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虽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但特定品种的相对抗性表现稳定;筛选出滑皮豆等4个高抗和齐黄26等4个高感烟粉虱的标准品种, 确定了以烟粉虱若虫为调查对象, 以单叶感染烟粉虱若虫的平均数为抗性评价指标, 以标准品种该指标为参照, 当该指标<(a+d)时为高抗、≥(a+d)~<(a+3d)时为抗、≥(a+3d)~<(a+5d)时为中间、≥(a+5d)~ <(a+7d)时为感、≥(a+7d)时为高感, 其中d=(b–a)/8, a、b分别为4份高抗和4份高感标准品种单叶烟粉虱的平均数。同时确定了顶部叶片为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 中上部叶片为亚有限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