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为探讨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选择渝东白山羊(♂)与酉州乌羊(♀)自然交配的日龄相近的F1代公母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杂交F1代山羊体重和体尺各项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重和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2)杂交F1代山羊绝对增重均先略升高后减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在出生后至1月龄和6月龄降至最低值,在12月龄达到增重最高值。(3)杂交F1代山羊相对增重在出生后至1月龄最大,母羊则在出生后至3月龄最大,之后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在10月龄降至最低。综上,杂交F1代在出生后1~3月龄和6~8月龄增重速度较快。体尺指标在1~3月龄和6~8月龄增速较快。在此期间应加强营养补充,从而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年龄与生长1.按月龄测定1996年6月中旬把奥利亚罗非鱼鱼种放养在一亩鱼池中,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以投饵量为鱼体重3%进行人工投饵。每月测定一次,每次取样18~34尾,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幼鱼体长增长比体重增重为先,体长绝对增长在7月份前最快,此后逐渐缓慢。而体重绝对增重以9月份以前为快,特别是8~9月间增重最多。从表1可以看出奥利亚罗非鱼幼鱼在7~9月间,无论体长或体重增长速度均为最快。2.按年龄测定我们测定了两个年龄组:一龄年龄取样50尾,其中雌雄分别为23尾和27尾;二龄年龄组取样40尾,雌雄分别为22尾和18…  相似文献   

3.
用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投喂华鲮幼鱼153d,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6.1%上升到52.7%,平均日增重从0.08g/d上升到0.33g/d,3组之间的日增重和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从4.82下降为2.18,3组之间的饲料系数有显著差异(P〈0.05)。3种不同蛋白含量(26.1%、38.3%、52.7%)的配合饲料的成本分别为2.53元/kg、3.75元/kg、5.57元/kg;鱼体每kg增重所需饲料成本分别为12.19元、10.39元、12,14元/。初步认为蛋白含量为38.3%的配合饲料更适合华鲮幼鱼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10只初产母羊和10只经产母羊对其产后体况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产母羊产后30~40d体重开始恢复,而经产母羊需要50~60d体重才开始恢复,在预试期和试验第一阶段初产母羊体况恢复比经产母羊快,差异显著(0.01〈P〈0.05);而试验各阶段的体尺指标表明,初产母羊的体尺比经产母羊增加得要快,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海鲜世界》1989,(1):15-15
河蟹颗粒饵料最近在扬州研制成功。该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幼蟹期每天摄食量为其体重的3%,时增重率为41.2%;成蟹期每天摄食量为其体重5%.月增重率为33.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析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酉州乌羊为父本,与渝东白山羊母本进行杂交,选取日龄相近、体况优良的健康羔羊,在全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全程跟踪测定其体重、体尺等生长发育数据。结果①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重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公羊体重均大于同时期母羊。杂交后代各年龄段公羊绝对增重大于同时期母羊。而杂交后代相对增重呈现随月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2月龄降至最低。②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公、母羊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发育数值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各月龄公羊体尺数值均大于同期母羊。结论酉州乌羊(♂)与渝东白山羊(♀)杂交后代山羊体重及体尺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随月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从而充分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8%、31%、43%。经55d的饲养,1号料饲料系数为1.26,每尾净增重7.25g,成活率99.7%,每1kg鱼饲料成本5.23元;2号料饲料系数为1.44,每尾净增重6.87g,成活率99.3%,每1kg鱼饲料成本4.32元;3号料饲料系数为1.18,每尾净增重7.12g,成活率99%,每1kg鱼饲料成本7.91元。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1%的2号料经济效益明显,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都较高,基本能满足美国蓝鳃太阳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8.
短须裂腹鱼驯化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流水鱼池中进行短须裂脂鱼驯化养殖试验,放养平均体长7.01gB、平均体重10.7g的鱼种,经315d驯化养殖,平均体长达22.2cm,增长15.1cm,增加2.13倍;平均体重达140g,增重129.3g,增加12.08倍。  相似文献   

9.
奥利亚罗非鱼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在“淡水渔业”1996年第26卷第2期上发表“奥利亚罗非鱼养殖和生产潜力”一文后,各地罗非鱼养殖和研究者纷纷来函索要罗非鱼方面的有关资料和商讨生产奥尼杂交鱼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介绍奥利亚罗非鱼,我们撰写了本文,希望对从事罗非鱼研究和养殖的同仁们有所帮助。1年龄与生长1.l按月龄测定6月中旬把奥利亚罗非鱼鱼种放养在1亩鱼池中,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以鱼体重3%进行人工投饵。每月测定一次,每次取样18-34尾,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幼鱼体长增长比体重增重为先,体长绝对增长在7月份前最快,此后逐渐缓慢。而体重绝对增重…  相似文献   

10.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B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一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鱼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人工饲养史及鲟仔鱼和细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苗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银鲫促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饲料中分别添加1%的党参、黄芪、黄芩、刺五加、大蒜、黄连、螺旋藻,对银鲫均有促生长的作用,其中以螺旋藻组生长最快,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11.55%(P<0.01),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下降了11.48%。增重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还有党参组、大蒜组、黄芪和刺五加组,分别提高了10.18%、7.99%、7.36%和7.29%,黄连和黄芩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4%、2.00%,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甜菜碱对鲤鱼诱食促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甜菜对鲤鱼生长的影响。在鲤鱼饲料中添加0.0、0.1、0.3、0.5、1.0%的甜菜碱,试验用鱼体重为75.2%-82.7%,在1立方米的网箱中进行试验,试验期水温为18-24℃。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的各组日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77、19.55、21.80、24.81%。添加甜菜碱的各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93、9.54、11.30、15.06%。0.3-1.0%甜菜碱的添加量对鲤鱼有显的诱食促生长作用,并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从经济效益方面,0.3%的添加量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120头不同大小的刺参苗种,分别暂养于水槽中,在刺参自然伸展的状态下,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体尺,电子天平测量其体重。利用相关分析计算了刺参体长、体宽和体重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体尺性状作自变量,体重作因变量,对二者间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刺参体长、体宽和体重三者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体长与体重(0.954)〉体宽与体重(0.936)〉体长与体宽(0.886)。多种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表明,刺参体重与体尺间关系以二次项函数拟合最优。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循环海水系统大菱鲆高密度养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了300d的养殖研究,在平均日换水量小于5%的条件下,大菱鲆平均体重由初始的10.4g,增至847g,平均日增重率为0.65%。成活率达到95.7%。养殖密度达到48.8kg/m^3,大菱鲆的生长情况良好,平均饵料系数为0.81,养成的商品鱼各项指标符合无公害大菱鲆的安全指标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适合高密度养殖大菱鲆,且是健康养殖模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松浦银鲫主要形态学性状:体高/体长比为42.6%,头长/ 体长比为26.7%,体厚/体长比为20.3%,尾柄长/体长比为12.7%,尾柄高/体长比为16.8%,背吻距/体长比为49.9%,背尾距/体长比为56.2%,体厚/头长比为76.4%。侧线鳞数和侧线至背鳍基部及侧线至腹鳍基部的鳞片数为327/7,第一鳃弓左鳃耙数为50.5个,体背部青灰色,体侧淡绿色,腹部姜黄色。上述指数除头长/体长比外,都与方正银鲫明显不同,而细胞遗传学特征与方正银鲫相同,群体中雄性极少,为雌核发育群体。松浦银鲫个体较大,生长较快,一龄鱼稍快于方正银鲫,体重30克以上;二龄鱼体重约160克。群体生产力,在与鲤、链等鱼混养情况下,亩产30-45公斤。由于松浦银鲫体高较高,1-3龄鱼的肥满系数明显高于方正银鲫,鱼肉营养成份中,粗脂肪在鲜肉(3.6%)和干肉(14.8%)中都明显低于正方银鲫, 这是松浦银鲫的一个极有价值的指标。松浦银鲫和方正银鲫一样繁殖力极强,2龄极能成熟和繁殖,因此其生产能力很大。  相似文献   

17.
乌苏里拟鲿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经人工繁殖刚开口摄食的乌苏里拟鲿水花,在池塘和水族箱内同时进行培育。池塘每667m^2投放水花3万尾,水族箱内投放水花400尾。3个月培育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的乌苏里拟鲿体长由1.21cm增长至15.31cm,体重由0.023g/尾增重至28.25g/尾,成活率为96.8%;水族箱培育的乌苏里拟鲿体长增长至5.76cm,体重增长至1.92g/尾,成活率为33%。雌雄个体生长不均,池塘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10.2cm,体重为16.5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21,8cm,体重为60Ag/尾;水族箱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5.6cm,体重为1.49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6.6cm,体重为2.42g/尾。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应用膨化饲料养殖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三类苗。经过110d的养殖,两个试验组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16.13g和15.39g,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51.1%和142.4%。日均增重量分别为88.3mg和82.2mg。平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存活率分别为97.7%和98.5%,饲料转化率分别为59.1%和58.4%。整个养殖过程基本不换水,完全不用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10只初产母羊和10只经产母羊对其产后体况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产母羊产后30~40d体重开始恢复,而经产母羊需要50~60d体重才开始恢复,在预试期和试验第一阶段初产母羊体况恢复比经产母羊快,差异显著(0.010.05)。  相似文献   

20.
将体长2.48-3.00cm,平均体长2.64cm;体重2.37~3.16g,平均体重2.68g的鞍带石斑鱼鱼苗在水温17.2~24.6℃、海水盐度31.2条件下进行室外水泥池培育。采取逐渐添加淡水降低盐度至18~19;以鱼体重4%-6%日投喂量投喂用鱼浆或鲜虾浆与幼鳗粉料混合制成的湿性饲料的方式。经过52d的培育,鱼苗体长增至4.7-6.8cm,平均体长增长3.12cm/尾,增长率121.44%;体重增至5.73-8.64g,平均体重增重4.84g/尾,增重率180.60%。培育存活率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