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发根农杆菌的不同菌株,通过叶盘法对桔梗进行了感染试验。阐述了发根农杆菌诱导桔梗产生发状根的能力(简称诱导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将发状根分离,除菌后,在不含激素的MS及其改良的培养基上培养,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发状根培养物中检测到甘露碱和农杆碱,证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已整合到桔梗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转化药用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诱导出了抗卡那霉素的发状根。将诱导的发状根进行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在附加Km30mg/L的MS。和1/2MS。培养基上,发状根生长良好,而未经转化的对照组则死亡,表现出生长激素自主性。在附加外源激素IBA0.1mg/L和NAA0.1mg/L时。能促进发状根的成活、侧根的形成以及提高增殖倍数。表明适量的外源激素能促进发状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茶树根愈伤组织及发状根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茶树发状根,生产茶叶中的有用物质,以大田茶树的根为材料,在离体培养下对其诱导发状根.结果表明,从茶树根愈伤组织中诱导出的发状根具有生长快、无向地性、密生白色根毛和较强的分枝能力.发状根分枝,存在直接分枝和在发状根上出现瘤状突起后在其附近发生侧根2种类型.发状根及其愈伤组织轮换在不同组分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对发状根的分化与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外植体在本研究的所有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不同品种的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发根农杆菌Ri质粒上T-DNA中含有的rolB基因可以通过转化侵染植株形成大量的发状根。由于通过发状根体系容易获得再生的转化植株,而且这些植株可表现出很多能稳定遗传的表型变异,因此该技术在植物科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发根农杆菌的生物学特性、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rolB基因的位点与特征、发根农杆菌诱导发状根的转化机制和方法、诱导发状根发根的影响因素、发状根除菌后植株再生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在植物科学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毛状根诱导及培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发根农杆菌介导下的长春花毛状根的诱导及培养。不同的菌种、外植体部位、培养基和代谢产物对毛状根诱导效果不同,最高诱导率分别为:A4菌25.3%;下胚轴24.1%;1/2MS培养基23.3%。农杆菌诱导转化时间15~20d。完成了长春花毛状根的筛选克隆及培养  相似文献   

6.
小麦根愈伤组织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6个人工合成小麦品系和对照品种“中国”春种子根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2,4-D,2,4,6nmg/L的MS培养基上,于20℃和25℃连续照明条件下进行培养。各种处理和培养条件下,都诱导出愈伤组织。在培养温度20℃,2,4-D4nmg/L的MS培养基中,供试品系再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条件下的再生率,结果表明:此处理是诱导根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的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发根农杆菌介导芸芥的遗传转化条件,并测定次生代谢物的含量。[方法]通过发根农杆菌R1000介导的遗传转化,建立芸芥发状根的诱导和培养体系,采用氯化钯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发根培养物合成硫苷的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分析乙酰丁香酮(As)、浸染液pH值和浸染时间等因素对发状根转化频率的影响。[结果]子叶的转化率明显高于下胚轴;AS最佳浓度为100mg/L,浸染液最佳pH值为5.4,最佳浸染时间为20min。PCR的鉴定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R1000的rolB基因已成功地转入并整合到该发根培养物的基因组中。[结论]该方法建立了芸芥发状根培养体系,并初步分析了该发状根中硫苷的含量,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发状根农杆菌Ri质粒侵染植物后诱导大量发状根发生,由此发展起来的遗传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转基因技术,并被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多个领域。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大豆子叶节、幼胚、胚尖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周期长,而发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效率高、周期短等优点,因此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状根在大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采用组织培养方法首次成功地获得了水飞蓟试管苗。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的1/2MS、MS和改良white3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筛选出1/2MS+NAA1.0+BA0.5+ZT0.5为适宜的培养基。选用的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2+BA2.0;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NAA1.0。在根、节间、节部和叶等4种外植体中,筛选出节部为适宜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采用组织培养方法首次成功地获得了水飞蓟试管苗,试验结果表明,在选用的1/2MS、MS和改良white3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筛选出1/2MS+NAA1.0+BA0.5+ZT0.5为适宜的培养基。选用的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0.2+BA2.0;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NAA1.0。在根、节间、节部和叶等4种外植体中,筛选部为适宜外植体。  相似文献   

11.
将发根农杆菌MAFF03-01724株系,涂布于逆向插入未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的紫果西番莲的茎段切口上.4周后,切口上出现瘤状突起,次周产生不定根.切下不定根根尖,培养于含Claforan0.5gL-1的培养基中,分化出发状根.发状根转入含有BA1mgL-1和2,4-D0.1mgL-1的MS培养基中,分化出植株.再生植株经滤纸电泳检测,测出了农杆碱和甘露碱,说明紫果西番莲已发生了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子叶培养形成活力最强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附加NAA2mg/L;2.通过腋芽培养诱导优质嫩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是MS附加IAA1.0mg/l+BA1.0mg/l;3.促进根分化和根长势最适培养基是MS附加NAA1.0mg/l.4.对促进子叶培养和腋芽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子叶培养形成活力最强愈伤组织培养基是 M S 附加 N A A2 m g/l+ B A3 mg/l;2通过腋芽培养诱导优质嫩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是 M S 附加 I A A1 .0 mg/l+ B A1 .0 mg/l;3对促进根分化和根长势最适培养基是 M S附加 N A A1 .0 m g/l ;4对促进子叶培养和腋芽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 ℃。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fps基因在烟草发状根中的表达对发状根生长及物质代谢的影响,对fps转基因发状根株系k-3离体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抗菌性进行了研究.在摇瓶悬浮培养过程巾,发状根生长呈现"S"型曲线,最初生长缓慢,到第10天开始迅速生长,25 d进入生长平台期;利用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器,在25℃通气量为2 L/min,接种量为1 g的条件下培养25 d,发状根鲜重达94.7 g/L;以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粗毒素为诱导子对发状根诱导培养,转基因发状根浸提液在黑胫病根刺接种试验中,能够明显提高烟草幼苗对黑胫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发根农杆菌感染导致紫果西番莲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发根农杆菌MAFF03-01724株系,涂布于逆向插入未添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的紫果西番莲的茎段切口上,4周后,切口上出现瘤状突起,次周产生不定根,切下不定根根尖,培养于含Claforan 0.5g·L^-1的培养基中,分化出发状根,发状根转入含有BA1mg·L^-1和2,4-D 0.1mg·L^-1的MS培养基中,分化出植株,再生植株经滤纸电泳检测,测出了农杆碱和甘露碱,说明紫果西番  相似文献   

16.
利用毛状根的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毛状根(又称发状根)培养的特点及意义,毛状根诱导的分子机理,操作实例及毛状根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Ri质粒介导fps基因对烟草的转化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外源fps基因表达对发状根合成抗菌物质能力的影响,将含有薄荷(Mentha spicata L.)fps基因的双元表达载体质粒,通过冻融法转化到发根农杆菌菌株Ar1334中,转化菌株与烟草叶圆片共培养诱导发状根产生,共获得18个稳定的发状根无性系,在附加20 mg·L-1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上,筛选到4个生长旺盛的无性系.经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 kb的目的片段,PCR-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fps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发状根的基因组中,Nor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fps基因在转录水平进行了表达;酶活分析显示转基因发状根株系中FPS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抑菌试验也发现转基因发状根汁液对赤星病菌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性,表明外源fps基因在发状根中的表达有利于抗菌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烟草的发状根培养技术,建立高效的发状根培养系统,为次生代谢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途径,试验以K326、NC89、鄂烟1号烟草无菌苗为材料,对发根农杆菌C58C1 Ri质粒转化烟草产生发状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烟草品种中K326转化效率最高,不同部位中子叶叶柄的转化效率最高,最佳的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MS0)。通过根尖活体压片、PCR检测和GUS报告基因检测3种方法,证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在转化根上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9.
枸杞髓部细胞悬浮培养及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枸杞髓部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建立细胞系,诱导胚状体发生。结果在含不同激素的4种MS培养基上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在56.7% ̄95.7%,其中以MS+6BA0.1mg/L+NAA0.5mg/L+蔗糖3%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颗粒小,分散性能好,此愈伤组织在2-3次继代培养后,转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24h后获得大量单细胞,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建立稳定的单细胞悬浮率。悬浮细胞在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桔梗发状根培养物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不同菌株,通过叶盘法对桔梗进行了感染试验。阐述了发根农杆菌诱导桔梗产生发状根的能力(简称诱导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将发状根分离、除菌后,在不含激素的MS及其改良的培养基上培养,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发状根培养物中检测到甘露碱(Maenopine)和农杆碱(Agropine),证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已整合到桔梗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