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宝枫引种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元宝枫种了4kg育苗600m^2,当年产苗1.5万余株,出圃苗高平均达71.5cm,地径平均0.76cm,场圃发芽率、成苗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呈贡劣质山地对墨西哥柏、银荆树植树造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植塘规格、种植密度、抚育方式的试验。结果:撩壕整地和水平台地的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优于块状整地,且在阴坡深草地段尤为显著。3种植塘规格(6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40cm×40cm)对墨西哥柏的保存率和高、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对银荆差异极显著,大塘优于小塘。3种种植密度(1.5m×1.5m,1.5m×2m,2m×2m),对幼林期的高、径生长及冠幅大小无显著影响,在30°以上的陡坡,台地抚育优于菱形、扇形、块状抚育,与对照比较,4种抚育方式与之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相似文献   

4.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金雕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1997年每年的3月—9月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金雕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其巢营建于悬崖峭壁的平台或凹处,呈扁盘状,巢高60.19(40~98)cm,巢深16.25(13~25.5)cm,内径52.00cm×31.20cm,窝卵数多为1枚~3枚,卵的大小为76(71~79)mm×60(57~63)mm,卵重149(140~152)g,孵卵期35d,孵化率为83.33%,雏鸟在巢内有相残现象。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I-69杨树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1种密度Ⅰ-69杨树人工林的胸径及树高生长材料,建立树高及胸径的生长模型。通过6种模型的比较,选出最适宜的Logistic树高生长模型及单分子胸径生长模型。探讨了树木的径、高生长规律。11种密度的胸径生长可划分成5个密度组(4m×6m,4m×7m);(5m×6m,6m×6m);(5m×8m,6m×8m,7m×7m);(5m×10m,7m×8m,8m×8m);(5m×15m)。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不大。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分析,划分了不同密度组Ⅰ-69杨树生长的Ⅵ个阶段,为合理培育杨树人工林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3.3μm×2.6~5.4μm;厚垣孢子直径7.7~10.2μm。菌落生长适温为25~30℃,最适温度28℃;pH范围5~9,最适微酸至中性;碳源以蔗糖和葡萄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维空间En多向量的理论综合评价方法,对南方型杨树的育苗密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的合理育苗密度为50cm×40cm,平均苗高可达3.10m,平均地径2.8cm,Ⅰ、Ⅱ级苗所占比例68%.经济效益为27235.5/hm2。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袁哲  叶喜  强明礼 《林产工业》2002,29(2):33-36
5.3 桌案类白族家具的桌案很丰富,主要包括方桌、圆桌、条桌、条几、翘头案、香几、供桌、梳妆台、花几等。5.3.1 双套桌 白族家具方桌中以双套桌最为有名,桌子置于堂屋中间,背后摆设高大的条案或供桌,左右是对称陈列的太师椅,下首两侧摆放条凳,桌子在高矮家具间起着协调的作用,桌子分上下两个部分,去掉下部高托泥,上部可作为八仙桌之用。双套桌雕刻精美,常采用束腰做法。如图8,为一白族的双套桌,桌面采用落堂的做法,即四周用木框,中间嵌以大理石面心,使桌面易于清洁,同时又增加了美感。桌面以下采用了束腰结构,…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与苏柳无性系可作为我省在海涂、河滩地发展短轮伐期纸浆林的主要栽培树种,3年生高密度林分平均胸径大于5cm,树高8m,蓄积100m3/hm2以上,纯收入1000元/hm2,杨树造林密度可选择(1×3)、(2×2)m,柳树(1×1.5)、(1×2)m,3年生林分已达到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矮化密植高产技术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特种园艺场五倍子课题组选用“矮丰8号”五倍子苗木进行密植,栽植密度为7500株/ha,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为1m×2m,窄行为1m×1m;树型控制为高度2m以内,横向枝条60cm左右;4~5月份多次喷施“...  相似文献   

11.
肚倍蚜过夏越冬若蚜人工培育技术平利县肚倍课题组(陕西平利,725500)在每年4~5月.将美灰藓(Eurohypnumleptothallum)以3cm×3cm的小块,每块间隔3cm植于石砾含量为30%左右的石渣土基质上,用山竹或木板制作藓盘,以利通...  相似文献   

12.
对3年生杨柳无性系木材的纤维素含量和纤维形态的测定分析表明,各无性系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同一无性系木材纤维长度则随密度提高而变长,其中I—72杨的5个造林密度,I—69杨的1m×1.5m、1m×3m、2m×2m,J—172柳和J—194柳的1m×1.5m、1m×2m、1m×3m以及J—333柳的1m×1.5m、1m×2m等16个处理的木材均达到中级优质造纸纤维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矮、密栽培是果树栽培发展的大趋势,对于乔砧的树怎样才能实现矮、密、早、丰呢?我们采用梨树斜栽的方法,达到了1年花、2年果、3年产、4年或5年丰产的目的。试验方法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1年生砀山梨嫁接苗,苗平均高150cm,地径平均1.2cm。1996年春,我们在高平市果园按2m×3m的株行距与地表呈45°夹角斜栽了50株砀山梨,同时,用常规的方法栽植25株砀山梨进行对比试验。1.1 栽植与当年整形栽植穴100cm深,直径80cm,施20kg羊粪(或农家肥)、5kg复合肥,栽后浇水两桶…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3年试验表明.樟子松1—1苗木的地径、苗高生长均达到了辽宁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标准,造林平均成活率在84%,应以株行距5~8×10~15cm移植,比培育3年生苗木提高圃地利用率,是培育造林苗木的主要方法。从5种密度切根不移植培育2年生苗木的试验看出,造林平均成活率达88.8%,最高为95%,以125~150株/m2密度培育.转培育1一1苗省移植工序.是培育造林苗较理想方法。比1年生苗剪根保留15cm和20cm根长,培育1—1苗木为佳。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武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4年从云南省富民县引入直干蓝桉种子,进行容器育苗,采用杉木60cm×40cm×40cm标准挖穴,密度2m×2m规格造林,共栽植2-3hm2。种植后第一年进行挖穴培土,全铲抚育,第二、三年各进行一次全铲抚育措施。1998年底调查,直干蓝桉平均胸径6-19cm,最大胸径11-6cm,平均树高6-67m,最高达10-8m,平均每公顷立木蓄积17-82m3。该树生长较快,与5年生的马尾松生长相比,平均树高大于马尾松的3-2m,平均胸径大于马尾松的3-09cm,与5年生…  相似文献   

16.
在呈贡劣质山地对墨西哥柏、银荆树植树造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植塘规格、种植密度、抚育方式的试验。结果:撩壕整和水平台地的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优于块状整地,且在阴坡深草地段尤为显著。3种植塘规格(6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40cm×40cm)对墨西哥柏的保存率和高、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对银荆差异极显著,大塘优于小塘。3种种植密度(1.5m×1.5m,1.5m×  相似文献   

17.
经测定,斯氏线虫属的5种病原线虫对云杉根小蠢Hylastescunicularius的侵染力,以芫普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Agritotos致死能力最强。该线虫对后期的蛹和高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明显高于前期的蛹,1:80用量48小时的致死率分别为97.5%、92。0%和3.3%。林间将线虫喷洒在云杉伐桩四周,每m ̄2用量2×10 ̄5-24×10 ̄5头之间,施后12天寄生率达53.4%-95.6%。云杉采伐后及时处理伐桩和保留地理设饵木,均可减少害虫的发生。云杉更新时采用根径大于lcm以上的大苗,并于植前用柴机油混合涂剂或辛硫磷药糊涂刷树苗极颈部,保护树苗,防治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毛白杨组培苗速生培育所用容器的选择方法和结果。通过栽培试验及成本计算,找到了适宜苗高20 ̄30cm的毛白杨组培商品苗培育的最佳容器;上口径为10cm,底径7.5cm,高11.5cm。苗木在此种容器内高生长,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长均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毛白杨组培苗速生培育所用容器的选择方法和结果。通过栽培试验及成本计算,找到了适宜苗高20~30cm的毛白杨组培商品苗培育的最佳容器:上口径为10cm,底径7.5cm,高11.5cm。苗木在此种容器内高生长,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长均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山白兰苗木移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3):155-157
对山白兰苗木移植密度的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苗木移植密度(株行距)为25cm×20cm,该密度的苗木生长表现好,苗圃产苗量较高,公顷产量13.5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