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不同施钾水平下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对甜菜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钾水平提高而增加。干物质分配则随施钾水平的提高呈现生育前期冠/根比减小,生育中期增大,而生育后期又降低的规律。表明甜菜施用钾肥后促进了干物质生产及向各生育时期生长中心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钾水平与甜菜产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对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增加,并且均与施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施钾水平在每公顷K2O150kg以上时,处理间块根产量差异不显著;施钾水平在每公顷K2O100kg以上时,处理间含糖率及产糖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黑龙江省南部黑土地区,生产上钾肥用量宜控制在每公顷K2O100~150kg。  相似文献   

3.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150和300 kg/hm2两个施钾水平(K2O)下,研究施钾方式(一次性施入和钾肥后移)对春玉米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下,根系干重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尤以吐丝后0~20 cm土层增加明显;同一施钾水平下,各生育时期0~40 cm土层均表现为钾肥后移方式根系干重减小。不同施钾水平下,0~2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各生育时期均随钾肥用量增加而下降,21~6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减小,尤以乳熟期更为明显;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方式0~20 cm土层根干重占总干重比例增加。不同施钾水平下,各土层根条数、最大根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根幅下移;同一施钾水平下,钾肥后移方式最大根幅、根条数及最大根幅深度均减少,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增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培试验技术,研究不同钾水平(K2O浓度0、1、10、50、250mg/L)对巴西橡胶树RRIM600种子实生幼苗生长及体内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0mg/LK2O范围内,巴西橡胶树实生幼苗株高、根长、茎粗及各器官生物量等均随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钾水平处理,巴西橡胶树幼苗各器官氮含量、氮利用效率不随钾浓度的升高而呈现规律的变化,但氮积累效率则随钾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钾降低了巴西橡胶树幼苗各器官磷含量,而提高了不同器官磷积累效率和利用效率,但各器官磷含量、磷积累量、磷利用效率均不随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橡胶树幼苗根、茎、叶各器官钾含量、钾积累量随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钾利用效率则随钾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除在根中0、1mg/LK2O处理钾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外,在根中其他处理间及在茎、叶中各处理间钾利用效率达差异极显著水平,钾利用效率更能体现不同钾浓度处理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kg/hm2,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增产20.5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施钾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比播种前有所降低,土壤缓效钾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施钾处理,随着钾肥的施用量提高,玉米从土壤中带走钾量明显增加,当钾肥施用量在117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各处理玉米子粒中钾素含量均比其茎秆钾素含量低,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子粒茎秆中钾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不同施钾处理,钾素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健  屠乃美  易迪 《作物研究》2012,26(4):355-358
以烤烟品种HY-9-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根系活力与烟株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发育前期,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烤烟生长发育后期,同一留叶数条件下,根系活力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根系活力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烟株各器官含N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叶、茎含P量与叶、根含K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叶、根含P量随留叶数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器官含N量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叶、根含K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赣北地区油后直播棉适宜钾肥投入量,研究施钾量对赣北植棉区油后直播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施纯钾0 kg/hm~2、60 kg/hm~2、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测定棉花收获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施钾量240 kg/hm~2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最高;施钾量在180~300 kg/hm~2范围内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未产生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赣北地区早熟油后直播棉施钾量为240 kg/hm~2左右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甜菜需钾特性及钾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钾对甜菜营养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施钾促进了株高、叶片和块根的生长。植株含钾量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前期植株中钾的含量4.05%~5.17%,中期3.48%~5.02%,后期3.02%~3.95%;植株吸钾量则随着生物量的增大而增加,前期0.28~0.93g/盆,中期1.82~2.51g/盆,后期3.33~5.0g/盆,盆栽试验施钾较对照平均增产10.2%,田间试验平均增产12.2%,钾的适宜用量为K2O60~120kg/hm2。甜菜需钾高峰期为中到后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砂培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苎麻钾营养诊断问题。描述了苎麻的缺钾症状,分析了钾对苎麻纤维产量的影响以及施钾对苎麻各器官含钾量的影响程度,认为以老叶含钾量作为诊断钾营养丰缺的指标较好,其临界浓度为1.0~2.0%。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钾水平下厚皮甜瓜生育后期氮磷钾吸收及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甜’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砂培试验,设6个钾水平,即K1~K6(0、3、6、9、12、15mmol/L),研究其对厚皮甜瓜生育后期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够降低厚皮甜瓜各器官氮含量及成熟期根、茎叶氮累积量,显著增加果实氮累积量;增加根、果实磷含量及各器官磷累积量,显著增加果实、单株磷累积量;增加各器官钾含量及钾累积量,显著增加茎叶、果实以及单株钾累积量;显著增加氮生理利用效率和磷收获指数,增加氮收获指数,显著降低钾收获指数和磷、钾生理利用效率;单果鲜重以K2、K3和K4处理较高,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钾处理与其厚皮甜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存在的显著相关关系与器官部位及生育期有关,但与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各器官氮磷钾含量与氮收获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但茎叶氮累积量与氮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茎叶氮累积量与磷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磷、钾含量及累积量均与磷收获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果实氮含量与钾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磷含量与钾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茎叶及果实钾含量和累积量均与钾收获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比较拟合优度(决定系数R2),发现钾水平与成熟期茎叶磷含量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最佳,钾水平与成熟期根钾含量采用线性拟合最佳,钾水平与其他各器官养分含量采用三参数指数或者五参数双指数拟合最佳。比较三者养分吸收及利用情况可知,钾水平为9 mmol/L(K4)时,氮磷钾生理利用效率较好,较有利于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试验研究了氮、钾肥对甜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氮处理的甜玉米鲜穗产量显著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而施钾的3个处理鲜穗产量均显著高于无钾处理的鲜穗产量;钾肥过多会抑制甜玉米子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氮肥中以中氮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最高。氮、钾互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A two year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newly reclaimed soils (sandy soil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utting and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yield, seed mucilage content and seed protein content of guar plant.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different cutting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lant weight, seed yield, seed mucilage content and seed protein content. Phosphorus fertilization up to 350 kg super-phosphate (15% P2O5)/fedd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lant weight, seed yield, seed mucilage content and seed protein content. Fertilization with 150 kg potassium sulfate (48% K2O)/feddan was quite capable to meet guar plant potassium demands in this kind of soil. Without cutting plants, fertilization with 350 kg superphosphate and 150 kg potassium sulfate/feddan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seed yield, seed muculage content and seed protein content.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生育期多茎参人参的全氮、全磷、全钾的吸收利用情况.运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生育期3、4年多茎参人参的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变化研究中发现,不管是全氮,全磷,还是全钾.展叶期到花期这个时期他们都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全氮含量3年多茎参高于4年多茎参,绿果期全氮含量最低,红果期全氮含量达最高值;全磷含量在花期最低;枯萎期全钾含量最高。通过对各主要养分的测定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生育期多茎参人参中各养分形态及含量的吸收和利用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两种类型土壤大豆施钾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类型土壤上大豆施用钾肥的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土、白浆土上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钾肥用量有利于大豆叶绿素含量的提高,从而增强光合作用,为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两种土壤上施钾量(x)与产量(y)呈二次回归关系,黑土: =2516.1+6.6307X-0.0242X2 (R2 =0.8475 );白浆土: =2453.1+4.2819X-0.0140X2 (R2=0.9836 )。根据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结合肥料的经济效益,黑土上种植大豆的最高施钾量应控制在140kg/hm2以下,白浆土上最高施钾量不宜超过150kg/hm2。钾肥具有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的趋势。钾能提高大豆的蛋脂总量,本试验黑土处理3、白浆土处理4蛋白质总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5.4%和11.1%,脂肪总量分别提高15.3%和14.7%。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叶柄的全氮、全磷、全钾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结果:同一品种内,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叶片和叶柄的氮、磷、钾含量均逐渐下降;各品种氮、磷在叶片中的含量始终高于叶柄,而钾在叶片中的含量则始终低于叶柄;不同品种叶片和叶柄氮、磷、钾含量变化与品种的淀粉含量呈正相关。生育中后期相关更显著,而叶柄氮、磷、钾含量与品种淀扮含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因此,生育中后期叶柄的氮、磷、钾的含量是衡量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高低的重要生理指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覆膜与钾肥互作对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半干旱区油葵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措施,2015-2017年以油用向日葵(陇葵杂3号)为材料,研究3个覆膜栽培条件及4个钾肥水平条件下的油葵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3个栽培模式分别为露地、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双垄沟播+补灌。4个钾肥水平分别为0、48、84和120kg/hm2。调查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计算钾肥吸收利用,结果表明:覆膜与钾肥互作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效率,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栽培方式对上述三者的影响均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全膜双垄沟播>露地,且差异显著;与露地相比,全膜双垄沟播+补灌和全膜双垄沟播处理油葵籽粒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70.1%和103.9%、184.3%和143.7%。各施钾处理籽粒产量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不施钾,表现为K120>K84>K48>K0,施钾处理间除120与K84外,籽粒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钾肥偏生产力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84kg/hm2时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最大。油葵产量与钾肥农学效率和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综上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和施钾量为84kg/hm2是半干旱区油葵适宜种植模式,且补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2个木薯品种‘SC205’和‘SC124’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钾(K0,K2O 0 kg/hm2)、低钾(K50,K2O 50 kg/hm2)、中钾(K100,K2O 100 kg/hm2)和高钾(K200,K2O 200 kg/hm2)4个施钾量处理,测定收获期木薯的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淀粉组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不施钾相比,施钾量达100 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木薯株高、茎径、单条薯重;施钾量达50 kg/hm2以上时,能显著提高鲜薯产量,其中‘SC205’和‘SC124’的鲜薯产量增幅分别达59.2%~131.7%和51.4%~127.9%,在施钾量(K2O)为100 kg/hm2时鲜薯产量达到最大值;(2)施钾量对不同组织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及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钾量间交互作用对蔗糖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可溶性糖组分及淀粉各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组织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块根淀粉组分含量间具有负的相关性,其中块根的可溶性糖组分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茎秆的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与块根总淀粉含量具有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合理施钾促进了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进而有利于木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对连作条件下木薯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施用8种野百合属绿肥后砖红壤速效钾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的绿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影响的基本规律一致。施用绿肥后的不同时间内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幅度最大的为埋田一个月,且施用绿肥后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不施用绿肥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崔广林  李隆云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1):2118-212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青蒿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选用当地主栽青蒿品种渝青 1 号为材料,设置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施肥水平。于苗期、分枝初期、分枝盛期及蕾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根、茎、 枝和叶 4 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青蒿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和分配情况。结果表明:青蒿对钾肥 的需求量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高肥和中肥处理整个生育期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为叶>枝>根>茎。低肥处理整 个生育期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为叶>枝>茎>根。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处理整个生育期磷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叶 >枝>茎>根。苗期和蕾期生长阶段高肥、中肥和低肥 3 个处理钾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叶>枝>茎>根,分枝初期和分 枝盛期生长阶段 3 个施肥处理钾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为枝>叶>茎>根。不同施肥处理对养分积累趋势影响不大,但可 显著影响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养分积累量及分配比例。养分累积吸收量在生育前期较少,生育中后期急剧增加。 养分累积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青蒿中氮磷钾的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存在差异,生产中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采取合理施肥措施,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