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庞泉沟保护区天然华北落叶松林单木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帝山林区的天然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设置了3块标准样地,选取2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Log istic方程和R ichards方程拟合树高和胸径、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胸径、树高前5 a生长缓慢,5 a后加速生长,而材积在前10 a生长缓慢,10 a后加速生长。2)不同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前30 a差别不明显,30 a后立地条件越好,三者的总生长量越大且长势较好,表现出速生丰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臭松次生林经营提供技术指导,以汪清林业局臭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96棵解析木数据为基础,采用5种模型分别模拟臭松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并进行模型选优。结果表明:臭松胸径、树高、材积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Johnson Schumacher、Logistic、Bertalanffy;前30 a臭松胸径生长缓慢,30~60 a胸径生长速度最快,60 a后胸径生长小幅缓慢增加,100 a左右达最大,树高生长过程与胸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前40 a臭松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很小,40~70 a生长加快,70~100 a生长最快,100 a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达最大,表明臭松林成熟年龄约100 a。  相似文献   

3.
刘芳  钱栋 《河北林业科技》2015,(2):50-51,60
以河北省隆化林业局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过程,并利用不同的生长模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找到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生长在第16年连年生长量与总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后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在第8~1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华北落叶松的材积生长在前期呈现快速生长的趋势,并且在34a出现最大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而平均生长量一直呈现比较平滑的上升趋势。Richards方程模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伊春地区人工长白落叶松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白落叶松林木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工长白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6~19a,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8~10a,二者在16~18a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14~17a时达到生长高峰,在18~20a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25~30a时出现其最大值,之后逐年下降,预计与平均生长量在28~33a时相交,可以在18a左右考虑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林进行抚育间伐,结合当地的经营目标考虑在28~33a左右进行主伐。同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径阶的增大,林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都基本趋于正常稳定。胸径最优生长方程为:y=1.254 6e0.124 7x;树高最优生长方程:y=1.418 7e0.119 3x;材积最优生长方程:y=0.000 09e0.364 4x。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太岳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为华北落叶松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笔者对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适合胸径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Korf方程,适合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9.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9 a达到最大值0.95 cm,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7 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9年达到了最大值,9 a~12 a连年高生长量相同,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6 a.材积在9 a~15 a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15 a~21 a时连年生长量逐渐减缓;此后,在21 a~27 a时,连年生长量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直到第27 a,华北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七里峪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与林分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不同龄级林分胸径、树高及材积等生长量指标,以揭示日本落叶松生长过程和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D=5.838 lnt-5.241 1;树高拟合方程为H=1.110 3t~(0.8917),树高与胸径之间拟合方程H=2.474 6e~(0.1527D),材积拟合方程V=0.000 1t~(2.2518),各拟合方程效果显著(R~2大于0.98)。从胸径、树高株数累积分布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来看,日本落叶松幼龄林胸径、树高生长较快,但由于林分密度大,胸径生长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中龄林胸径、树高生长稳定;近熟林分胸径生长量和高生长量都放缓,林分内枯立木、濒死木占有一部分,其林分健康状况欠佳;成熟林多为日本落叶松与柳杉行间混交,林分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辽宁冰砬山地区蒙古栎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冰砬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蒙古栎林分中设置5块样地进行各项因子调查,在每个样地内伐取1株蒙古栎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解析木年龄为50~63 a,树干解析数据表明: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5 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20 a;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5 a,平均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5~20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35 a前增长较快,45 a后有所减缓,从生长量变化趋势来看,数量成熟龄应在60 a左右。选用5个生长模型对胸径、树高、材积的总生长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Richards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可以用其作为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规律,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了33块标准地,研究华北落叶松幼龄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特点以及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在5年生树高生长开始加速,胸径生长在11年生前处于快速增加阶段,材积生长量在9年生开始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降低。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其每公顷材积年均生长量不同;在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年均生长量随地位级的提高而增加;而针对某一地位级,随密度增加,材积增长速度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白桦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林木生长规律,是科学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年调查的临时样地资料,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主要林分因子生长进行模拟,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抛物线方程拟合其立木株数生长过程效果最好,Logistic方程拟合其蓄积量生长过程效果最好,对数方程拟合其胸径、树高生长过程效果最好,Richards方程拟合其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30cm,速生期前10a;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25m,速生期为前5a;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00251m3,速生期前20a,数量成熟龄为38a。  相似文献   

11.
采集了3株四川盆地不同地区的自然生长的香椿,通过树干解析分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香椿在前8 a生长期内材积生长较慢,但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快;在随后的9 a到20 a生长期内,胸径和树高生长量最大,且较为稳定,材积生长迅速。其中5 a~10 a是树高生长的速生期,5 a~20 a是胸径生长的速生期;在20 a之后的生长期,虽然材积仍在增长,但渐趋缓慢。本文还建立了香椿树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的回归模型,可为香椿木材定向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和香椿造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冀北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对比华北落叶松[Larixgmellini(Rupr.)Rupr]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油松(P/nustabulaeformiscarr)林不同坡位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建立生长过程曲线方程并拟合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关系,分析两种林型内乔木树种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位样地内,标准木的拟合生长模型基本相似;材积连年及平均生长速率排序为:坡底落叶松〉坡中落叶松〉坡顶落叶松。(2)天然次生油松林不同坡位样地内材积平均生长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油松标准木的生长过程基本相同,且标准木的拟合生长模型基本相似。但坡中油松立木材积平均生长量高于坡地和坡顶。(3)相同坡位样地内人工林与天然林间的连年生长曲线存在明显差异性。油松林生理年龄高于落叶松林,标准木达到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比落叶松大,单株立木材积量较大。(4)人工落叶松林和天然油松次生林内乔木树种的胸径与树高问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24年生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24年生长白落叶松林分胸径、树高及材积遗传力分别为O.6808、0.7178及0.76060根据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以树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析木分析方法研究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径级10~15 a生生长较快,20 a生以后趋向稳定;树高15 a生以前生长迅速,20 a生后稳定生长;材积生长从20 a开始到40 a逐年增长,是生长旺盛期,40 a生平均生长量分别较20 a、25 a、30 a生增长了73.5%、41.5%和19.8%。40 a生落叶松每公顷木材产量分别为20 a、25 a生时的220%和169%,产值分别为292%和182%,年产值分别为146%和114%。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方向应确定以大径级材为主。  相似文献   

15.
尖峰岭绿楠树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2)胸径年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而树高年生长量高峰期晚于地径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的年份;(3)在生长初期(8a前),材积生长极缓慢,年生长量<00009m3,其后开始较快增长,到第17年出现最大值000868m3;(4)从平均生长量看,地径变化比较平缓;胸径在14a前呈稳态上升趋势,14a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并略有下降;树高在19a前基本呈稳态上升趋势,19a后保持在050m/a左右,并呈缓慢地下降趋势;材积一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不同坡位的水肥等条件不同,因而影响了绿楠树的生长,离水沟最近的下坡地的树高和胸径比上坡分别大375%和291%;(6)绿楠树地径、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变化趋势基本上与降雨蒸发比(R/E)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水分状况是影响绿楠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4株日×兴杂种落叶松F1代个体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调查结果进行变异分析发现,杂种群体中的生长指标、材性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达25.69%,管胞长度、宽度变异系数为11.67%、17.5%,管胞长/宽变异系数为19.4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兴F1代群体树高与胸径显著相关,树高、胸径均与材积极显著相关,冠幅与材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于湖南省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的光皮树生产基地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优势木进行解析和测定,对光皮树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树的胸径、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早期,均在12年生前达到最快生长;胸径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12~15年生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12~13年生时相交;12年生以后胸径、树高生长均逐渐减弱。光皮树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3~12年生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12年生以后增长很慢,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一直表现为平稳的增长趋势。树高曲线拟合以二次方程效果最好,其复决定系数为0.819。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期的木材产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立地指数的不同将长白落叶松林地分为7个立地等级(立地Ⅰ~Ⅶ),结合其营林技术规程选择造林密度为2 500株/hm2、3 300株/hm2和4 400株/hm2等不同类型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作为评估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该不同类型林分在各林龄阶段的平均树高,利用相关模型推算相应林龄阶段的林分平均胸径和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建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的密度定量管理模型,根据此模型确定不同立地等级不同初植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在理想状态下的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木材收获量,为其营林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坝上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提供依据,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150株/hm~2、225株/hm~2、300株/hm~2和375株/hm~2)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提出培育华北落叶松大径级用材林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按照胸径、单株材积、树高顺序递减;林分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林分密度控制在225~300株/hm~2时,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