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豆渣蛋白含量高、产量大而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特点,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豆渣以制备锌螯合盐,从而实现提高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资源的附加值。以豆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蛋白酶的酶解工艺条件,并研究豆渣酶解物与锌螯合制备多肽螯合盐的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添加量0.04 g,豆渣添加量5 g,并以硫酸锌为锌源,得到的螯合率和螯合物中的锌含量分别为53.78%和40.00%。  相似文献   

2.
中国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重点介绍了国内甜高粱育种及栽培、茎秆贮藏、乙醇发酵和发酵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在原料供应、发酵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小球藻多肽-钙螯合物的较佳制备工艺,以小球藻干粉作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获得小球藻多肽,以螯合率为指标,对小球藻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考查了螯合时间、螯合温度、肽钙质量比、底物质量分数和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同时建立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优化后确定为螯合温度50℃,pH值9,肽钙质量比3∶1,底物质量分数5%,螯合时间60 min,最终螯合率可达96.14%。研究为合成新型补钙制剂(多肽-钙螯合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小球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4.
葡萄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葡萄加工后的副产物葡萄籽、皮常常作为废料,被丢弃或发酵后用作肥料。这样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而从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并进行加工利用,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对葡萄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变废为宝——既保护环境,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葡萄加工生产产生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情况的论述,发现利用方法主要有:从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低聚原花青素(OPC)以及单宁等物质,从发酵后的皮渣中提取色素、果胶、酒石酸等物质。  相似文献   

5.
脱钙处理对鱼鳞蛋白酶解效果及其持钙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酸脱钙对鱼鳞蛋白酶解效果及其酶解产物持钙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0.4 mol/L的HCl溶液,鱼鳞粉与盐酸的料液比为1∶30,脱钙时间30 min可显著提高鱼鳞蛋白溶出率与胶原蛋白溶出率,脱钙率达87.90%;采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酶解产物的持钙能力达13.93 mg(钙)/g(蛋白),是胰蛋白酶酶解产物持钙能力的5.32倍(p<0.01)。当酶解产物蛋白质量浓度为2 mg/mL时,酶解产物与钙离子螯合的最佳条件为:螯合反应温度50℃,pH值6.0,蛋白与CaCl2质量比为6∶1,螯合反应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蛋白作为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副产物,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均衡。以马铃薯蛋白为原料,对通过酶解试验将得到的马铃薯水解物(PH)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得到的酶解产物中大分子物质含量较少,大部分为小分子肽段并结合HPLC的结果和多肽含量的测定,得出马铃薯蛋白水解物分子量5~10 kD。结果表明,通过酶解后其产物可为今后研究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柚籽是柚加工的副产物,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柚籽为原料,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柚籽油,研究了酶种类、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值对柚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果胶酶混合酶,料液比1∶5(g∶m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5.0。在该工艺条件下,柚籽油的提取率为76.08%。研究结果为柚籽的深加工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米渣是大米深加工的副产物,加工过程中因淀粉被利用而留下蛋白质,因而米渣中大米蛋白含量高。大部分米渣经干燥后主要用作饲料,为了使其米渣中的蛋白质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探讨了米渣蛋白的提取工艺。近年来,超声技术广泛应用于样品的前处理和提取工艺,分析了超声波处理、碱性蛋白酶处理及超声协同蛋白酶作用对米渣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分析了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米渣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米渣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即料液比1∶1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80 min,酶反应时间100 min,加酶量1 650 U/g,酶解温度55℃。在此最优提取工艺下蛋白质提取率为82.80%。  相似文献   

9.
鱼油所含的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心、肝和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有助于脂的消化吸收、转运和形成,又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物质。目前金枪鱼下脚料的利用主要是提取活性多肽、胶原蛋白、生产鱼骨粉等。金枪鱼加工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如果用于提取鱼油,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重点研究了酶解工艺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料液质量比为1:1,酶解时间4h,酶解pH值8。在此条件下,粗鱼油的提取率为4.32%。  相似文献   

10.
以兔血为原料,依次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选取ABTS+·清除率和多肽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和酶解工艺,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和最优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接菌量5.5 CFU/mL,底物浓度10 g/mL,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5 d,此条件下,兔血低聚肽ABTS+·清除率为84.42%,多肽含量为2.84 mg/mL;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酶底比200 U/g,酶解时间2.5 h,pH 10.4,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兔血低聚肽的ABTS+·清除率为87.22%,与单一发酵工艺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多肽含量为3.81 mg/mL,较单一发酵提高了1.34倍。综上,菌酶联合反应制备兔血抗氧化低聚肽法优于传统单一发酵法。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梨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情况,重点介绍了梨罐头、梨汁、梨发酵产品和鲜切梨的加工现状,分析了梨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我国梨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伍,)、酶解温度(如)和酶解时间(墨)与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Y,以酶解液还原力评价)之间满足回归方程:Y=-2.77+0.26X1+0.0971X2+0.32X3-0.00127X1X2-0.0153XiX3+0.000658X2X3-0.0194X11^2-0.0931X22-0.049X,2;该三个因素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X1〉X3〉X2;X1与X2和X1与五的交互作用对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也有显著影响(P〈0.05);过度酶解可导致酶解液还原力的降低:鳗鱼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与底物蛋白比例为3.84%.50.6℃温度下酶解3h。经6次验证试验.酶解产物的还原力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酶解产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EC50值为O.32mg/mL。  相似文献   

13.
猪和牛等家畜的肺是其屠宰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仅可作为烹制菜肴的食材,更可通过精深加工开发出酶类、蛋白、肽及糖类等应用于医药、化工和饲料制品等领域,如硫酸软骨素、肝素钠、转化酶、抑肽酶、组织凝血活酶、血管紧张素、糖胺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对其在此领域的产品开发及技术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酶解前的预处理是改善酶解特性,提高蛋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针对小麦面筋蛋白难以酶解的特点,探讨了挤压处理对面筋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挤压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含水量10%,螺杆转速250r/min,温度150℃,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水分>转速>温度。同时研究了挤压处理前后的小麦面筋蛋白,在酶解过程中的水解度和蛋白提取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香蕉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归纳了香蕉加工产品现状,主要包括干燥、焙烤、饮料、罐装等香蕉加工制品,综述了干燥新技术、澄清技术、发酵技术、护色技术和稳定性工艺等香蕉加工技术及其功能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香蕉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但国内对香蕉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多酚等方面,对儿茶酚胺方面研究罕见,如多巴胺提取技术几乎未见报道。本研究可为香蕉加工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乳酸菌发酵对鲐鱼加工下脚料的影响。试验主要测定了乳酸菌对鲐鱼加工下脚料中微生物的抑菌性能,分析了乳酸菌发酵产物营养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是,乳酸菌可以明显的抑制鲐鱼加工下脚料中微生物的生长;鲐鱼加工下脚料经乳酸发酵48h后,蛋白、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发酵产物感官性能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乳酸菌发酵鲐鱼加工下脚料不会改变其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改善下脚料的风味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7.
肉味香精对改善食品风味和改良食品品质至关重要。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对肉味香精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优劣与产品的竞争优势。概述了肉味香精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如酶解技术、热反应技术、干燥浓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微胶囊技术等,旨在为肉味香精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加工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双低油菜的品质特点出发,探讨了双低油菜籽的综合开发途径,主要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方法,提出了双低油菜籽的加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黄浆水也叫豆清水,是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其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等的营养成分。目前,国内大部分豆制品生产企业都面临着黄降水处理的产业难题,新的《环保法》禁止直接排放,但目前处理技术和方法仍然不够成熟,不但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浪费资源。因此,通过介绍黄浆水的营养成分分析,以及黄浆水中功能性物质提取分离、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展和趋势,为提高黄浆水综合利用效率和促进传统豆制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棉籽油天然维生素E 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88-292
为提高棉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植棉效益,在试验中采用萃取和皂化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验证了棉籽油维生素E的最佳试验方法,探讨了棉籽油中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工艺流程、最佳提取方法和影响因素。试验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加醇量300 mL,醇提时间1 min,加碱量4 g,皂化时间1 h。影响棉籽油维生素E提取效率的因素依次为:加醇量〉醇提时间〉加碱量〉皂化时间,该方法的棉籽油维生素E的提取率为96.6%。该试验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污染少,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